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2 16:40:00 来源:澎湃新闻

由于淡水资源紧缺,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复杂的海水成分(约92种化学元素)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先淡化后制氢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

2022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以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

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即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同时,团队研制了全球首套400升/小时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装备。

论文发表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番震动,该技术也入选国家科技部组织评选的“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2023年9月10日举办的中国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上,谢和平透露,就在去年该论文发表的20天后,去年12月16日,团队与东方电气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东方电气投入3000万元专项经费,获得四方共享原创技术专利及相关资料的知识产权,并组建联盟进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海上中试及工程示范和产业化。

“论文发表后,国际市场对该原理技术广泛关注,国际许多企业希望购买我们的制氢装置,但是要求我们提供技术图纸、操作参数和详细技术方案。但我们认为应该将该原创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我们应率先中试、率先工程示范/产业化、率先形成产业链,也促使我想要尽快实现海试的梦想。”谢和平说。

谢和平介绍,为适应海洋不可控台风浪,团队建立了基于全新原理的拓展模型及调控系统,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设计了漂浮式海水制氢平台,今年5月,团队在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进行的1.2 Nm3/h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成功海试,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示范工程。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这是首次海水直接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与海上绿电对接,成功进行了真实海洋环境的现场验证,实现了在3-8级大风、0.3-0.9米海浪强干扰下,以1.2Nm3 H2/h规模、5kWh/Nm3 H2电解能耗,连续稳定运行10天,与实验室效果类似。”谢和平说。

2023年7月6日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我国原创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制氢原理技术”规模化、产业化战略咨询研讨会中,与会院士对此次海试结果予以肯定。

谈到外界尤为关注的成本方面,在此次大会演讲中,谢和平表示,由于海水直接制氢可直接对接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无海水淡化过程,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海水泵送输运过程,无海水污染处理过程,无海水制氢设备平台,因此未来极具经济潜力。

若按照“海水直接制氢成本=电价×单位电耗+(每年折旧+每年运维)/每年制氢总量”这一公式计算,以海上风电上网电价0.2元—0.3元/度电计算,海水直接制氢的单位质量氢气成本为0.219元/Nm3+0.2元/Nm3+(1-1.5)元/Nm3=1.419-1.919元/Nm3 = 15.89—21.49元/kg。

跟陆地淡水制氢成本相比,海水直接电解水直接制氢成本与前者相当(无占地面积等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成本)。

未来进一步降本来自于两方面——海水直接电解水直接制氢能耗的降低和海上风电价格的降低。据谢和平测算,以目前海水直接电解电耗5kWh/Nm3氢气进行估算,在电价低于0.09元/度时,综合成本有望低于0.87元/ Nm3氢气(煤制灰氢成本下限)。目前团队已攻关第二代技术,使得技术能耗降到4.5kWh/Nm3,随着电解制氢能耗降低到4.0 kWh/Nm3时,在电价低于0.11元/度时,海水直接电极制氢成本将低于0.87元/Nm3(煤制灰氢的极限低价)。

另其测算,当海上风电电价低于0.23元/度时,海水制氢成本与煤制氢+CCUS相比具有竞争优势;当电价低于0.15元/度时,海水制氢与煤制灰氢相当;当电价低于0.11元/度时,海水制氢成本将完全低于煤制灰氢成本。

“这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谢和平说。

对未来技术产业化的思考

在谈到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化趋势的思考时,谢和平表示,一方面,团队将对原理技术迭代升级。这包括全新原理对碱性电解槽(AWE)升级,以及全新原理对酸性质子膜电解槽(PEM)升级。

另一方面,团队还将对制氢平台技术迭代升级,包括建立漂浮式海水直接制氢平台技术(大中型)、固定式海水直接制氢平台技术、动力式海水直接制氢船技术(大吨位)。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而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方面,谢和平指出了三条路径。第一条是与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团队合作,打造“海水制氢+镁基固、储、运、用技术”产业链。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其次,其团队将与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张清杰院士团队合作,打造“海水制氢+氢氨一体化”技术产业链,即直接使用海水制氢,同时就地转化为已储运的氨燃料,通过氨运输船(已有)或氨燃料船舶(未来)完成氨的运输/消纳,实现海上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碳排放氢—氨循环,氨氢融合(以氨载氢、氨氢并用)。

再次,未来也可打造“海水制氢+绿色甲醇一体化”技术产业链,即直接使用海水制氢,并通过空气捕获二氧化碳,就地转化为甲醇燃料,通过海上现有的油气管道或甲醇动力船舶或甲醇运输船完成绿色甲醇的运输/消纳,实现对海上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负碳“氢→绿色甲醇”转化,为燃料动力车、合成纤维、塑料、农药、燃料、合成蛋白等提供重要载体。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除了这三条路径,团队还将继续在海水直接制氢个性化装备制造全新产业链上发力,研发攻关个性化的海上风机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对接大规模的“固定式”、“动力式”与“漂浮式”海水直接制氢运行平台全新技术装备,力争引领全球“海洋绿氢”产业链。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谢和平的雄心壮志还不止如此,在演讲的最后,其更提出了“提供一个海湾来建成大规模研发与中试示范基地”的设想。据谢和平介绍,2023年7月20日,其团队已经与泉州市委代表见面,协商落地泉州产业化事宜。

谢和平: 海水直接制氢海试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刘艳廷团队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的需求,研发出一项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的
2023-10-25 07:04: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新技术可降低制氢成本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日前,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其中“海水里原
2023-01-31 04:05:00
...脂肪酸”和深圳大学的“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两项重要成果入选,凸显深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此项年度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2023-01-15 01:55:00
...本报记者乔建华报道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海水电解制氢……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
2023-01-30 07:47:00
...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制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制氢过程一直依赖于淡水资源,给规模化应用带来诸多限制和挑战。50多年来,科学家攻关海水制
2023-11-02 01:47:00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成都原创海水无淡化制氢技术有望产业化落地本报讯(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周鸿)不用淡化海水,直接就可以电解制氢,这样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产业化落地。昨日记者获
2022-12-21 01:01:00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海水制氢技术“牵手”我国最大油气田每年300多万吨废水可转化为33万吨氢气本报讯(记者 林榕昇)每年300多万吨工业废水可以转化为多少氢气
2023-10-21 08:09:00
...员和刘艳廷副研究员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在北京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
2024-01-07 01:05:00
...团队合作,首次实现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相关研究成果2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然而,海
2024-06-23 04: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都市丽人——加拿大鹅绒保暖衣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
当都市丽人的加拿大鹅绒保暖衣在冬日市场中掀起热潮,新品订货会上取得经销商5亿订单销量的数据。这个经典内衣品牌的华丽转身背后
2025-10-17 13:41:00
秋补正当红|邂逅秋补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一站式解锁多元滋补新体验
转眼秋意渐浓,中秋、国庆双节余温未散,团圆出游的热潮与“应季而食、适时而补”的传统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点燃了金秋时节的滋补消费热情
2025-10-17 13:56:00
江西热敏灸机器人获批上市 赋能百亿产业链提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芳)10月9日,省药监局正式批准热敏灸机器人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这标志着江西热敏灸产业进入数智化时代
2025-10-17 07:1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无人机、运动相机迎来降价潮!近日有市民发现相关热门产品价格跳水,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多家大疆授权体验店中
2025-10-16 08:38:00
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喊”您上车
视弱人士庄先生在公交视弱辅助系统的帮助下乘车。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 “我们先找到并打开公交App
2025-10-16 08:38:00
10月15日晚,福州金融街商务区“亮灯”,迎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2025-10-16 08:59:00
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缺陷智能辅助评判系统”,顺利完成准确率测试。本次测试中,该系统总计检查了210张油气长输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
2025-10-16 09:03:00
当“遇到问题先到社交媒体上搜索”成为一代青少年的本能反应,当班级群、兴趣圈与直播平台深度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正构成这代“数字原住民”成长的基本环境
2025-10-16 09:16: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泛化能力,正深刻改变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与此同时,以聚类分析
2025-10-16 09:57:00
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账号已不再回收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一期播客,聊到了“真的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吗?”“人去世后,朋友圈会被回收吗?”等话题
2025-10-16 10:13:00
日日佳携手企知道,共同推动智能显示技术科技创新
近日,深圳日日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佳”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专注于TFT-LCD模组制造的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0-16 10:18:00
汽车测评 全球协同 | 解码C-NCAP——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当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承载多元需求的“出行载体”,是什么力量在守护这场变革的安全底线?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
2025-10-16 10:50:00
花田玑密入选“2025山东省优秀兴农电商企业案例”
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数商兴农庆丰收暨九九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在青岛莱西市人民广场隆重启动。花田玑密品牌创始人
2025-10-16 10:53:00
香港金管局公布生成式AI沙盒名单,蚂蚁数科入选技术合作伙伴
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蚂蚁银行、中银香港
2025-10-16 11:24:00
卢伟冰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不排斥和小米直接竞争
10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微博正式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他发文透露,本次发布会是小米手机业务在旗舰新品发布季的第二篇章
2025-10-16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