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阳明心学主要命题的现代诠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06:04:00 来源:贵州日报

龚晓康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阳明心学主要包括“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如何梳理其内在脉络、发掘其本来精义、赋予其时代价值,是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的关键所在。

“知行合一”要表明本心不但能为人提供道德的直觉,亦能为人提供道德的动力。王阳明区分了心、意、身的不同知行向度:“心”之知为良知,其行为良能;“意”之“知”为思虑认知,其行为意志发动;“身”之知为感官感知,其行为身体行动。此中,心之良知良能居于本体的地位,王阳明谓之为“知行本体”。而他所批评的知行二分,并不是说意识认知与身体行动相脱节,而是说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良能为私欲所遮蔽,“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人若是落入私欲之中,那他即使拥有再多的孝之知识,也无法让他有孝之真切行动。故而,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讨论并非去追问认知与行动的先后,而是去追问如何破除私欲的遮蔽以挺立知行本体。他说:“知良能,是良知;能良知,是良能。此知行合一之本旨也。”故在王阳明这里,“知行合一”的真正义趣,在于破除自私的意欲以唤醒本心的力量。在他看来,只有唤醒本心内在的力量,人才能拥有道德的直觉与行为的动力。

“致良知”要阐明良知能为人提供道德的法则,但需要道德的实践显发之。人人皆有本心良知,但却易为私欲所遮蔽,故需艰苦卓绝的工夫以破除遮蔽而显发之,这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而良知实是本心安与不安的直觉感应:“顺天地万物之理则心安,不顺天地万物之理则心有不安,安与不安之际,其名曰‘知’。”而在心之安与不安处,人有对善恶的直觉判断:顺于天地万物之理者,心有所安而直觉之,这就是良知的“知善”;逆于天地万物之理者,心有不安而直觉之,这就是良知的“知恶”。因此,良知之知善知恶,其实是心之安与不安的直觉。而良知对于善恶的直觉,能为人提供先天的道德法则。

王阳明更为强调,良知之显发不离于事上磨炼的工夫,“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这是因为,人之私欲潜藏极深,只有经由事上磨炼,亦即在应事接物之中,才能破除遮蔽以显发良知。当良知之遮蔽得以破除时,则归于本心的自然流行,“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而人之所以有孝悌的行动,乃是因为心中有仁爱,“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因此,所有的道德实践工夫,皆是基于“爱”而展开。

总而言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涉及了道德的源泉与主体、道德的直觉与动力、道德的法则与实践,回答了人何以有道德以及如何有道德的问题,这在当下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为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研究省创新团队带头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
2024-11-13 06:14:00
王阳明知行观的内涵与价值
王阳明知行观的内容极其丰富,可以说这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与其余理论命题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似乎从任何一个方面去理解其知行观,都可以找得到一些理论依据。有研究称
2023-11-15 14:58:00
荐书台 | 夏海《国学流变》
...典的义理。随后发展出明朝心学。心学属于理学的范畴,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差异在于心、性谁为形上本体的不同观念。传统社会末期,则是发展出清朝朴学,致力复归于汉学注释经典的传统。创
2024-06-14 22:31:00
如何让更多人“读懂”王阳明?杭州日报讯 春雨携带着勃勃生机,乌篷船在碧波上荡漾,绍兴的绵绵春意随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的,还有绍兴的“阳明热”——4月14日,一场海
2024-04-17 06:56: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武汉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原会长郭齐勇:心学的返本与开新
“走在5百多年前阳明先生踏寻心学智慧的路上,共同探讨中国心学在当代的返本开新之道。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脉,历经两千多年传承演进而生生不息,其核心命题始终回应着每个时
2025-07-26 21:02:00
孔学堂文明论坛|阳明心学与企业管理如何碰出“火花”?知名学者、经济学家、企业家这样说→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当阳明心学融入企业管理,为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11月11日上午,以“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孔学堂文明论坛在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举行主旨演讲,旨在通
2023-11-11 20:43:00
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 | 吴震:心学“万物一体”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近20多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家都在谈阳明心学,心学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万物一体’,我认为‘万物一体’是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建。”12月11日,在贵阳举
2024-12-13 19:22:00
27°黔地标读书会|曾振宇:具有启蒙色彩的阳明之孝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一定是有意义的。”4月21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的27°黔地标《阳明文库》读书分享会上,来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04-21 23:37:00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可以说,五百年前的“龙场之悟”深刻塑造了阳明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体系,“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
2025-07-30 15: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