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立足江苏“水+文化”,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8 16:03: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苏外揽自然风光之秀,内得历史人文之胜,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旅游目的地。9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文旅厅专场。会上,江苏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围绕“推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做介绍。

立足江苏“水+文化”,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精品艺术创作生产,形成“江苏现象”

“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凝聚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杨志纯介绍,江苏提出并落实对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对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三个尊重”,建立完善财政投入、院团激励、人才培育“三项机制”,推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苏剧《国鼎魂》、锡剧《烛光在前》等剧目连续获得全国文华大奖。江苏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成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剧场1156座,成为主客共享的“文化客厅”。面向全国构建“抱石风骨”“悲鸿风度”“散之风神”美术书法品牌体系,创作推出大型美术长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长江春色图》,特别是创新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被誉为有史以来国内348个戏曲剧种集中交流演出、活态展现的首创之举。

杨志纯表示,江苏将继续聚焦繁荣发展艺术创作,优化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进一步放大艺术创作“江苏现象”。

拓宽活态传承渠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江苏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世界非遗项目11项、全国第一。”杨志纯介绍,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累计有22项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常州寺墩遗址、盐城盐业考古、淮安城市考古、兴化草堰港遗址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博物知旅”“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等。依托全省361家备案博物馆、26家一级博物馆,展示传播文明、发挥教育功能,去年接待观众超1.12亿人次、保持全国首位。

“结合落实最近出台的《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引导博物馆推出更多优质文化创意产品、夜游项目,打造可移动的高品质数字展览、实物展览。”杨志纯介绍,江苏发展“文物+旅游”“非遗+旅游”,推广“新四军东进北上”“江南水乡•斗米尺布”“运载千秋”等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20条非遗精品旅游线路、10条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赋彩美好生活。

“文旅热”持续升温,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以来,江苏发布文旅重点项目285个,创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南京、苏州入选首批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文旅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江苏有文旅资源单体118万余个,其中自然资源景观占19%、人文资源景观占81%,这是江苏区别于其他省份的最大特色。”杨志纯说。

据悉,今年1—8月,全省纳入监测的文旅场所共接待游客6.84亿人次、游客消费28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7%;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4202.4亿元,占全行业的25.8%、同比提高6.33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额的10.1%、保持全国第一。

聚焦江苏“水+文化”鲜明特质,发挥江河湖海资源禀赋优势,展开“两廊两带两区”建设,致力打造运河“美丽中轴”、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最精彩一段、“生态绿+海洋蓝”滨海美丽风光带、“太湖美”“美丽清纯洪泽湖”文旅魅力湖区。江苏现有5A级旅游景区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家,均居全国第一。利用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黄海湿地、兴化垛田、昆曲、苏绣等“最江苏”文化符号,向世界讲好“水韵江苏”故事。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全省创成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单位3家,无锡拈花湾、苏州“拙政问雅”、扬州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连云港“大圣故里”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淮剧小镇”“只此周庄”“彭城风华”等受到游客青睐。以融合理念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成功举办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升格举办长江文化节,策划推出“运河百景”“长江百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三年来吸引游客超千万,成为江苏新的“闪亮名片”。

聚焦文化为民惠民,开展“家门口”系列活动

江苏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文化资源下移,努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均衡可及。创新举办“家门口看大展”活动,组织举办文物精品展全省行和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基层巡展,引导头部文博场馆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无边界博物馆”,推出更多沉浸式、互动性“逛展”新体验。

9月27日晚,以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头部文博场馆为主,策划推出为期10个月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启动。大展实行“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打造了流动的“无边界博物馆”,可与老百姓“直接见面”。

办好“家门口赏好戏”活动,创新“送戏下乡”方式方法,建立省级优秀剧目库,组织省级以上获奖剧目以及广受欢迎的新创剧目下基层演出,推动小剧场建设提质增效,让“文化大餐”更接地气。开展“家门口享非遗”活动,利用非遗工坊、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传习场所等,深入开展非遗在社区、进乡村活动,促进优质非遗资源有效融入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日常生活。

立足江苏“水+文化”,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江苏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长江和大运河在江苏交汇,共同构成“美丽江苏”的文化坐标轴,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重大。省文旅厅副厅长钱宁介绍,江苏一体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成功举办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长江文化节,高水平建成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创作推出《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长江春色图》等。

“江苏正着力构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布局,目前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涌现出南京幕燕滨江、吴江东太湖、无锡江南古运河、盐城黄海1号公路世遗路线、连云港连岛、宿迁洪泽湖湿地等示范项目。”杨志纯表示,“两廊两带两区”建设,既是江苏文旅发展的大布局,也是未来文旅发展的大空间,展现江苏的大江风范、运河风采、名湖风韵、滨海风情。把横贯东西、贯穿南北的“两廊两带两区”作为“金项链”,将散布全省各地的文旅资源“碧玉”串联起来,联动打造靓丽的“江苏名片”。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街区内,耦园、全晋会馆等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承载了古城2500余年厚重历史。人们漫步曲折迂回的古巷,听听弄堂深处的评弹,看看河道中的乌篷船,探寻姑苏原味。在扬
2024-04-22 15:12:00
农文商旅融合发展 千年钞关擘画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态+商贸”发展模式,发挥“一山一水一田”资源优势,串珠成链,加快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唤醒运河记忆,彰显新时代文化魅力。在这里,既可以去天然氧吧大阳山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徒步之旅
2024-08-10 18:49:00
...自然景观……长江扬州段将古与今、水与陆、自然与人文串珠成链,正书写新的传奇。并不产盐的仪征十二圩,何以成为名噪一时的“江上盐都”?一个不过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又怎么会与许多国际大
2023-07-07 07:15:00
...游线,精心打造“乐游无锡非遗购物节”等,把非遗项目串珠成链,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
2023-09-30 06:35:00
【深圳文博会】起舞先行区 江苏文化产业驭“数”前行
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江苏展区集中展示江苏国家文化数字化实践的突出成果,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成果、大运河数字云平台、知识图谱,沉浸式空间、数字虚拟人、元宇宙等数字化手
2023-06-06 13:51:00
...养大运河硬招牌,挖掘大运河“文化+”软元素……正值江苏省两会期间,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为大运河保护建言献策。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
2023-01-16 19:08:00
江苏发布18个“交通+旅游”融合典型案例,亮点特色全揭晓→
...旺山景区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将太湖沿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将山水风光、乡村风情、人文风貌有机融合。无锡樱花邮局邮局外观贴合樱花主题,同景区景色有机融合,成为游客赏樱路线上的
2023-07-16 17:46:00
倒计时!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如约而至,这些江苏“精彩”不容错过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创新实践,非遗技艺,生动讲述江苏大地上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故事……《新千里江山图·锦绣江苏》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
2023-06-05 22:33:00
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首期开业
...华参加仪式。活动现场项目将北护城河沿线众多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连点成片据介绍,近年来,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不断加强环境整治保护,丰富文旅业态,加快文旅融合,将北护城河文旅
2024-05-01 12:55:00
...群一城秋色,满目江南。第六届运博会于9月12日至15日在江苏苏州举办。本届运博会延续前五届运博会的目标定位和“融合•创新•共享”主题,立足大运河全域,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强化区
2024-09-12 10: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