• 我的订阅
  • 科技

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存在降解与沉降作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2 07: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存在降解与沉降作用

研究艺术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研究员李海洋团队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锐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揭示了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的电化学降解与沉降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秸秆、草原、森林等生物质资源每年通过不完全燃烧生成约2.6亿吨碳,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碳通过河流和大气进入海洋,具有巨大的长期碳汇潜力。但是,由于在海洋环境中仍存在未知的降解过程,该火成碳对海洋碳汇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理解海水与火成碳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对寻求碳中和的海洋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海洋表面在波浪能作用下雾化生成海水微液滴的现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研究海水微液滴与碳烟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发现海水微液滴的水-汽界面与水-碳界面之间存在电势差。他们进一步通过对碳烟氧化和海水产氢反应的确认,揭示了碳烟在雾化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此外,研究人员观测到氧化后的碳烟更加富集碳-13同位素,并发生快速沉降,这为研究该类型的碳在海洋中的转化与埋藏提供了关键证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jacs.4c0029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5亿年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到底有多可怕?
...处汹涌而出,当其冷却之后,就会在地球表面形成大片的火成岩区域。实际上,在现代地球上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有一个巨大的火成岩区域——“西伯利亚暗色岩”(Siberian Traps
2024-07-24 10:32:00
水凝胶液滴动力单元的激活过程。左图,在电池激活之前,绝缘脂质会阻止液滴之间的离子流动。右图:通过热凝胶过程激活电源,使脂质双层破裂。然后离子穿过导电水凝胶,从两端的高盐液滴移动到
2023-08-31 14:02:00
...医药酶工程研究中心马富强研究员创新团队在荧光激活微液滴分选(FADS)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新酶资源的挖掘与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酶,作为高效、高选择性、绿色环保的生物催化剂
2024-03-29 17:08:00
人类下潜到1万多米的海底,却发现了不该出现的东西,需要警惕了
...海洋中,才令人感到疑惑与后怕。这些神秘事物就是塑料沉降物,名副其实的海洋垃圾。为什么海洋垃圾会出现在海洋深处?海洋垃圾出现在海洋深处,主要是因为这些垃圾的沉降速度比较快,再加
2024-09-19 10:53:00
河工大团队研发液滴三维路由器,可用于医疗检测和生化分析
...生物化学分析、药物检测分析等领域而言,非接触的可控液滴输运至关重要。液滴定向输运技术,通常依赖表面梯度驱动或外部刺激等方式实现。其中,基于电场的微流控技术由于具有运输速度快、
2024-05-22 17:44:00
建在海上的荷兰:20%国土面积都是填出来的
...续开发成房产或者各种建筑,所以还需要等待一定时长的沉降。地图编辑器 —— 绞吸挖泥船 而更重要的问题是,用来填海的原料从哪儿来?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堪称地图编辑器的神器 ——
2024-07-22 00:23:00
...》上。2009年,科学家在线虫细胞里首次发现了无膜的、液滴状的生殖颗粒。从此,无膜细胞器受到生物研究领域的关注。“大多数液滴形貌的无膜细胞器仅有单一聚集体,但少数无膜细胞器具
2023-11-21 01:46:00
...—比磁层外部区域的等离子体更稠密,这使它向磁层底部沉降。稠密的沉降等离子体与磁层其余部分的分界线被称为等离子体层顶。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鉴于其冰冷、稠密的等离子体属性,等
2023-02-11 17:57:00
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了一个现象:当水接触到比其沸点温度高得多的表面时,液滴会立即蒸发,产生一层隔热的蒸汽层,这层蒸汽会使液滴悬浮在表面之上。这就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取一块高温铁
2024-01-04 10:1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