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4: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曾有人说,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能左右着整个时代的走向。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病逝前的那段时间,他身边的张良竟然做出了惊人的行为。据载,张良三年不吃五谷,五年闭门不出,换来了子孙两千年的平安。

这种行为究竟有何深意?他如何以一臂之力,辅佐刘邦登基,最终化险为夷,全身而退,赢得子孙万代太平?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一探究竟。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一、家国仇恨,刺秦欲报仇

张良生于战国末年,本为韩国名门之后,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韩国的丞相。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军如滚滚狂澜吞噬了张良的故乡韩国。

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张良亲眼目睹家园化为灰烬,亲人惨遭杀戮。作为世家子弟,他从小就深受国家兴亡存夺的熏陶,故国的覆灭无疑是刻进他骨血里的伤痛。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年少气盛的张良决心要为家国报仇雪恨,他暗中散尽家财,伺机行刺秦始皇。然而他尚年轻莽撞,行事草率被发现,未能如愿。从此,他背负上了叛逆之名,只能在外流亡十余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十几年的艰难经历,却并未磨灭张良心中的憾恨。相反,他在这段漂泊岁月里,见识到了纷乱动荡的乱世景象,国力衰微、黎民涂炭的凄惨景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当年矢志报国雪耻的初衷。于是,他一直在暗中寻找报仇雪恨的机会,直到命运终于在一个转折点上与他再次相遇。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二、结交刘邦,携手逐鹿中原

刘邦本是一介布衣,却怀有不服输的侠义英勇之气。他在泗水亭为项籍执掌,虽然地位微小,却已暗自忖度,总有一日要放眼天下。正当他筹谋未遂,遭到同僚陷害时,命运的巧合让他遇到了流亡多年的张良。

刘邦听了张良惊心动魄的遭遇,不禁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所具备的刚烈气魄和胆识,而张良也觉得刘邦有出众的才能和雄心壮志。于是,二人就此结为同盟,携手并肩,开始了逐鹿中原的艰难征程。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在随后激烈的战乱中,刘邦靠着自身的武力和义气,很快就崭露头角,汇聚了一大批由衷爱戴他的战将。但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如何统一六合,离不开张良这位谋神的运筹帷幄。

刘邦初进函谷关时,被金银珠宝和美人计所迷惑,几乎就此功亏一篑。正是张良及时出面规劝,才使刘邦定下心来,坚持等待项羽到来。这着险棋使项羽彻底看走了眼,为刘邦赢得了战机。

此后,无论是与项羽对垒,还是应对韩信等诸侯,张良都时刻指点迷津,为刘邦出谋划策,把握形势,运籌帷幄,谋定后动。他对军机把握精准,策略高深莫测,确实可谓是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是有了这位智勇双全的谋士为伴,刘邦才能最终一统中原,建立西汉朝。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三、疑神疑鬼,明哲保身

然而,往往是得到权力之后,人的内心才最容易腐化。当刘邦坐稳皇位后,他便开始疑神疑鬼起来,生怕身边的功臣背叛自己,夺权而治。焦虑和恐惧在他心中渐渐生根发芽。

韩信、萧何、卢绾等当年一路并肩战斗的亲信,就先后成为了他猜忌的对象。无论他们对汉王朝的功劳有多少,只要刘邦一念之差都有可能将他们扣上谋反的罪名,加以残酷镇压。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张良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他曾无数次在刘邦动摇之时将他拉回正途,可现在面对昔日挚友的无情诛杀,他的内心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作为亲临权力更迭的见证者,他比谁都更清楚这背后冰冷的真相。

然而,越是在这种黑暗腐朽的环境下活过来,张良对于保全自身的智慧就愈发淬炼出来。为了全身而退,躲避刘邦的猜忌,他做出了一个英明的抉择:远离朝野的汹涌暗潮,关上门窗,足不出户,三年不食五谷,蓄谋待变。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四、权力更迭,子孙万代平安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继承皇统,但很快就遭到了吕后的妄图专权。储位之争愈演愈烈,朝野风云变幻,阴谋权术遍地开花。这对于隐居多年的张良来说,再一次考验着他的睿智机变。

危急关头,吕后哭求张良出谋划策,保全刘盈的太子之位。尽管张良本是打算远离这些是非的,但基于对宅心仁厚的刘盈的器重,他还是应允了吕后的请求,暂时现身为刘盈撑腰。

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张良请来了四位刘邦最敬重的大儒,共同呈请朝廷为继位的根本依据。这一着高瞻远瞩的布局,使刘盈最终得以确保储君之位。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然而,张良虽然功高赫赫,却依然拒绝了吕后馆陶的官职,径直隐退离去。隐退之后,张良就再没有卷入朝政的纷争。

而当吕后一味纵欲专权,祸及子孙被诛九族时,张良一族却世代安康,享有两千余年的长治久安,这正是由于他先前的高瞻远瞩所致。

刘邦病逝前,张良为何3年不吃五谷,5年闭门不出

结语

作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智慧与机变,实在令后人敬佩。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却也善于从容明哲保身。

正因为他善于把握时势,所以即便身处风云变幻的乱世,依然能为自己和子孙谋得长久的平安。

在未来漫漫历史长河中,张良这位一代谋圣的身影,将永远熠熠生辉,折射出智慧之光芒的万丈光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病死前,张良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
...势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因为身边有张良,才有了战胜项羽的能力。张良也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不过他在功臣名就的时候选择退出,这一决定也让他的子孙能够绵延两千多年
2023-04-09 19:53:00
鸿门宴刘邦能活着回来,最大功劳的是不是张良
鸿门宴功能最大的确实是张良。首先,化解项羽攻击刘邦这一秘密军事行动,是张良的功劳。《史记高祖本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於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
2024-07-15 19:00:00
张良被人赞颂两千年的3件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便游走在四方,可谓是活得潇洒令人羡慕不已,这人便是张良。智斗鸿门项羽带领军队到了函谷关后,因为军队守卫,他没能进入关内,这个时候却听说刘邦进了咸阳,而且还成了关中王,这可是惹
2022-12-17 17:25
张良为什么放弃对秦始皇复国的理想?
张良是战国末年到秦汉初期的人,他的家族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贵族,他的祖父张开地是韩国三朝国相,他的父亲张平是韩国二朝国相,战国时期的贵族政治,世袭世䘵制,如果韩国一直存在,那张良
2023-08-25 06:55:00
张良两次离开刘邦,身在汉营心在韩
...起探讨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感谢点赞、支持、关注!张良初遇刘邦之后,虽然合兵一处,中间他是有两次离开了刘邦的。因为张良一直有一颗复韩之心。张良和刘邦是因为共同去投奔楚王景驹而
2023-06-07 20:43:00
张良和陈平谁对刘邦的贡献大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鼎级谋士,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们两个人的奖赏却完全不一样。张良的奖赏更丰厚。他还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萧
2023-01-01 17:10:00
聊聊开两汉的大汉第一谋士张良
大汉第一谋士张良,大汉第一不是我分的啊,唐朝人武庙的时候,五圣人是姜圣、姜子牙,亚圣就是张良、张子房。所以至少在唐宋时期,人们都觉得姜子牙千古第一,张子房两汉第一千古第二。不过姜
2024-03-29 19:53:00
揭秘“兔死狗烹”的铁律:张良如何打破宿命
...剧”成了正比,功劳越大的人,下场更惨烈,这些人当中张良却是一个例外,从始至终都深受刘邦宠爱,即便刘邦去世之后,也得到了吕后足够的尊重。张良究竟有什么过人才能,可以让刘邦对他如
2024-02-27 16:35:00
无数次帮助刘邦逢凶化吉“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张良是一位生活在西汉初期的战略家和政事家。他是“汉初三杰”之一,其他两大豪杰分别是韩信和萧何。张良不仅帮助刘邦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为汉朝作出重大贡献。张良出生于贵族世家。他的祖父
2022-12-31 17: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