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用执着书写引航“家国情”
2022年,烟台港引航站引航船只近万艘次,实现“0压港”
徒手攀爬软梯。
攀登船外楼梯。
烟台港。
配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引航员坚守岗位。
元旦佳节,当人们阖家欢庆之时,在“海上国门”,有这么一群人——引航员,他们伴着星光,脚踩浪花,在雾中守候,在风中靠泊,在引航梯上“攀岩”,为出入港船舶做“代驾”,用坚守岗位,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用执着奋斗,书写浓厚家国情怀。
回首2022年,已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引航员们都是在港口生产一线中度过。烟台港引航站克服疫情冲击,严格执行封闭隔离方案,践行“阳光引航”承诺,服务企业开辟新航线,搭建“海上生命通道”,全力支持国家重点海工和航天项目建设,为港航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烟台港引航站圆满引航船只9404艘次,大型船舶1060艘次,引领总吨32546.14万吨,引领净吨17195.81万吨,实现“0压港”创举。
不畏艰辛
“活地图”每天引航4艘船舶
2023年1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烟台港引航站芝罘湾分站副站长鲁成山就从宿舍起身,准备出新年的第一个任务——引航西班牙船舶“莱万特号”。
海面无风三尺浪,眼下正值冬季,风浪较大,因此平稳站在拖轮上都不易,更别说还要徒手爬上毫无支撑点的软梯。鲁成山从事引航员这个职业已有18年,引航技术炉火纯青,但每一次登船也需要十分小心,他克服穿戴防护服的不便,费尽全力登上船舶主甲板。按照防疫要求,引航员不能坐电梯,只能从船舷外的楼梯上驾驶台。爬过8层楼梯上到驾驶台时,鲁成山已气喘吁吁、浑身出了一层薄汗。
2个多小时的引航作业,鲁成山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回到宿舍给自己倒一杯水,吃几口饼干,为下午的引航任务养精蓄锐。下午5点钟,刚刚结束一下午的引航任务,鲁成山一看手表,还有半小时休息时间,当晚,他将马不停蹄为船舶引航,结束任务得晚上10点多。2023年的第一天,鲁成山和专班其他同事一样,在忙碌和辛苦中度过。“这就已经很不错了。”鲁成山告诉记者,有时中午根本就来不及休息。
引航员是个危险辛苦且技术要求高的职业,专班模式下,每名引航员的工作量是以前的两三倍。元旦假期,芝罘湾分站杨春岳、鲁成山、姜翟、王志达、朱海波5位引航员师傅当班,他们的引航任务是30多艘次,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引航4艘船舶。每个任务都需要他们全神贯注、眼观六路,精准指导。在引航员们的指挥下,即使是万吨巨轮也能以厘米级的精度安全靠泊,因此,引航员们也被称为港口的“活地图”。
今年以来,烟台市先后多次受到疫情冲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面临内忧外患的威胁,烟台港引航站迅速响应,以快制快管控疫情风险,从严从紧阻断疫情传播,从实从细落实防控措施。
引航专班严格执行隔离模式,尽管条件苦任务重,引航员们依旧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严格执行隔离封闭措施,坚持完成防疫生产任务,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防疫工作稳定的大蓝图,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团结协作
“踏浪者”为港航发展保驾护航
对众多港航企业来说,优良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烟台港引航站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情怀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决心,不断克服疫情影响,为港航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夏天,引航员们头顶烈日,背着十几公斤重的引航包,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身上热出的疹子甚至汗斑又痒又痛;冬天,海上寒风凛冽,波涛起伏,软梯不时狂摆,稍有不慎便会坠落,甲板上全是薄冰,再小心也可能会摔倒;任务期间全程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如厕,错过了饭点让原本肠胃不好的引航员们加重病情;专班宿舍条件朴素,夜间噪音大,引航员们还要忍受失眠的困扰……如此多的不便,“轻伤不下火线”成为引航员队伍的一贯默契。“0压港”是他们服务企业的宗旨,任务不打折,一旦自己请假,其他人的工作量自然加大。紧张的专班模式下,引航团队“战友们”更加团结协作。
2022年7月22日,烟台西港601泊位迎来开港以来最大吃水船舶——30万吨油轮“维特”轮,烟台港引航站王以志、葛益民、戴京爽三位引航员严阵以待,引导这个“庞然大物”靠泊。但该轮主机出现故障、系泊设备失灵、船体附着物严重,引航操纵难度难以想象。三位引航员凭借丰富的引航经验和过人胆识,紧抓乘潮时机,最终引领“维特”轮顺利靠泊。“十分感谢三位引航员全心全意的服务,向烟台港引航站西港分站处处为船方着想,解难题、省费用、抢船期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船舶公司寄来了谢意满满的感谢信。
2022年3月18日,烟台港引航站面临着连续两次重大考验。进港船“埃米斯卡农轮”船长突发心脏病,需紧急靠港下地就医。年轻引航员姜翟自告奋勇,快速登轮引航,为患病船长抢出20分钟“生命通道”,以至于及时得以救治脱离生命危险。当天下午,另一进港船“富祥轮”二副突发疾病,鲁成山引领船舶安全快速地进港靠妥泊位。连续上演“生死援救”,烟台港引航站面对紧急情况时,展示出高效、有序的协调能力。
“我们一直用‘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高度要求自己。在为外籍船舶引航时,我们的一言一行、职业素质,不仅代表个体,同样代表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鲁成山告诉记者。
跨越发展
“0压港”擦亮烟台引航品牌
近年来,烟台港引航站牢记使命担当,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大局,在持续坚守海上国门引航防疫一线的同时,广泛参与国家重点海工和航天项目建设。烟台港引航站先后三次为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提供进出港引航保障服务,彰显了卓越的引航品牌实力,为助力航天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22年4月,烟台港引航站积极配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第13次发射任务,引领“泰瑞”轮完成发射任务。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引航员骨干成立9人引航团队,克服航道水深浅、潮流大、水域狭窄等困难,周密部署,紧密配合,指挥拖轮协助平台离开海阳港码头,驶向发射地点。
受新冠疫情影响,烟台港船舶减少,在此背景下,烟台港引航站持续关注船舶计划,全力保障船舶进出港通畅。光阴沧海,必胜之心不变;岁月长轴,报国之志弥坚。面对隔离困境,引航员们始终不畏艰辛勇敢地面对疫情,完成了各种各样困难的引航任务,实现船舶“0压港”的引航壮举。优质的引航服务给企业吃了“定心丸”,令其落地生根,安心发展,为地方经济持续作出贡献。
2022年5月14日,烟台港引航站引航员引领首艘“烟台-中东”外贸滚装航线滚装船“汉堡快线”轮靠泊山东港口烟台港36号泊位,并于5月16日引领该轮装载1137辆出口车顺利出港,驶向中东,成功开通外贸滚装航线。
2022年5月16日,成功引领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冰级滚装船“赋能使者”轮出港交付,创造了240米左右双车双舵滚装船引航方案。
“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防疫工作稳定的大蓝图,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这是烟台港引航站全体引航员的铮铮誓言。此刻,引航“抗疫专班”依旧奋战在最前线,战严寒、战疫情、保安全、保畅通,他们以生命奔赴使命。尽管困难重重,他们却依旧乐观、向上、从容、自信,这是他们留给城市的印象,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精神力量。 (张孙小娱 刁翔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