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5 20:36:00 来源:最华人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9岁上大学,13岁大学毕业,18岁博士毕业……

每每媒体提及沈诗钧,都毫不犹豫地冠名“中国神童”“天才少年”,但他却格外反感,“请不要抹杀我的努力!”

连他的父亲也扬言:“天才”可以复制。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1998年,沈诗钧出生于香港一个不太平凡的家庭里。

他的祖父是知名爱国华侨沈清江。自1966年沈家由印尼迁居香港后,沈清江便先后创办了泰新(远东)、幸昌等4家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国货、房地产、纸张、五金、电器等诸多领域,资产雄厚,影响甚广。

毫不夸张地说,沈诗钧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三代。

这种投胎就生在罗马的人,还需要努力吗?

答案比预想还要卷——沈家在商场得意的同时,格外重视后代教育。沈诗钧的父亲甚至愿意为了陪儿子读书,放下事业,远走异国。

一开始,年幼的沈诗钧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禀”,既不会一目十行,也不能三岁写诗。

闲来无事,也就在家拼拼乐高,跟大人胡乱下下棋。

直到上小学后,细心的沈父才发现儿子对数学兴趣浓厚,颇具挖掘潜质。

沈诗钧上小学没几天,便自学完了一年级各科教材,直呼:没有难度。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沈诗钧

父亲见儿子在学业上“吃不饱”,立马给他投喂了更高年级的课本,鼓励他自主学习。

这操作寻常小孩见了,能忍?

偏偏沈诗钧乐意,转身就一头扎进学习的海洋,游起了自由泳。

后来,老师见他一上课就自顾自看书,内心很是不服:不听我讲你就能会?太不踏实了!

跟家长反馈情况,父亲却站在儿子那一边:老师,他哥哥念书也跳级,由着他吧。

没错,沈诗钧还有一个亲哥哥——沈怡谋,同款学霸体质。2005年,年仅14岁的沈怡谋已被牛津大学录取。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沈怡谋

14岁上牛津,搁别人眼里,是羡慕惊叹;但搁老父亲心里,却是各种担心——这么小上大学,能行?

左思右想,沈父决定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国陪读,顺带把小儿子也带去见见世面。

就这样,不到7岁的沈诗钧,跟爸爸和哥哥一起,在英国开启了突飞猛进的,跳级时光。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到英国之后,沈诗钧一面适应新环境,一面在父亲指导下自学初中课程。

2005年9月,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小孩,还没有来得及跟同龄人打成一片,便施施然走进了初三年级教室。

最初,校方在接到跳级申请时,十脸怀疑:小屁孩想念中学,开什么玩笑。

后来在沈父的坚持下,学校组织了一场跳级测评。

测评结果一出来,轰动校园:中国学生沈诗钧,跨跳8级,直升初三。

也许是父亲、哥哥的鼓励,又或许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沈诗钧在之后短短一年半时间内,火速学完了3门高考科目,以及6门会考科目。

2007年,沈诗钧主动跟父亲提议:我想参加会考试一试。

于是,这个面庞尚且稚嫩的9岁小男孩,真的跟着一群高中生进入了考场——轻松拿下2A1B的成绩。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在媒体一片“神童”“天才”的赞叹声下,沈父却有些犹豫了。

如果想进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流学府,入学成绩必须是3A,沈诗钧的2A1B在申请几所名校时都遭到了拒绝。

怎么办?再备战一年,二次挑战?

为难之际,香港浸会大学抛来了橄榄枝——我们愿意录取沈诗钧,只要他能在5年内完成学士和硕士课程,取得学位。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就这样,9岁的沈诗钧,于闪光灯聚焦下,开启了备受关注的大学生活。

小孩子念大学,就算脑子跟得上,社交力能同步?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也表态:学习与成长应按部就班,不应为了学位而读书,所以港大拒绝录取沈诗钧。

沈诗钧在刚入学不久后,果然遭遇瓶颈,与同学年龄差距过大,社交、生活都有诸多不适,成绩也随之下滑。

所幸,他背后有一位尽职的父亲。见儿子状况不佳,沈父立即放弃找工作的计划,陪伴左右,给予沈诗钧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年后,沈诗钧开始独立应对大学生活。

四年后,沈诗钧取得香港浸会大学数学和宗教双学位,提前一年完成学习计划,硕士毕业。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同年,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勇攀下一个高峰——攻读博士。

2016年,沈诗钧的名字再次惊现媒体时,已博士毕业。

那一年,他才18岁。

18岁,正是大部分中国学生寒窗苦读,奋战高考的年纪,而沈诗钧,已经收到世界名校UCLA的邀请,担任数学系助理教授,致力研究函数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而今,继“神童”传奇之后,沈诗钧仍在数学领域持续探索,逐梦前行。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回望沈诗钧的成才之路,有多少惊叹赞誉,就夹杂多少争议质疑。

有人说,这是揠苗助长,牺牲了孩子的童年;也有人说,这是天赋异禀,可遇不可求。

面对媒体和家长好奇的追问,沈父却说:一个小孩的成功与失败,家长是决定性因素,“天才”也可以复制。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沈诗钧父亲沈振雄

“我的两个儿子小时候都没有超人的能力, 以往读书成绩亦未见得突出, 只因他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他们的心态,加上肯牺牲, 他们才会发力向上。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分, 视乎父母如何激发他们。”

他特别推出了一套“贴地教育法”,强调四个学习关键点。 第一,睡眠时间要充足、固定。如果孩子睡眠时间不足,他们学习、做事出错的频率也会增加。 第二,要培养问题意识。上学的过程重在解决疑难,自己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第三,善做笔记。沈父说的笔记不是跟着老师抄写的课堂笔记,而是课下自己温习书本后,关上书,独立思考留下的记录。有温习的同时也要有预习,这样遇到问题,第二天能有目的地向老师提问求解。 第四,多多练题。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敢于挑战有难度的题目。对于同一个题目,积极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升自主思考力。

此外,沈父强调父母的榜样效应: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和孩子一起远离电视娱乐、电脑游戏,靠近书本;每天至少15分钟的面对面交流;借助讲故事来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不难看出,沈父在儿子培养上耗费了大量心血。

如果引导不及时,“神童”也很可能重蹈“伤仲永”的悲剧。

2019年,有自称沈诗钧邻居的网友爆料称,彼时已21岁的沈诗钧仍与父母同住。由此看来,成功如沈诗钧,也有诸多依赖性。

而沈诗钧之外,更有无数令人叹惋的天才少年。

宁铂,中国第一个被公认的天才神童,13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78级少年班,就读理论物理,最后身心无法自适,三次申请考研,三次胆怯退考,2003年出家为僧。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宁铂

苏刘溢,2000年出生,3天念完小学,8岁时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类编程语言,10岁参加高考进入南方科技大学就读,但之后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离校回家。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苏刘溢

魏永康,2岁已能认识上千个汉字,4岁自学完初中课程,8岁念中学,13岁考取湘潭大学,17岁破格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因生活无法自理被退学。

9岁上大学,13岁赴美读博:中国神童,可以复制吗?

● 魏永康

早慧的“神童”总是备受媒体追捧,一旦跌落神坛,又草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现代版仲永啊,可惜可惜!

有多少人真正替孩子想过呢?

神童真的需要遵循规律去刻意培养吗?那些被大量学习任务挤占的童年,真的快乐无忧吗?

9岁的沈诗钧曾问父亲:“为什么我的大学同学总是在拍拖和打游戏,这有什么好玩的呢?”

任尽心尽责的父亲,也给不了他满意的答案。

在人生这场单程旅行里,每一站都专属的风景,太早或太迟路过,都难以领略其中的美好。

也许,真正的天才,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争相追赶的模板。

好的社会,不仅呼唤天才,更应鼓励千千万普通个体遵循内心意愿去成长与生活。

做一个“按时长大”的普通人,也挺好。文/余叶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那位9岁高考,10岁上大学的河南女孩,撕开了神童最后一块遮羞布
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有“神童”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一个叫元嘉的小神童,可以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一心六用”,在同一时间,左手可以画圆,右手可以画方形,这嘴巴里边
2025-03-04 22:37:00
神童归来,已塌房
...。“张炘(xīn)炀(yáng) ”这个名字,一度被冠以“神童”的名号。他被人们奉为天才,所到之处,皆是鲜花和掌声。● 张炘炀然而他却因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等事件屡屡引发争
2023-09-22 11:19:00
神童,已死
...。他们说,自己只是时代需要的产物。时代把他们看作“神童”,可惜,没有把他们看作活生生的“人”。国内有关“天才教育”的讨论,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彼时,动荡年代的阴霾尚未被
2023-04-17 14:05:00
大象夜读|16岁北航读博神童张炘炀如今无业,称满意现状“爸妈欠我一套北京房!”
...硕士生”、“中国最年轻的博士”,他就是被媒体称为“神童”的张炘炀。最近,沉寂已久的张炘炀接受媒体采访,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的现状立刻引发热议。很多人感慨,这莫非就是现代版的
2023-09-22 15:43:00
不买房就退学!当初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的神童?如今过得怎样
在前几年的时候我国曾出现过一个小有名气的神童,他年仅十岁就上了大学,16岁就开始读博士。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在读博之前他却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那么时至今日,这个神童如今怎样?这个人
2023-07-07 13:47:00
马上评|抢跑的“神童”,终点只是躺平吗?
...京的房子。”近日,曾因10岁上大学而备受媒体关注的“神童”张炘炀再次引发争议。张炘炀10岁考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先后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中国最年轻的博
2023-09-21 17:43:00
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抢跑的“神童”陨落了?
...会争议,后又因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而受媒体批评。神童、炒作、虚荣……曾经围绕在张炘炀身上的标签和话题有很多,1995年出生、如今已经28岁的他坦言现在的想法已经改变了很多。
2023-09-22 09:34:00
那个12岁以620分考入浙大的广东神童陈舒音,3年过去,现情况如何
...融长大之后变得更了不起,但陈韪说对了一个现象,有的神童确实小时候很了不起,但长大之后就平常了。辽宁曾出了一个神童张炘炀,一年多的时间学完小学所有课程,10岁考上大学,被天津工
2025-03-06 22:38:00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28岁嫁53岁老外,后来怎么样?
...娘子的身份并不简单。新娘子名叫田晓菲,她曾被称为“神童”,4岁开始写诗,5岁出版诗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20岁被保送进入哈佛。可以说,田晓菲是上天的宠儿,她的才华让她自幼
2023-01-06 08: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总值班收到求助电话称一名13岁的水痘患儿小莲怀疑暴发性心肌炎,需要儿童重症专科会诊,该院急诊儿童重症医学科凌萍主任接到电话立即赶赴当地医院查看患儿
2025-09-05 22:30:00
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龙 | 以文赋能增添发展活力
荷田晒美色,秋风叩人文。8月29日至9月1日,由省作家协会主办、《南风》杂志参与承办的“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龙大型采风创作活动
2025-09-05 22:29:00
健康之声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科时勇科普肿瘤的放射治疗
时勇,放射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放疗室主任,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物理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射物理技术分会常委
2025-09-05 22:11:00
中新经纬9月5日电 据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5日消息,税务部门公布2起“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近年来,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有关要求
2025-09-05 21:02:00
【天眼关注】“走,晚上逛超市捡‘相因’”, 贵阳人的晚间休闲新方式实惠又热闹
近日,贵阳不少超市的晚间清仓优惠成为市民晚饭后休闲逛街的新选择。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本土老牌超市,还是新兴连锁商超,都在夜幕降临后开启了独特的“日清”时段
2025-09-05 20:55:00
【多彩新论】感恩第一课,榕江校园书声再响起
新学期如期而至,榕江县42所受灾学校全部顺利开学,三万多名学生安然返回课堂。令人动容的是,各校不约而同地将“感恩”定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
2025-09-05 19:53:00
23家!德州拟推荐第七批“山东老字号”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第七批“山东老字号”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企业自愿申报,市商务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
2025-09-05 18:49:00
2025木材与木制品大会在日照开幕
鲁网9月5日讯(记者 郑泽之)9月5日,2025木材与木制品大会在日照开幕。大会以“开放包容 合作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国内外木材行业协会
2025-09-05 19:35:00
28年研发,6亿美元投入:他把“救命人工肝”带回中国
在济南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一批像山东壹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正以技术为矛、以政策为盾,在生物医药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2025-09-05 16:32:00
9月5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
2025-09-05 13:31:00
以后开车走高速,有笔费用也许可以省下来了。近期,安徽出台《关于免收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费的通知》,从今年9月20号起,免收境内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拖车
2025-09-05 13:35:00
龙角散教师节快闪首站火爆青浦!全民参与,守护老师“声心健康”
如今,快闪活动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深度联结的主流方式,凭借创意场景与情感互动体验,既能传递品牌温度,也能激活消费兴趣。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2025-09-05 13:39:00
积极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教师声音 中国教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5年9月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中国网9月5日讯 (记者 刘佳)9月5日
2025-09-05 13:10: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国产软件应用与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鲁网9月5日讯近日,第四届全国高校国产软件应用与设计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参赛,服装赛道更是佳作频出
2025-09-05 12:30:00
东湖漫评: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9月5日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
2025-09-0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