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1 烈火炼爱 喜上头版 2月15日1版 还记得那个阳光、直爽的“蝴蝶结女孩”吗?2022年夏天重庆山火现场,头盔上戴着蝴蝶结的她身背数十斤救援物资,一次次骑着摩托车冲向火海的壮举打动无数网友,并登上央视《中国骄傲》。没错,她就是吴朴慧,一个又飒又美的重庆妹子。今年2月14日,吴朴慧领证结婚啦!她的爱人李有霖也参与了那场山火大救援。考验如火,淬炼真金。我们相信,烈火中淬炼的爱情,比金子更可贵,更长久。
2 无腿舞者 站立人生 2月16日4版 廖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这位美丽的姑娘不幸失去了双腿。但凭借乐观开朗的性格,她穿上假肢,自信地登上央视表演“轮椅舞”《怒放的生命》、演唱赞美诗《脚步》等,平时还经常跳舞、游泳、攀岩、马拉松、骑电动车……如今,她有了一个爱她的老公和一双儿女。 2021年底,37岁的廖智和老公王启凡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在国博中心附近创办了“晨星之家截肢者康复工作室”。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帮助很多截肢者重新站立起来,拥抱生活。
3 自造火车 父爱如山 3月2日5版 永川区老鹰岩,航航(化名)家的墙上有很多铅笔画的小火车,稚嫩的线条,描画的是这个15岁自闭症少年对火车的喜爱和渴望。父亲李家伟特别爱看儿子一笔一画地认真勾勒出火车的形状,就如同航航特别珍爱电工爸爸耗费十多年时间、亲手为他做出的6列微缩版蒸汽式火车。他可以驾驶火车,拉响汽笛,在“哐、哐、哐”的声响中,驰骋在洒满阳光的铁轨上。爸爸为他铺设的铁路坚固牢实,似乎可以一直延伸到全世界……
4 父以身许国 儿70载寻魂 3月31日1版 “父亲,我终于找到您了!”3月30日,清明前夕,重庆市武隆区乌江畔的白马烈士陵园里,从河北邯郸远道而来的刘金堂和女儿刘志杰,在英烈墙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这,是76岁的刘金堂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父亲“相见”。74年前,河北籍战士刘士祥在解放武隆的白马山战斗中牺牲。母亲临终前交代刘金堂要找到父亲刘士祥。74年后,寻找终于有了结果,刘金堂说:“70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完成了我母亲的遗愿。”
5 汶川十五年 回眸看新生 5月12日4、5版 汶川地震已过去15周年,当年的不少地震亲历者,在深重的灾难中重生。其中,有当年慈祥的母亲,她们经历了永失吾爱的阵痛;也有楚楚可爱的小女孩,她们作为幸运儿在成长中蜕变,如今也已成为年轻的母亲。 从地震中一路走来的她们,正踏梦前行,走向美好。
6 入朝浴烽火 在渝慰流年 5月20日4版 5月20日,又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有这么一对已经携手走过65年的军人夫妇,同年参加抗美援朝,在同一个部队,爬过同样的战壕、参加同样的战斗、荣获同样的战功。他+她,炮兵牵手护士;他+她,爱老伴思战友;他+她;全国最美家庭……几十年来,他们一直都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回忆、共同的思念、共同的意愿。他们就是肖先炳和朱小珍,目前重庆唯一一对抗美援朝老兵夫妇。
7 瘫痪父亲 因爱苏醒 5月22日7版 傅鑫怡还在读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因为一场车祸瘫痪在床,神志不清。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更是欠下了一大笔外债。从那时开始,曾经爱哭鼻子的她,一夜之间就变得懂事坚强,不仅学会了帮妈妈分担家务,还负责照料父亲。经过全家人300多个日日夜夜的陪伴、不离不弃的守护,父亲的状态逐渐好转,瘫痪的双腿有了知觉,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 有一种快乐 叫高考结束 6月10日4版 6月9日下午,随着生物学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为期3日的2023年高考正式结束。考生们陆陆续续走出考场,他们或是手牵着手迎风奔跑,或是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回首高中三年,哭过、笑过、累过,一切都值得回忆纪念。走出考场,喜悦、兴奋、放松、释然……此刻,这些表情,都是和青春有关的美好回忆。
9 门口挂书包 “接头”小暗号 9月9日4版 在一条乡村公路上,一辆大巴车行至民房前。见门口挂着书包,司机停车轻按两声喇叭。一名小男孩应声而出,背起书包快步上车。原来,门口挂着的书包、大巴车的“滴滴”声,就是司机接送留守儿童上学的“接头暗号”。这是留守儿童与公交司机双向奔赴的爱,这暖心的一幕近日被人以视频的形式发到网上,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位司机,就是万州区罗田镇开往五桥南站的班线客运车司机程林。
10 爱陪母亲 对抗遗忘 9月20日4版 母亲今年85岁,儿子张兴义今年60岁。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张兴义于3年前选择提前退休,一日三餐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因母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已渐渐忘记了很多事情。为了减缓母亲病情的发展,张兴义带着母亲春天在大理赏花,夏天去仙女山避暑,秋天回重庆找寻记忆,冬天在三亚看海踏浪……张兴义陪母亲一起面对这场博弈,努力延长生命的计时。
11 她养我小 我陪她老 9月27日4版 耳不聋眼不花,爱唱歌爱溜达,牙齿没掉,喜欢吃白米干饭,时不时还发点小孩脾气……重庆江津中山镇龙塘村,112岁村民何树彬这样的状态,让人啧啧称奇。然而,熟悉的村民们都知道,老人健康长寿背后,离不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孙女袁真素细致的照料。“奶奶当年从坟头把我捡回来,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她老了,轮到我来照顾她了。”袁真素说,这是自己回报奶奶的爱和责任。
12 生日愿望 再活十年 10月14日4版 医生对他的第一个预言应验了,他11岁半无法行走;医生还有第二个预言:他活不过18岁…… 今年,周朝喜陪患有确诊为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儿子罗睿燊吹灭了18岁生日蜡烛。那个可怕的“预言”被成功打破,母子俩又开始努力奔赴下一场新的约定:再多陪彼此哪怕三年、五年。而在此之前,瘦小的周朝喜已独自推着轮椅,陪日渐丧失行动能力的儿子走过近百个城市,她说:“我们把爱和风景装进心里,忘了痛。”他说:“加油再多活十年。”
13 坟前花万朵 世上情深深 10月25日5版 似锦繁花深处,布满老茧和沟壑的双手颤颤巍巍,正挑选最娇艳的花朵做成最美丽的花束。将花束轻贴脸庞,老人皱纹遮盖下的双眼闪现一丝光亮,望向不远处的山坡坟茔:妻子已长眠于此17年。17年如一日!巫溪大山深处,89岁老人钟祖照坚持为离世妻子打造花海,只因妻子生前最爱鲜花。即便垂垂老矣,也倾尽全力,要送心爱之人数不尽的鲜花和浪漫。
2023,这一年你过得好吗?
这一年你一定收获过喜悦、感动和成功,也有过失落、沮丧和彷徨。但总有一些人带给你感动,总有一些瞬间直击你的内心。也正是这些凡人微光,构成了2023最闪亮的时刻,构成了《重庆晨报》最温暖的版面。
今天,我们盘点2023那些暖心事,不仅是为了铭刻每一个感动,也是为了你我在2024的新时光中前行时,温暖常伴,坚定执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