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使用高60多米重300多吨的门座式起重机精准击中棒球,无异于用抓娃娃机打豆子。每一次手上的轻微操作,就会引起铁索和铁桶巨幅摆动。38岁的褚锋做得几近完美,一气呵成。
他是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门机班副大班长褚锋。今年1月,褚锋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刚得知当选时我激动得手都在抖,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这是沉甸甸的责任。”褚锋表示,全国人大代表不是一份荣誉,需要为一线产业工人和港口行业发声,认真履职,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从一名农民劳务工到国企正式职工,从普通技术工人到全国技术能手,从苏州市劳模到江苏省劳模,从一线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褚锋的成长经历俨然是一则励志逆袭奋斗故事。
从装卸工逆袭成门机高手
2005年,20岁的褚锋从老家山东枣庄到上海码头做装卸工。“来一艘船就开始装卸,最长要连续干36个小时。”当时褚锋一个月工资仅900多元,他寄回老家900元,自己只留几十块维持生活。
褚锋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把家里所有机械都拆遍研究透了,甚至农用柴油机也没放过。从内陆来到港口,他第一次见到超大型机械,“非常震撼,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什么机械都有”。这为褚锋日后职业转型开门机埋下了种子。
他喜欢在作业过程中开动脑筋,通过技巧提高效率。老师傅为省力总是等门机吊上钢坯后再穿绳,他却带班组提前将绳穿好等门机来吊。同样的时间,老师傅一般出1000吨,褚锋能出1500吨。
老板发现他干活快效率高,给了他很多机会。就这样,褚锋从装卸工到装卸工的班组长再到指挥手,又进了机械班。“当时没有那么大志向,就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处女座的褚锋对每次任务都力求完美,“只有做到最好才对得起我一天的辛苦”。
2006年学门机前,褚锋开集卡已经很成熟了,工资也相对高些。作为学徒,褚锋不仅要克服从零开始的技术难题,还要面临几乎没有收入的生存压力。让褚锋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9月发薪日,他翻遍家里只剩一块钱,五毛钱坐轮渡去上班,五毛钱给妻子买了馒头当午饭。“如果当天不发工资,我连回家路费都没有,那时真想放弃学门机”。
妻子颜小琳劝他,“家里面不要你一分钱,你只要好好地去练习技术。摔倒了爬起来,咱们从零开始的时候都熬过去了!”褚锋的师傅则鼓励他,“你现在放弃,以后会后悔,别让青春留遗憾。”
“我现在回想,还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褚锋说,是妻子和师傅的鼓励让他坚持下来,三个月的时间,褚锋从业绩月度光荣榜的第九名冲到第一名,成功征服了门机这个“庞然大物”。
靠钻研不断攻坚克难
2010年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正式开港,褚锋也来到太仓开启新生活,却没想到第一次开太仓港的门机就难倒了他——门机是在一个圆柱形的空间内做上下前后运动,机器总是延迟两秒,褚锋很难判断它下一步的动作,钩子怎么也穿不进。
“装卸工人在下面起了一头汗,手指着我,一句话也不说。”这让褚锋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难题解决。他主动和工程部的电工师傅交流,找出变频器反应延迟的痛点。由于技术原因变频器不能调整,只能从操作层面解决。“我晚上做梦都在解决这个问题”,褚锋反复实践,最终琢磨出一套效率高、安全性好、精准稳定的门机操作方法——一个操控动作分成3次做,找到变频器反应的空档,让变频器保持不停机,就解决了延迟影响操作的问题。
凭借精益求精的门机操作技术,褚锋蝉联公司技术比武冠军四年,顺利从劳务工转为国企正式工。
他对问题总是抱有钻研、刨根究底的态度,长期下来,褚锋十分熟悉门机的构造和运行特点。万方工程部的师傅们特别喜欢和褚锋一起工作,因为他总能直接指出故障原因和需要带的配件,省去师傅们检查故障再回去找配件的麻烦。
在船关作业环节,他发现门机司机会在原木装车时反复调整原木落点角度,会影响装车速度和作业安全。2018年,他和同事们一起创新提炼出《万方原木船关操作法》,总结出“一旋二贴三碰四靠”原木装车法,这套组合拳帮助万方单机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节约能耗成本100万元。
不止于此,他创新的“惯性稳钩法”使作业效率提升20%;他独创的“卷钢卸船操作法”在降低作业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使卷钢作业效率提高了20%;经他改进的“PTA暗舱作业方法”,使 PTA等吨级袋货物卸船作业货损率降低50%。
2019年,褚锋向中国港口职工操作技能交流赛冠军发起冲击。在赛事项目中,如何从正面用一米多高的油桶撞掉直径5厘米的网球,同时不推倒网球下面的柱子?这难住了很多人,网球被油桶挡住后怎么判断高度呢?
“灵感来自起步一瞬间,因为紧张能够听到心跳,我就想到数心跳来确定起步高度,再一步步推过去。”褚锋发明了读秒定高法,靠着对机械的熟练操控和对高度的精准把控,最终拿下第一名。
与太仓港共同成长
“我的初心是做好门机司机工作,这么多年始终热爱这个行业,肯吃苦肯钻研,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将不可能变成能。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褚锋表示。
他不仅自身技术过硬,在公司还总对同事毫无保留地传授操作经验。2019年,徒弟张兆国参加宁波市门机技术比武成功拿下第一名,这也是褚锋第一次带徒参加市级大赛“出成绩”。
在他带动下,万方国际码头门机班的整体操作技能水平大幅提升。团队成员积极参加苏州市、宁波市各级比赛,并多次获得冠军,涌现一批先进,他们中有获得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有获得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9年,褚锋参与的创新工作室被苏州市人社局命名为“褚锋门机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借助创新工作室,褚锋开设“褚锋创新小课堂”,带领团队持续开展“传帮带”。截至目前,创新工作室进行课题攻关5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300余万元,工作室还被命名为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最初为了生计忙,后来为了生活质量和梦想忙,现在是为了责任忙。”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码头门机司机,褚锋切身感觉到港口技能人才数量比较少。“技能人才这几年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希望能更重视技能人才的发展,出台一系列能落地、见实效的政策,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让他们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褚锋记得刚到太仓港时四周都是荒滩, 风吹芦苇荡 ,芦穗簇拥着摇曳生姿。14年过去,太仓港长达38.8公里的长江岸线由各类码头切割,旌旗猎猎,舳舻相接,门机装卸成堆的集装箱,货车来回穿梭,喧闹壮观。正如港口行业,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现在取得一些成绩,与太仓港给我的成长土壤密不可分。可以说我和太仓港是共同成长起来的。” 褚锋说起太仓港的发展充满感情,他亲眼目睹太仓港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基地,成为铁矿石、煤炭、化工品进出长江最大的港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褚锋会建议协调推动港口建设、运行、通关等方面的长三角一体化,把太仓港打造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通讯员 任春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编辑:秦小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