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海底捞,变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3:00 来源:虎嗅网
海底捞,变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赫晋一、陈子儒,数据支持:洞见数据研究院,原文标题:《海底捞换个活法》,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海底捞正在改弦易辙。

作为立身之本的产品,像按了“加速键”——只今年上半年就推出了32款新品,上新频率变为每月1次,标准化就此让位于多元化。

重点营销的消费场景,以前是家庭聚餐、公司团建的首选;现在,海底捞大巴成了演唱会的标配售后服务......

一直以来倡导的“标杆服务”,也在缩减员工福利、抓KPI,不再“溺爱”客户(如禁止外带、零食不再自取等)中,陷入争议。

但变得“不正常”的海底捞,却实现了“逆天”业绩。

2023H1狂揽22亿净利润,净利率几乎是上市以来的最高值,让一众同行眼红,让股东们票子红。

海底捞,变了

也就是说,上半年里,海底捞打出的开头所说的三张牌,同时作用于收入和成本,让业绩诱人了起来。

但这显然和大家熟悉的连锁餐饮逻辑,有些不符。

众所周知,餐饮店利润率,通常和翻台率正相关:高翻台率意味着靠一张桌子,可以挣好几遍钱。不太会出现“翻台率大幅度下滑,但利润率创新高”的现象。

海底捞之所以成为优等生,前提之一也是神话般的翻台率——2020年之前高达5,带来的良好盈利能力。

然而事实上,当前海底捞低迷的翻台率,并没有太大改善——据券商乐观估算,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不到3.5,只是巅峰时期约70%的水平。且其门店扩张节奏,也已停了下来。

海底捞,变了

由此来看,在摔了旧饭碗,捡起新饭碗的过程中,海底捞的得与失似乎没那么简单。

一、标准化让位个性化,影响几何?

“在海底捞续摊的演唱会粉丝们,带着明星面具挨桌高唱生日歌,简直可怕。”一位海底捞“老饕”,在社交媒体上抱怨道。

事实上,这是海底“心向”年轻人的缩影。

用其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在消费复苏的关键时期,希望尽可能把握当下消费需求的微妙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客群,推出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家多元化的用餐需求。”

服务而言,可以看到,海底捞在营销、场景扩展上,花活不断。

营销宣传,从保守的微信公众号互动,转向以年轻人为主的抖音、小红书等宣传,甚至2022年3月公司换届,提拔了一批年轻管理团队。

同时,演唱会捞人聚餐、生日会、夜宵等屡次登上热搜。可以说,在各大演唱会网友的记忆里,海底捞服务员高举的荧光大棒,比自由女神手里的火炬都要耀眼。

海底捞,变了

这些举动,充分把海底捞的超长营业时间利用了起来——晚上10点以后原本是低客流量时段,而现在则可能高朋满座,裨益经营。

但这同时也加大了门店运营的复杂度——如门店装饰、服务人员工作量提升等,并且对原来的核心用户基本盘,产生了冲击。

MobTech大数据显示,海底捞App的活跃用户主要集中于25~44岁,其中35~44岁的人群TGI(目标群体指数)达到144。换言之,稳重、偏爱安静就餐场所的叔圈、姨圈才是海底捞的核心客群。

“社牛”在身的年轻人,在各个场景中快乐放飞,着实考验中年用户的心脏,上述“老饕”的抱怨就可见一斑。

更何况,这些场景开拓以及营销,并不具备竞争壁垒,别人可轻易复制。以夜宵为例,海底捞推出后不久,凑凑和呷哺呷哺也相继推出。

海底捞对此当然也有预期,可以看到相比场景开拓等的顺势而为,其在餐饮行业的立足之本——产品上,主动出击。

2021年开始,海底捞就加快了上新节奏,2022年升级至一年上新三次,每款产品上新一个月后,点击率均高于同品类平均点击率。

比如,1月份上架的“真香锅”,春节期间销量超过80万份;6月份的“新一代番茄锅底”,当月就卖出了250多万份。

海底捞,变了

这助推全国门店整体翻台率,较2021年同期明显拉升。很显然,新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杠杠的”。

基于此,海底捞选择了更进一步——据晚点透露,海底捞2023年将菜品上新频率从半年调整为了月度。

不止上新速度加快,菜品也有了个性化倾向。张勇表示:“标准化可以降低成本,然而一味标准化会抹杀区域之间需求的差异。”

而今年年初,海底捞将产品上下架的权利下放,如此一来,店长和大区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

海底捞,变了

高频、大撒手的上新创新指引下,海底捞今年上半年的上新数量,远超同业——海底捞(32)>凑凑(20)>呷哺呷哺(17)>太二(9)。

海底捞,变了

总的来说,营销和产品创新,拉拢了年轻消费群、刺激了销量,看起来是把蛋糕做大了。

但连锁餐饮更大的价值,是可复制出大量的高效益门店。

频繁的产品上新,维系了消费者的兴致,却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对连锁餐饮而言,标准化是关键,而口味是最不容易标准化的一环,海底捞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到“统一”。

据披露,海底捞新品上市前需要提报、筛选、品鉴等多道流程。以沙棘锅底为例,经过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20余次内测品鉴会,前后19次产品更迭,历时8个多月才上市。

基于此,此前的海底捞选择了淡化“口味的重要性”。虽然被诟病“一成不变”,但凭借供应链和成本优势,实现了快速复制、扩张。

可以看到,过去资本市场对海底捞的认可,正是来源于此。

海底捞,变了

如今新品不断、场景多样,让海底捞变得逐渐“非标准化”起来,经营的复杂度提升:从新品研发,到供应链优化和响应,以及终端的门店装饰等,带来不少新增工作量和成本。

在连锁餐饮中,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会削弱单店的盈利水平,或也意味着失去了连锁餐饮复制扩张的基础。

二、全方位拿捏打工人、消费者,之后呢?

“捞钱”精神爆红的同时,海底捞在大家眼里,也正逐渐“祛魅”。

这边消费者吐槽,“以往免费赠送的果盘或者赠菜被取消了,改成了一袋小零食。”

那边,员工爆料福利待遇下降。

有店员向媒体爆料,现在深夜班工作餐不让吃火锅,一些额外的加餐福利也都没有了。另外,学历补贴也从按月发放,延长为正式入职满6个月才会发放,还有地区已经取消。

而这背后反映的,是海底捞开启省钱模式。

海底捞主打的标杆服务,虽深得人心,但也让海底捞成本承压。以人工成本为例,其单店员工数量一度超过150+,使其成本占比相较同业处于高位。

海底捞,变了

很多增加消费者好感的举措,也是要成本的。

“海底捞穷人吃法”一度风靡互联网,免费点4宫格清水锅成了消费者省钱的常规操作;

吃一次海底捞,拿零食小礼品拿的像上货一样;

自带螃蟹都能给你剥好,专门去海底捞做美甲。

顺风局里这当然不是事,但长期逆风局,再加上业内大势所趋,海底捞也不得不讲起了降本增效再升级的故事。

2022业绩会上,管理层提到:早期门店不多,管理较粗放化,只要顾客、员工满意怎么做都可以,但随着组织扩散,管理模式也要相应改变。

在此指引下,员工层面可以看到,海底捞目前的平均单店员工数降到了78人,较2019年的时候缩水了一半多。

海底捞,变了

当然,人员减少了,效率不能低。

为此,2022下半年起,海底捞开始按照翻台率,动态配置门店人手。

比如,之前门店经理、大堂经理、货堂经理等岗位只需要履行管理职能,而现在翻台率高时,这些人下沉到一线,当服务员。

同时,还大量启用临时工——据2022年报,2021~2022年海底捞兼职员工占比,从13.58%提升到37.2%,翻了一番。

而有网友表示,在海底捞兼职暑假工一天近14个小时,才125块钱。如此一来,既能满足高峰时的用工需求,又节省了成本。

当然,管理层方面也做了调整。一方面,此前的“高底薪+分红”模式,改为了“低底薪+高分红”;

另一方面,重重抓起了考核。比如,2022年公司推出COO巡店制度,来加强门店管理监督,并考察翻台率、员工流失率、拉新复购率、毛利率、计件工资等指标。

如此“大刀阔斧”下,人力成本大幅下降——从疫情前的平均占比30%左右,降到了2022H2的占比24.1%。

海底捞,变了

消费者方面,也不再是溺爱模式。

可以看到,不止福利小食减少,今年2月起,海底捞开始谢绝自带食材;3月开始,禁止只点免费清水锅行为;甚至部分门店,取消了美甲服务。

海底捞,变了

另外,海底捞今年上半年确实也获得了一些幸运buff——餐饮原材料价格上半年下行明显,同时更具性价比的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占比提升:

今年1月的纪要提到,海底捞将提升味知香采购量的占比,味知香的产品具备性价比,从味知香采购一些产品成本更加经济。

海底捞,变了

由此一来——左手收入拉升,右手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可观了起来。

但硬币的两面性总是颠扑不破,海底捞最大的特色是“标杆服务”,而好服务的前提之一是要有足够人手支持,毕竟餐饮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以前海底捞舍得投入,员工们不止用爱发电,“在海底捞很累,但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跑着去服务顾客,一天走两三万步是常态。”

但现在人手紧张,累又收入压缩,已有海底捞员工表示,“大家工作都有懈怠感,没那么积极了”。

服务质量受影响,再加上对消费者福利、溺爱减少,不少觉得海底捞服务水平下降的评论,已经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冒头。

这些主观评价累积,一旦冲击口碑,海底捞耗费巨大营造的品牌形象,再想重建是个挑战。

三、小结

“撒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一层。”

柳传志在管理上的这句名言,一直被张勇奉若圭臬,只是“非常不幸的是,这几年土撒下去了,但是踩不成。”

但今年,海底捞踩了并夯实了——加码产品上新和营销创新,标准化让位个性化;对员工“狠”了,对客户不再溺爱了,亮眼的业绩肯定了这些措施。

但从连锁餐饮的价值维度来看,却是相反的景象。而这显然是需要海底捞慎重思考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万门槛费,海底捞谨慎“加盟”
...来源@视觉中国“我的目标肯定是要开遍全球。”2018年,海底捞登陆港交所的时候,创始人张勇在媒体面前就毫不避讳地展露出自己的野心。如今海底捞全球版图已扩张至新加坡、越南、韩国
2024-03-12 16:57:00
加盟费1000万,海底捞加盟数量的天花板可能很低
不是海底捞去不起,而是“海底捞+锅圈”更有性价比——大厂风云“没有想到,临泉这个小县城海底捞的菜品和服务,居然和省会城市合肥没有什么区别。前两天和几个朋友去海底捞聚餐,菜品干净卫
2024-03-27 14:07:00
免费锅底没了,海底捞格局变小了?
...权转载自有意思报告(ID:youyisi_cn)作者 | 屈博洋曾经的海底捞有多“大方”不必多说,免费美甲、免费擦皮鞋、免费照片打印、免费零食水果和游戏,甚至还有免费看娃陪玩
2023-03-19 14:46:00
海底捞在演唱会门口“捞人”,能帮助业绩回血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海底捞的“抢客大战”,已经盯上了演唱会散场。在上海蔡依林演唱会、武汉五月天演唱会、天津张韶涵演唱会等多地现场,不少海底捞员工举着横幅拿着喇叭,甚至开来了
2023-08-02 17:42:00
海底捞怎么才能扭亏为盈?
...场也感知很深,近期港股餐饮股普涨,呷哺呷哺涨近8%,海底捞涨超5%,海伦司、百胜中国涨近4%。各大餐饮集团不仅在积极扩大内需,还在谋求海外的长线发展。2022年12月底,海底
2023-01-10 10:52:00
...模达百人的火锅宴,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中国蚝乡。这并非海底捞外送团队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此前2023中秋国庆期间,由他们服务的一场户外火锅宴会,单场人数高达创纪录的2000人。这
2024-01-23 10:42:00
小料台牛肉粒没了?海底捞回应:仍免费供应,是更改点餐方式
近日,海底捞自助小料台没有牛肉粒引发关注。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海底捞自助小料台上没有了牛肉粒,取而代之的是冰粉和辣条,牛肉粒只能通过服务员在ipad上点餐。7月18日,#海
2024-07-19 16:47:00
坚持30年直营的海底捞,开放加盟为哪般?
海底捞开放加盟了!海底捞在创立30周年之际宣布: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同时,海底捞宣布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
2024-03-12 09:07:00
瞄准县城富豪,海底捞急了
3月4日,刚过完30岁生日的海底捞,正式宣布将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这个已坚持自营30年的老牌网红,在家家都在高喊“万店”的当下,以一种更取巧也更迅速的方式,转身向下,开启了它的
2024-03-13 15:1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厦企超15亿元收购算力产业链企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9月29日,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懋科技”)发布重组方案,将以15
2025-10-04 09:20:00
我爱你中国丨走过四季,中国石油人用行动诠释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4 20:16:00
河北中行创新金融工具助企化解汇率风险
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是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的关键。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025-10-04 09:37:00
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烟火小店流量涨超125%、订单涨超178%
“十一”假期,第一批“吃货”已跟着“必吃榜”深入大街小巷,“吃”出了一份“味蕾游”指南。10月2日,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
2025-10-03 10:34:00
节假不停歇!织金摩天冲磷矿日均采矿量维持高位
井下胶带运输机轰鸣声不绝于耳,选矿厂浮选设备转动不停,调度中心大屏数据闪烁不断……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大山深处的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公司摩天冲磷矿项目日均采矿量仍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3 22:01:00
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开展专项宣传 筑牢企业金融安全墙
近日,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普惠金融与风险防范”专项宣传。活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
2025-10-04 02:03:00
贵阳燕楼镇保障房项目建设不停歇|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3日,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室内区域内,施工队正严守成品精装标准开展墙面处理、管线布设等装修收尾工作
2025-10-04 02:10:00
速度刷新!又一省重点项目全面封顶
10月1日,随着最后一立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025-10-03 17:54:00
油田一案例入选“十四五”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近日,胜利油田“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成功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这标志着油田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2025-10-02 10:26:00
金汇泉城 共绘未来|天津银行这场对接会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
9月23日,一场以“金汇市中·融聚未来”为主题的政银企对接会在济南市市中区火热召开。天津银行济南分行携手市中区政府,联合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
2025-10-02 16:43:00
黎平县“企业之家”为12家企业协调资金约8000万元
9月25日,黔东南州黎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泽猛在“企业之家”主持召开企业融资需求协调推进会议,聚焦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凝聚多方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5-10-03 02:14:00
北大教授亲自为您支招,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助您快上手
买保险,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就图个心安,不仅要买好,还需买对。可以说,这本白皮书给出了新选择,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给出了最佳路径
2025-10-02 16:09:00
在青岛楼市,海景房才是真改善……
摘要:买到的不只是房子,是一片海,更是青岛的历史与未来!从崂山前海住区到市南滨海区,青岛的一线海景房已经越来越少……如今
2025-10-01 10:17:00
有色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有色金属行业迎来指导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025-10-01 10:58:00
招商银行科创贷,为科技企业腾飞插上金融羽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招商银行面向科创企业客群焕新推出“科创贷”专属产品第三版,以金融产品创新助推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2025-10-01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