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财政如何行稳致远?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化解地方债风险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2-08 19:18:00 来源:严才明

改革再出发,又到进行时。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总要求,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

一、从大包干到分税制,理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

从国家治理视角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的放权让利启程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财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转变原先“统收统支”分配格局,在城市体制改革中引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经验,通过放权让利调动企业与地方积极性。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试行企业利润留成制等政企关系和财政分级包干体制,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上下级财政间“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

在调动地方特别是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积极性上,财政包干体制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也加剧了区域经济竞争和财力失衡,并出现了地方税外收费、税基侵蚀、预算外资金膨胀现象,中央财政纵向宏观调控能力和横向财政调节能力被明显削弱,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分别从1979年的28.4%、46.8%下降到1993年的12.6%、31.6%,地区间财力的过度失衡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博弈形式核定的财政包干基数和上缴定额,受人为影响大,地区间苦乐不均,既不规范也不公平。需要顶层设计,以制度形式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

分税制作为一种财政分配制度,是大多数国家处理多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有效实现形式。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法律和制度形式规范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了地区间发展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既充分调动了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也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畅运行。分税制所建立的各级财政稳定增长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对均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作用积极。

分税制改革按税种收入归属划分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制框架体系。考虑到地方财政既得利益和区域间均衡发展需要,分税制还设立了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即以“两税”增量返还调动地方增收积极性,解决预算外资金不进笼子问题,以“标准收入-标准支出”为基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分税制明确了各级财政的利益边界,理顺了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合力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横向财政调节能力。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2.4%,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占比也达到79.7%,税收返还与财政转移支付占比结构达到17:83。

二、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高财政统筹力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后也一直在规范完善中。

一是将各类财力性转移支付简并为一般和专项两类,分别用于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施中央特定宏观政策和重大战略目标;

二是在结构上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三是规范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管理、约束和绩效评价制度。

当然,随着财力的集中,下级财政对税收返还或转移支付的依存度也在提高,基于预算平衡视角,下级财政直接财力与支出责任不能自求平衡时,只能求助于预算外收入或依赖于税收返还或转移支付,一些地方出现了财政赤字并累积成或显或隐的地方债务。

一是原归属于地方财政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2002年划入共享税,中央地方分享比例为60%:40%;二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地方失去其主体税种,增值税的地方直接分成比例从25%提高到50%,地方财政的共享税依存度再次提高。加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支出责任调整,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级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等因素,地方财政靠“分税”的直接财力与其支出责任已不适配,一些地方对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的依赖度很高。2014年修正的预算法,明确将所有财政收支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全口径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的统筹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目前财政预算的统筹力、控制力和约束力仍有不足,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高,科学界定财政的职能边界,提高各级财政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的适配性,把握好税收返还与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约束尺度,增强各级财政可持续性,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新一轮财税改革应巩固现行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制,保持税收负担和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明晰收入权利和支出责任的边界,提高各级财政的权责适配性和运行绩效,以最大公约数重塑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上,我们该如何作为?

一是要健全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提高财政收支四本账的预算统筹力度,提升预算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和集约性;

二是要健全激励有度、约束有力的转移支付体系,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规律,完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可及性保障;

三是健全执行有力的预算硬约束机制,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树立无预算不支出的财政理念;

四是注重提升财政资金使用质效,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推进预算项目资金的全过程、全流向、全生命周期监督机制的运行。

三、统筹化解地方债风险,实现财政行稳致远可持续

大包干体制下,地区间财政苦乐不均,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逐步显现,中央财政也因为支出刚性和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而捉襟见肘。1981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次恢复发行国债,1987年又发行了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以弥补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到分税制实施的1994年,国债发行额达到1138亿元,相当于同期中央财政收入的26.2%,但当年中央财政仍有赤字574亿元。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和横向财政平衡能力明显增强,而地方财政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依存度则逐年提高,虽然其时预算法不允许地方财政编制赤字预算,但仍有地方需要透支借债才能维持财政平衡,并逐渐累积成或显或隐的政府债务。面对现实,财政部在2009年首次为地方代理发行债券2000亿元。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一些地方在国有土地出让中获得了超额政府性基金收入,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8.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8.3%,这很考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那些无力挖潜土地财政的欠发达地区,则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更加依赖。

土地财政也并非能“坐地生财”,能溢价的土地往往需要相应公益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而当房地产沾上金融属性后,政府土地收储和增值开发投入很多要靠借债运转,逐渐累积成地方财政的隐性债务,一旦房地产市场收缩不能如期出清,很容易引爆金融和地方债连环风险,并累及上级财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换挡期,经济下行也会带动财政下行。持续性的减税降费形成的财政收支缺口,也将累积债务风险,对各级财政的可持续性是一种考验。

因此,统筹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亦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破解目标,需要我们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中行稳致远。

一是要坚持动态化解原则,在总杠杆率可控条件下,接续安排适当规模地方专项债,重点投向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投资价值高的区域,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放大效应;

二是要统筹运用专项债,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获取专项债投资的价值回报,在投资增值中化解债务风险;

三是以合理审慎原则确定赤字率水平。财政赤字是形成和累积地方债务的基础,“以进促稳”,就是要在发展中化解债务,以适度赤字保持适度扩张的支出规模,兼顾民生支出刚性和投资发展实际,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留有后手和财政空间。

四是构建地方债务管控长效机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审慎确定地方债规模,化存量、抑增量,从严管控隐形债务。可从健全地方债务责任约束与监督机制着手,完善地方债务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专项债项目审核,严肃违规举债责任,严禁超财力可能过度举债,以切实防范地方债偿付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作者严才明为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兼职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个运行平稳、可持续的财政,也将持续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3-06-06 07:37:00
...:大众日报守正创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肥城路径”行稳致远□白树鹏近年来,肥城市坚决树立绩效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流程再造、突出实践创新,积极探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肥城路径”,
2023-11-12 09:46:00
...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有效应对风险隐患,确保财政行稳致远。六是在强化政策协同发力上下功夫,使财政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保持取向一致、同频共振,放大组合效应。
2024-01-04 08:34:00
...》(《决定》)。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领域,《决定》从预算制度改革、优化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志勇对澎
2024-07-22 08:26:00
分税制30年|地方债务风险长效化解的法治因应
...动改革继续向理想样态迈进。三、监管维度: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核心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与预算监督的失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方政府在发展的压力下,有内在的支出冲动,会设法扩大支
2024-01-02 21:31:0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2024年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二
2024-03-09 10:19:00
分税制30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突出风险防范与化解
...配置,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财政支出实质理性,深化“参与式预算”改革,建立重结果、控成本、可问责的财政支出方式。三是理顺府际财政关系。
2024-01-02 22:32:00
今年财政怎么干?财政部发声,释放重磅信息
...出让收入下滑的问题,刘昆表示,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有部分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约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15%左右,去年虽然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对地方一般公共
2023-03-02 09:57:00
保重点 优分配 防风险
...全媒体记者 殷琪惠 实习生 刘贝贝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3000亿元台阶,省对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近200亿元,占比达地方“三保”新增支出的92%。全省“三公
2024-06-12 03:5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8月金股大数据出炉,算力、创新药仍占主线,头部券商称牛市不改
财联社8月3日讯(记者高艳云)随着8月首个交易日开启,券商月度金股组合大数据正式亮相。42家券商研究所发布8月金股标的中
2025-08-03 15:05:00
环球下周看点:就业疲软叠加关税忧虑 美股能否重拾涨势?
财联社8月3日讯(编辑 夏军雄)本周,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下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2.4%,创5月23日以来最差表现
2025-08-03 08:49:00
顶流“小猪妖”杀进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预测票房近5亿 授权衍生单品已超400个
财联社8月3日讯(记者 崔铭)顶流“小猪妖”时隔两年回归、主演影片上映首日豆瓣开分8.6,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姿杀进暑期档
2025-08-03 11:54:00
稳健增长引领发展提升产能 多家厦企上半年业绩不俗
厦企在精准医疗领域持续引领发展。图为艾德生物实验室。(市科技局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连日来,多家企业先后披露半年报
2025-08-03 08:52:00
· 6月末多个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多个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
2025-08-03 10:50:00
· 滨海小城出圈 全球四分之一的泳装来自这里
盛夏时节,泳装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在辽东湾畔,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它凭借泳装产业声名远扬。全球每卖出4件泳装
2025-08-03 10:50:00
麦当劳要卖香港商铺,“大地主”藏不住了
作者:陈泽旋当了几十年香港房东的快餐巨头,要卖商铺了。7月28日,地产投资管理及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公布,美国快餐巨头麦当劳总公司(下称“麦当劳”)计划出售八项位于香港的零售物业
2025-08-03 06:43:00
深圳出手托底楼市,收储前海百亿地块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之际,深圳再度出手托底。7月28日,华发股份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融华置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华置地”)收到深圳土储中心发来的 《市土地储备中心关于协商收回收购前海冰雪世界项目7块商业用地有关事宜的函》
2025-08-03 06:44:00
企业半年报|贵州磷化集团:在产业变革中奋楫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贵州磷化集团坚持推动企业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全省发展大局和产业发展大计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持续强化经济运行调度
2025-08-02 20:11:00
产经时评|大数据人才如何才能向“黔”进?
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在于人才。任何高精尖领域,人才均是驱动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与第一资源
2025-08-02 21:13:00
多图直击ChinaJoy:百度腾讯阿里字节抢人气 鸿蒙游戏上场
《科创板日报》8月2日讯(记者 黄心怡)第2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于8月1日启幕。 百度、腾讯
2025-08-02 11:49:00
易主不到两个月,金字火腿转型半导体?
跨界布局半导体赛道,正成为当下上市公司战略转型浪潮中的常见动作。7月28日,老字号金字火腿在福建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
2025-08-02 08:14:00
企业半年报|以稳求进!贵州机电集团装备制造挺进大市场
上半年,作为贵州装备制造业主力军的机电集团,紧扣“稳增年”定位,累计完成的营业收入达成年度目标的53.24%;累计完成的利润总额达成年度目标的53
2025-08-02 17:35:00
· 人均700元 海底捞想突破天花板
海底捞甄选店人均消费六七百。顾客:店员基本美女帅哥很养眼,大厅收取消费金额10%服务费,包厢15%。门店:晚市基本满座。
2025-08-02 17:57:00
可持续发展水平跨越式提升!中伟股份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
7月28日,国际权威投资者指数编制公司——摩根士丹利(MSCI)发布最新ESG评级结果: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BBB级跃升至AA级
2025-08-02 1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