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节原来叫元旦?民俗专家说春节,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8 08:38: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申久燕)年味儿越来越浓了,这几天的你,是不是正沉浸在喜迎春节的欢乐氛围中,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制作年食……忙碌迎春固然好,关于春节的知识也不可少:你知道春节起源于哪个朝代吗?春节以前叫“元旦”为啥要改名?春节期间为啥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不能做?为什么要守岁?古人守岁会干啥……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听听专家咋说的。

春节起源于殷商,原来叫“元旦”

春节俗称“过年”,年就是稔,就是谷熟、丰收。年的历史很早,在上古传说中,轩辕黄帝时称“节”,是旌旗飘舞、庆贺丰收、欢呼胜利的意思;尧舜时期叫“载”,夏朝叫“岁”。

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周远方向记者介绍,能够查到文献记载的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统上叫做“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为了避免混淆,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旧历元旦就改称春节。

春节习俗是实现从冬到春顺利转换的手段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比如春节期间我们要祭奠祖先、贴门神、守岁拜年;也规定了许多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比如不能说晦气的话,大年初一不能倒垃圾、不能动针线等。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周远方解释,古人认为春节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中最为重要的“节点”,是“一元肇始”。世界从冬到春的转换是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春节是典型的通过仪式,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非常关键,人们在春节期间的习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重要手段。

古人守岁会唱歌跳舞 唐朝开始燃放爆竹

守岁,又称照虚耗、熬年、守岁火、照岁,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除夕即大年三十。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遍燃灯烛通宵不灭,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河南的开封、南阳、三门峡等地,把守岁叫作“熬年”,信阳的息县等地称为“守皮袄”,安徽阜阳一带叫做熬精神。

关于守岁,周远方讲了一个民间传说:传说只要有恒心,在除夕晚上就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如果早睡了就没福了,所以民间认为这天要守岁。

没有春晚的古人除夕夜有啥娱乐活动呢?“古人会在庭院里点起篝火,唱歌跳舞来守岁。”她说,唐朝人王建就在诗歌中描绘了人们守岁时的场景:“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袴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据记载,唐朝已经开始了燃放爆竹的习俗。

编辑:陈静审核 :银新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称为“冬除”或“除夜”。 冬至很早就有了祈寿添岁的民俗,妇女会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作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此习俗不仅是帮助老人过冬,还有重要的民俗礼仪意义,通过这样的
2023-12-22 07:06:00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行时】节气民俗文化活动进社区
7月21日,在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传统服饰秀。 (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史传芝)暑气东来,亦有清凉。7月21日傍晚,在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到来
2023-07-23 09:57:00
扬州高新区幼儿园开展“趣味立夏,传承民俗”活动
...魅力,5月6日,扬州高新区幼儿园围绕“趣味立夏,传承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气主题活动,让可爱娃娃过了个“圆满”立夏。斗蛋扬州民俗专家介绍,立夏吃鸡蛋是我国很多地区民间固有的
2023-05-06 18:32:00
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艾香传古韵,端午护安康
...张卫生院共同策划,以端午佳节为契机,通过中医诊疗、民俗体验、知识互动等形式,为村民奉上一场集健康关怀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节日盛宴。端午邂逅中医:守护安康的千年智慧端午节不仅是纪
2025-05-28 14:12:00
小暑纳凉话民俗,吴泰闸社区开展节气文化宣讲会
...气 悦泰闸”文化品牌,在社区活动室举办“小暑纳凉话民俗”节气文化宣讲会,带领居民探寻小暑时节的传统智慧,感受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以生动诙谐的语言,从节气由
2025-07-06 09:46:00
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专家解读:变淡的年味如何浓起来
...寻什么样的年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专访沪上民俗学专家。 春节早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春节申遗成功是民俗学与非遗保护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对中国人民长期文化实践的
2024-12-06 09:49:00
...型习俗,此外,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中亦有相对独特的民俗活动,但其形成并非一蹴即就,而是在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得以集体传承。如潮汕地区流行中秋吃芋头;江西吉安有中秋用稻草烧瓦罐
2023-09-29 16:24:00
春生冬至时:22日5时48分冬至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
2022-12-22 07:53:00
...陕西,乃中华民族重要发源地之一。纵观历史,它在春节民俗文化中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那从数千年前的夏商周,至21世纪的今天,陕西地区的春节习俗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02-12 1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