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22: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的开始,是满蒙联姻的产物。清朝的强盛,是满蒙女子的智谋。

清朝传奇女子,第一位便是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野史被称为大玉儿。

历史上形容孝庄,她被称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四个字,毫无感情,却点明了她的能力。

(一)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自己34岁的姑父皇太极

清朝开国君主是努尔哈赤,他最为属意的继承人是他的长子褚英,但是因为心胸狭隘被兄弟们告发,让褚英远离了王位,最后被努尔哈赤处死。

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褚英死后,努尔哈赤设立了四大贝勒,分别是二儿子代善,大侄子阿敏,五儿子莽古尔泰,八儿子皇太极。

其中皇太极年龄最小,但是沾了母亲的光,最为受宠。而在努尔哈赤东征西讨的时候,一直把皇太极带在身边,从而获得了汗马功劳,也成为了四大贝勒中最有名望的人。

努尔哈赤死后,除了侄子没有继承的可能性,最有可能的就是代善,可是代善在自己儿子的教唆下,一力主张皇太极登基,所以皇太极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帝。

皇太极成为皇帝后,上面有一堆能力很强的哥哥,下面还有一堆能力很强的弟弟。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当时皇太极的原配妻子哲哲是科尔沁的姑娘,为了和科尔沁加强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兵马,所以皇太极在哲哲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继续从科尔沁娶了一个妃子回来。这妃子,就是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

此时只有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自己34岁的姑父皇太极。

(二)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后宫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蒙联姻

作为男人,还是一个阅遍美色的老男人,自然是看不上还是小姑娘,不懂风情的布木布泰。

要知道在皇太极的后宫,最受宠的妃子,两个都是寡妇,其中不包括海兰珠。由此可见,皇太极更加喜欢的是有韵味的女人,成熟的女性。而不是还没有长开的女孩子。

所以当了皇帝的皇太极,为了前朝后宫的稳定,为了维护满蒙联姻的关系,开始了大封后宫。

中宫大福晋,理所当然就是发妻哲哲。也许没有爱,但是有一定的敬重。

西宫福晋,就是布木布泰。这在后宫之中排第二,皇太极很给科尔沁的颜面。

然后皇太极开始广纳后宫,先是册封了东宫福晋。在古时,以东西为尊,东比西更尊贵,布木布泰就成了后宫第三人。

这位东宫福晋在生完孩子之后,就被皇太极送人了。把媳妇往出送,这都是大清最初的传统。

可是皇太极紧接着又纳入两个妃子为福晋,此时的布木布泰成了后宫第四人。

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直到海兰珠的出现,皇太极开始了专宠,并册封宸妃。在古代,宸这个字,是帝皇的专属。

此时的后宫,执掌中宫的是姑姑哲哲,有着皇太极宠爱的是姐姐海兰珠,只有布木布泰,什么都没有,而且位份一降再降,最后在后宫排在第五位。

要知道此时的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换来这样的一个结果。

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后宫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蒙联姻。皇太极对她没有爱,没有敬,有的只是利用。

(三)把一腔热爱,献给了大清江山

本以为一生就这样默默无闻下去,直到海兰珠儿子去世,海兰珠病逝,皇太极伤心之下离世。因为政治原因,多尔衮推举顺治登基,布木布泰才终于站到了人前,让大家知道,皇太极的后宫,还有一个女人,她生育了下一任皇帝。

可是布木布泰的好日子并没有来临,多尔衮病逝,顺治亲政,最后布木布泰只能扶持八岁幼童康熙登基。这一次从后宫,到了前朝。开始了新一轮的钩心斗角。

反观布木布泰这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在孩童时期,作为吉祥物嫁给了年长21岁的丈夫,并且不受宠爱。甚至在后宫的地位一退再退,一直在给别人腾位置。有需要的时候,她就会出现。不被政治需要的时候,她就远离人群视线。

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作为妻子,她一生没有得到丈夫对妻子的敬重,她不如姑姑哲哲。一生没有得到丈夫对妻子的爱意,她不如姐姐海兰珠。

作为女人,如果野史是真,因为要推行汉学,紧守五伦。大玉儿一生也没有办法和多尔衮在一起。

作为母亲,中年丧子,看着儿子为了一个女人疯魔,看着儿子在亲政之后的荒唐,甚至亲手送走了儿子。

作为祖母,她扶持康熙,小心翼翼地降服鳌拜,直到康熙亲政,直到大清安稳。一生没有放松过。

布木布泰在满语里面的意思是天降贵人,可能布木布泰一生就是来襄助大清安稳,所以她自己的一生坎坷,一直目送他人的离去。

无夫,无子。把一腔热爱,献给了大清江山。

直到最后,历史上没有布木布泰,只有孝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哲哲:大清国首位皇后的崛起
...族旧俗还有:夫死子继,兄死弟及等。哲哲在15岁时嫁给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当了嫡福晋,11年后侄女布木布泰即孝庄又嫁了过来当了侧福晋,再过9年后她的姐姐海兰珠又嫁过来当了侧福晋。
2024-01-13 18:18:00
清朝的孝庄太后有多漂亮?相貌复原后,着实惊艳
...人口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在布木布泰出生之后不久,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后金政权建立,爱新觉罗家族的地位稳步上升,蒙古各族纷纷示好。而爱新觉罗家族虽然统一了女真,但明朝对其虎视眈
2024-12-01 09:18:00
历史上的女强人孝庄太后的传奇人生
...泰的政治联姻可谓是挑中了皇族中的一只潜力股,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还是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的爱新觉罗·皇太极。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年,努尔哈赤已经为第八子皇太极,迎娶了科
2023-09-08 22:16:00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她为什么能成为大清第一位皇后?
...拉那拉氏因为在宫中乘轿行走并且见了阿济格未下轿,被努尔哈赤以无礼为由,勒令皇太极将其休弃。清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清太祖努尔哈赤共有妻妾14人,其中7位是因为政
2023-01-30 16:02:00
清朝后宫女子上位除了受宠晋升,还有多种途径
...升、受宠晋升、立功晋升、皇太后提拔、侍君久且忠心。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除了正妻称为大福晋(大妃)外,其他嫔妃都称为侧福晋或是庶福晋,并无地位高低之分。皇太极继位初的天聪时期也
2023-06-25 11:55:00
盘点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太后和她们的蓝颜知己
...了伏笔。多皇位俯视眈眈的人主要有两人,一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年幼的福临最终胜出。此时的福临还只是一个符号
2023-01-30 19:08:00
她是蒙古最美公主,是清宫第一皇后,却没有得到帝王的宠爱
...不可撼动的,她在后宫中的威望也是无人能及的。哲哲是努尔哈赤看中的女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以后,曾多次征服蒙古,在他的恩威并施下,蒙古各部开始陆续与建州女真联姻,结盟修
2023-02-26 22:21:00
孝庄才貌双全,太宗册封崇德五妃时为何排最后?其中两位还是二婚
...对于日后满族入主中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族与蒙古科尔沁部之间就开始结盟。1612年,努尔哈赤与科尔沁部贝勒明安的女儿成婚;1615年,科尔沁贝勒孔果
2024-08-11 11:47:00
清朝第一摄政王为何死后仍不得安眠呢
...摄政王死后仍不得安眠呢?汗位之争的意外落败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一众儿子当中,排行靠后,位列第十四。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生前最后一位正宫大福晋——阿巴亥。十二子阿济格和十五子多铎是
2023-04-21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