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严纯华:深化科教融汇 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17 08: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日前,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要持续深化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严纯华:深化科教融汇 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接受人民网专访。

严纯华介绍,在高等教育领域,科教融汇理念不断发展并影响着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但焦点始终是如何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质量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是引领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严纯华指出,“强化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协同联动,以科研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主动适应,更是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严纯华表示,教育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研则是对知识、技术的再深化、再升华、再创造。科教融汇是将科研与教育两个系统置于共生共荣、相互依赖的发展场域中,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在他看来,高校应强化“研为教基,教为研袭”理念,深化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教学,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不断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要将解决学术前沿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融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中,推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与导师合作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严纯华说。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又依赖于教育发展。严纯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打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壁垒,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实现不同学段、层次的差异培养、合理延展、有效贯通。

“只有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选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潜质、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严纯华谈到。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与科研融合,严纯华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需要不断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重组和重构,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注入正确且具有启发性的知识点,实现“常教常新”,有效促进拔尖人才的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多样。”严纯华指出,高校要主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其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严纯华最后表示,高校要丰富科教融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多维度供给,要始终加强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深度协同,将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与新时代科学家感人事迹作为鲜活教材,润物无声地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学生敢于挑战难题、脚踏实地、唯实求真的意志品质和服务国家、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李昉、孙竞、实习生潘寒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极贡献。历经多年发展,成信大不仅成为国家重要的气象人才培养基地,更在大气科学科研与成果转化上取得显著成效,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成信大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不断完善大气科学
2024-05-29 17:13:00
联播+|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习近平首提这个机制
...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始终重视有加。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
2024-06-27 08:15:00
...的制度设计“科教融合可以促进教研相长,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体。”张杰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更高层次上统筹推进科教融合,需打通堵点、卡点,打造融合模式。他建议
2024-03-10 21:54: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多措并举强化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温晓雪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当前,推动军事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夯实体
2023-08-10 06:55:00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的五个亮点——《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评论之二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
2024-01-25 10:45:00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三优三全三融合” 培养高质量生物科学拔尖人才
...学学院于1996年获批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7年设置国家理科基地生物科学招生方向,2021年获批教育部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多年来
2024-02-27 05:21:00
...,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办学效益,充
2022-12-21 01:43
“本硕博一体化”育中药学创新人才
...昊感慨地说。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流中药学人才培养,而如何传承与创新则是中药学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秉承“医药结合,系统中药,明理致用,实践创新”人才
2024-01-29 09:06:00
...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及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松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推动开展前沿交叉领域探索研究、前沿基础创新平台建设和拔尖
2025-03-09 22:0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