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秦瑞杰
2024年4月3日,清明节前夕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天色未亮。凌晨五点,朦胧夜色中,2000余名师生聚集在固原二中和固原弘文中学的操场上。随着一声响亮的“出发!”,他们以班级为单位,吹着哨子,整齐列队。这些师生即将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往返徒步108里山路,走到任山河烈士陵园。
今年,是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举办的第29个年头。
徒步队伍在山间穿行。陈佳文 摄。
1995年,固原二中原校长韩宏与同事们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当地红色资源情况,设计出“徒步108里山路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对象为初一、高一新生。
那年的清明节,固原下起雨夹雪。固原二中的学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冒着雨雪,徒步百里,祭奠先烈。2005年,固原弘文中学也将“行走的思政课”列为了初一新生的必修课。
29年来,时间在变、参与者在变、组织者在变,而这堂课的“题中之意”没变。
凌晨,市民早早聚集在路边为师生送行。马称华 摄。
一条长龙,转出校门,穿越市区。凌晨五点,迎接师生们的,不是清冷的街道,而是提前苏醒的小城。道路两旁,不仅有交警护送,家长和热心市民也早早聚集,鼓励声和祝福声此起彼伏,他们伸着头,挥着手,为学子们打气加油。
“1996年清明,作为固原二中高一新生,我踏上了徒步任山河的征程,这次给新生们送行,也为他们安全徒步保驾护航。”在母校任教23年,固原二中高一(二)班班主任张红梅听着队列行进的口哨声,回忆往事。这条路,她上学时走过两次,又送自己儿子走过,如今,是第五次重走徒步路。
近三十年来,两代人同走一条路,是徒步任山河的特色。夜色中护卫徒步队伍的家长、市民,不少也是当年的学生。“过去徒步,大家穿着布鞋,走下来满脚水泡,如今从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中年,但徒步任山河的精神在我身上却从未褪去,反而沉淀成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群熙攘,学生家长白俊贤没看到自己女儿,但仍用力地鼓着掌,向孩子们致意。“孩子们徒步不容易,我在这里见证他们的成长!”
天将破晓,固原二中与弘文中学两所学校的队伍汇合,队伍行进加速,脚步更加轻快。
徒步中学生们相互搀扶,共同走过54公里的道路。固原市委宣传部提供。
“带好东西,大家把登山杖握好。”
“前面是个陡坡,走不动的,同学之间搭把手!”
进入山地,蜿蜒的山路横在学生面前,这是1949年解放宁夏第一战——任山河战斗的烈士们曾走过的路。山路上,不像出发时的说说笑笑,疲惫和双脚的疼痛逐渐钻出来。
“出发前一晚做足了准备,但今天还是和想象中不一样,路很难走。”固原二中高一学生宋佳勇说,道路陡峭,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书包带子勒得肩膀生疼,鞋也一次又一次从脚上滑落。初春天气寒冷,这群十几岁初中、高中生的衣服,却早已被汗水浸透。
“别丧气,找好自己的节奏,前方就要到了!”
队伍里,不知谁起的头,一首红歌被哼唱出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朝阳光辉洒下,先是小声哼唱,慢慢更多人加进来,山路上,歌声嘹亮。队伍攒着劲儿,师生们相互搀扶着,步伐走得坚定。清晨的山风中,初绽的山桃花微微摇曳,目送他们前进。
师生们来到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梁宏鑫 摄。
上午10时,历经数小时的长途跋涉,全体师生终于抵达了庄严肃穆的任山河烈士陵园。这个见证了75年前解放宁夏第一仗的地方,安葬着391名为国捐躯的解放军战士和其他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
陵园门口,松柏苍翠,肃穆庄严,2000余名师生们重新列队,整理着装与仪表,缓缓走进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们肃立,默哀,向英烈们致敬。
“徒步108里的山路,之前我想都不敢想,但是重走烈士们走过的路,感受到了无名的力量。”致敬时,陵园静悄悄的,固原二中高一学生马海蕊站在陵园里,注视前方排列整齐的黑色石碑。它们有的有名字,有的是无名碑,一位位先烈,就在这里安眠。双腿的疲惫、到达的喜悦、致敬的肃穆,在静默里,涌成孩子们心中的深情。“敬献花篮仪式开始,不少同学拿出纸巾,还有的拿衣袖,擦拭墓碑上的浮土。”马海蕊说。
徒步之前,两所学校就通过班主任会、主题班会、主题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学生观看红军长征、解放战争,尤其是任山河战斗的宣传片,让学生全面了解活动的背景。
“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行走的思政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固原市第二中学思政老师戴维毅说,学生们用脚步丈量革命道路的艰辛,身体力行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信念的力量。
学生们俯下身子,擦拭烈士墓碑。马称华 摄。
回程路上,春风拂面,学生们步履轻快。这是一场春游,但又像一次令人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辛苦,我更加懂得了当年解放军战士的艰难。也真切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弘文中学初一学生张嘉悦感叹。
《少年壮志不言愁》、《百里壮行记》、《雨中的歌》······多年来,两所学校在返校后组织学生书写心得体会,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青山处处埋忠骨,后辈岂可忘忧国。走进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学校印制的一本本作文集,饱含着年轻人真挚的情感。
“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坚强!”“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未来我们要好好守护!”这场徒步活动,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者。从一开始的学校自己组织,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自发护航、参与,“行走的思政课”,浸润在更多人的心里。
29年来,徒步活动像一粒种子,不断开花结果,不断绽放精彩。
固原二中与弘文中学的“行走的思政课”,已成为当地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如今,活动辐射带动宁夏全区的多所学校,今年清明节,西吉中学、彭阳三小、青铜峡二小等学校均开展了徒步祭英烈活动。
“最好的教育是亲身经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是只在课堂之内。”固原市弘文中学校长任皓说,少年志气、底气、骨气,不光是在课堂上、在书本当中去学习,也应该在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情境、特殊的路程中亲身体验。“几代师生接力,这样思政课,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签发:徐元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