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
三年投入超百亿,全力建设人才强市
高层次人才同心行活动在东莞市高埗镇举办。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访谈
在2022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举办之际,南方日报专访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了解东莞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新思维、新探索、新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 靳延明 吴擒虎
南方日报:去年来,东莞开始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主要有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进展?
姚家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以《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框架,共包括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技能等8个人才工作部门共28项政策。
在经费保障方面。加大人才项目经费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采用政府和市场多元化投入的方式确保经费使用到位。三年内东莞仍将投入人才资金达到103.9亿元,较上一轮人才工程投入增加约68亿元,充分体现东莞对人才的诚意。
在考核督导方面。将《行动方案》的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到《东莞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中,设置为“重点工作指标”,赋分20分(共23项,总分100分),对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对成绩较差的部门进行约谈督导。
南方日报:东莞怎样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
姚家庆:一是大力推动大科学装置、各类科创平台的建设,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育力度。目前,散裂中子源已吸引超过500名科研人才常驻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集聚各类科研人才近1000名,包括两院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
二是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以高水平高校建设为抓手集聚科技人才。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加快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高标准筹建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三是以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广纳科技人才,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及东阳光、宜安等高新企业共建32家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各层次人才近8000名。
四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今年9月27日,教育部宣布了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名单,东莞被纳入首批4个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重点建设地区之一。
南方日报:东莞怎样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姚家庆:近年来,东莞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人才考评机制。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东莞成为全省首个获得人工智能副高级职称评审权的地市。
二是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个人素质、工作业绩和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技师及高级技师评价模式。
三是探索科技金融革新。成功推出全国首支以“人才”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14家科技型企业低成本融资1.93亿元。
四是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的筹建工作,市本级主导筹集及供应的人才住房约9.5万套。人才安居莞寓品牌获得2021年“全国集中性公寓TOP5”“大湾区品牌公寓TOP10”两项住房租赁行业广厦奖。
五是扩大优才专享服务覆盖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绿色通道、子女入学、安居保障等17方面“一卡通”的便利服务,累计为高层次人才核发优才卡超过2万张,其中玉兰卡1300多张,莞香卡近1.9万张。
六是推动基层优才服务区(窗)建设。搭建人才服务联动体系,全市范围内开展园区、镇(街道)优才服务区(窗)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完善东莞人才综合服务保障机制。
七是不断加强人才高端文化供给。推出“是人才,进莞来——高品质文艺演出人才专场活动”,期间举办“见莞剧”“见莞乐”“见莞享”“见莞惠”四大版块十余场演出,为在莞广大人才奉献高品质的艺术视听盛宴。
南方日报:今后,东莞在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姚家庆:东莞将从四个方面谋划人才工作:
一是构建人才引领驱动格局,塑造新的动能优势。可以从三个方向推进。第一点,布局系列改革,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第二点,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设,打造松山湖国际人才港,推进“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融合发展,推动滨海湾新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构建顶尖人才引领、创新中心集聚、生态体系完善的人才组织体系。第三点,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探索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方式,推动既懂创新又懂市场的“双懂”人才来莞创新创业,建设东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东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二是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提升创新平台发展能级。建设战略科学家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和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另一方面,实施高端人才“领航工程”。围绕科技领域前沿和东莞产业关键技术重大需求,培养引进国际一流的科技人才团队。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
三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人才雁阵基础。重点是聚焦两类人群,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建设。一方面,实施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推进“莞邑良师”项目,壮大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实施“强基”工程,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继续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培育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工程引领人才、工程科学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拓宽学历人才引育路径。建设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深化“百名博士计划”。实施“本科人才三年提升计划”,力争每年新增本科人才20万,改善全市人口结构。
四是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组建人才服务联盟,推动低成本空间加速扩容。搭建人才金融对接平台,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步伐。其次,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建立全市统筹与属地负责的人才住房管理体制,大力筹集人才房源,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设国际化人才社区。最后,要提升人才公共资源供给质量。健全医疗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完善优才服务中心和优才卡配套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文化产品供给。
■数读
东莞人才工作“成绩单”
东莞的人才总量达到282.9万人,高层次人才20.5万人。
近五年来,人才总量增加约110.2万人,年均增长13.1%,高层次人才增长8.9万,年均增长15.5%。
人才总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6.8%。
高端人才加快聚集。东莞高端人才总量达1240人,五年来增长115%。
本科学历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东莞本科学历人才数量为99.5万人,近五年来年均增长22.1%。
青年人才总量占比较突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显示,东莞对“95后”人才吸引力位列14,较去年上升了7名。
制造业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东莞制造业人才总量112.3万人,同比增长7.6%;高层次人才7.4万人,同比增长34.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3.4万人,同比增长32%;专业技术人才6.9万人,同比增长42.8%;持证高技能人才3.9万人,同比增长36.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