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慧琴,女,1969年7月生,新泰市新汶街道黄山村人,1987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新泰市人民医院主任护师。
36年来,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只为生命重于泰山的铮铮誓言;恪守医德、冲锋在前,只为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人民满意、患者信任,只为护佑健康的初心使命。白衣执甲,不负重托,她,就是新泰市人民医院主任护师李慧琴。2023年6月份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
“医”无反顾36年坚守一线
从踏入医院的第一天,她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技能,她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工作经常连轴转。36年来,她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奔走于患者的病床间,成长为护理岗位的中坚力量,为医院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打造护理名牌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冲锋在前,毫不懈怠。核酸检测点、汽车总站……哪里需要她就冲到哪里。白加黑,“5+2”,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在一线岗位上穿梭奔波。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用坚守护佑着危重患者的生命线,用平凡铸就了抗击疫情之路的不平凡。
受疫情因素影响,患者缺少陪护,为方便及时沟通病情,她将自己的电话、微信留给患者及家属,第一时间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在患者眼中,她是救死扶伤、慈善仁心的白衣卫士;在同事眼中,她是履职尽责、无私无畏的贴心大姐;在领导眼里,她是奋勇担当、兢兢业业的护理带头人。从医36年来,凭借对医疗事业的满腔热血,李慧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诺言。
“医”丝不苟守牢专业底线
作为一名质控护士,她深知工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她平均每年完成病历首页记录180余份,完成护理质量督导记录2100余份。她认真履行职责,以质控全新病历的态度,每环节做到了千份各异、个性处理,质控的病历在全院历次病历质控检查中成绩名列前茅,被科室医护人员誉为病历把关“铁面人”。
在专业技术上,她更是精益求精。在内科,部分脑血管病人中常常会留下肢体功能障碍。为了提高这类病人日后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提高肢体功能程度,她不分昼夜翻阅资料查找方法,把新知识、新理论最大化地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病区有一位60多岁的脑出血病人,右侧肢体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她不厌其烦地为他做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方式,鼓励病人配合治疗与康复训练。从大小便的控制训练,到下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感觉的恢复,每一步都很艰难。一次次手抬起放下,一次次腿抬起放下、肌肉按摩、翻身、扣背,每次训练下来,她都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在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和点滴训练中,病人慢慢下地了,不仅可以控制大小便,更能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了。以爱之名,她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和优质服务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内涵,细心的照料换得病人衷心的感谢。
“医”心一意微笑服务病患
因为性命相托,所以全力以赴,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在李慧琴的眼里,医护人员的耐心,源自心底的善良和对医学事业的崇敬。工作中的她是一个有“心”人,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巧,那就是“微笑”,微笑了,病人才能感受你的态度、你的亲近,否则护患之间就会形成隔阂,很难融洽起来。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是进病房时,也无论是治疗时,只要面对病人,她都是笑脸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她耐心倾听患者的声音,耐心解释病情的进展,耐心疏导心理的恐惧,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自己所能让患者舒心、安心、放心。一个和蔼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心的动作,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温暖。
李慧琴在《齐鲁护理杂志》《医药前沿》《健康必读》《中外健康文摘》《养生保健指南》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的两个科研项目均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并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李慧琴荣获新泰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优秀护士”“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锋芒。36载护理生涯,李慧琴披荆斩棘、义无反顾,以梦为马、勇往直前,在疾病漫布的峡谷里毅然亮剑,于幽微之处中绽放锐利锋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