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和秦国相抗衡的赵国,到底出了多少名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06:26:00 来源:戏说三国

换而言之,对于留下兵法理论著述的孙膑、吴起等人,都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来自于战国中后期两大强国——秦国和赵国。彼时,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不断蚕食山东六国的疆域。而就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因为拥有一支精锐之师,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强国的秦国。既然如此,对于兵精将广的赵国,应该不止李牧和廉颇这两位名将。那么,问题来了,曾和秦国相抗衡的赵国,除了李牧、廉颇,还有哪些名将?

一、赵奢

首先,就赵括的父亲赵奢,显然可以称之为赵国的一位名将。对于赵奢来说,尽管只有阏与之战这一场战役。但是,因为阏与之战的重要意义,促使赵奢在赵国乃至于战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在这场战役中,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地位。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此次战役,使蚕食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班师回朝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被后人列为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又封许历为国尉。

二、赵括

现在,很多人提到赵括,第一反应就是纸上谈兵。诚然,在长平之战中,赵括作为赵国大军的主帅,确实要为40多万大军的伤亡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长平之战作为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这场战役的走向,更多的还是由秦国和赵国的综合实力来决定的。比如在赵括登场之前,廉颇指挥长平之战中的赵国大军,同样难以抵挡秦国大军的猛攻,只能苦苦支撑。而赵国的国力,又无法支持这40多万大军长期坚守下去,所以赵孝成王才让赵括取代了廉颇,从而主动和秦国大军展开决战。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因此,对于赵括来说,虽然败给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但是,在这场战役中,赵括同样让秦军付出了20万人左右的伤亡,这说明赵括绝非纸上谈兵之辈。

三、庞煖

庞煖(生卒年不详),一作庞焕、庞子、庞援(“煖”即现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将庞煖误作庞涓的),《史记索隐·廉颇蔺相如列传》误作为冯煖。是战国末年赵国将领、纵横家,曾擒杀燕将剧辛以及合纵五国伐秦。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燕国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很容易打发的人。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秦王政六年(前241年),战国七雄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国名将庞煖指挥攻秦。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当秦国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不久,秦王嬴政执掌大权,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史记·李斯列传》)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攻秦战略至此破灭。不过,对于庞煖来说,在战国后期致力于抗衡秦国,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

四、乐乘

乐乘,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与乐毅、乐间父子同族。乐乘本是燕国将领。公元前256年,乐乘与庆舍击败秦国将领王龁。公元前251年,乐乘随军攻打赵国,结果燕军大败,乐乘遭赵军俘虏,于是投靠赵国。来到赵国后,乐乘被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公元前250年,乐乘与廉颇率军围攻燕国,燕国以重礼求和。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赵悼襄王听信谗言,派乐乘代替廉颇掌兵。廉颇因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而廉颇流亡到魏国。其后事迹不详。

五、乐毅、田单

最后,就乐毅和田单这两位名将,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虽然都是战国名将,但是,他们成名的诸侯国,都不在赵国。一方面,就乐毅来说,指挥了五国伐齐之战,为燕国重创了齐国。当然,因为后来燕惠王的猜忌,乐毅离开燕国,来到了赵国。另一方面,就田单来说,则帮助齐国成功复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当然,因为和乐毅相似的原因,田单被迫离开齐国,投奔到了赵国。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奢:从税赋小吏到战国名将的逆袭之路
...斩杀了秦军主将。这份功绩当时和后来都令人震撼,以后赵国名将中,除李牧能与之一比,其他名将对赵奢都只能是仰望。阏与之战赵国要赢秦国有多难,我们现在看不过就是一场山地阻击战,为何
2024-02-14 15:12:00
廉颇打仗数次被敌军击败,为何可以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秦国主将是王龁,赵国主将是廉颇,廉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三次被王龁击败,打到最后,廉颇不敢出战,只是依靠壁垒与秦军对峙,因此还被赵孝成王责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023-07-07 11:45:00
秦国四大名将白起攻占韩国大片土地,秦王命令上党投降
...王命令上党投降秦国,以止秦国兵戈。但上党人宁愿投降赵国也不愿意投降秦国。而赵王也对上党的领土垂涎欲滴,就立刻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得知消息的秦王暴怒异常,他命令秦军先攻上党,再攻
2023-01-21 21:48:00
为何说长平之战中的赵括败的并不冤
...,人生仅打了一场战役——阏与之战,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而赵括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从小就对军事非常敏感
2023-05-15 16:12:00
揭秘战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传奇与遗憾
...国后期有所谓四大名将之称,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在战国末期,赵国是战国七雄中唯一可与秦国较量的国家,又拥有两大名将,为何最终还是亡国呢?第一,廉颇两度浮沉
2024-03-22 08:58:00
战国时期秦国哪位名将,30多年内攻城70余座
...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
2024-06-28 19:16:00
战国时代秦赵变法:不同的应对策略与历史走向
...“持戟百万”的楚国攻克其都城,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赵国胡服骑射改革后成为山东六国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兵员数量是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从兵员数量上看,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仅次于秦
2023-11-15 15:37:00
长平之战,大秦白起狂杀赵军45万
...国七雄。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山西长治),上党却投降了赵国,因此韩国开始攻打赵国。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名将廉颇,深知敌我对垒,坚持严守对峙,伺机反攻。 秦国也深知廉颇
2024-05-11 20:14:00
为何会有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的说法
...挡住了秦军的进攻,并且大败秦军。最后,秦国为了消灭赵国,用了离间计,才除去这位战国名将。甚至有“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的说法。那如果李牧一直统领赵军抗秦,是否真的能一直抵挡住秦
2023-05-28 22: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