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陶春燕
“十四五”期间,聊城市民政部门在社会组织管理和慈善事业发展上有不少新动作,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变化。9月4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茌平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静介绍了基层一线在规范社会组织运行、让慈善事业更接地气方面的成就。
社会组织更规范、更活跃、服务在身边
一是数量更多,覆盖更广。现在全区登记的社会组织有116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有1592家,基本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都有组织活跃。在丰富的社会组织实践中,涌现出多个特色项目,如爱康社工发起的“朝夕相伴”社区实践项目,立足社区,整合“一老一小”公益资源,以代际互动为核心,融入农业研学、传统技艺传承等多元课程,同步建立志愿者与家校社联动机制,服务2000余名儿童与1000多位老人,既缓解家庭看护压力,又丰富老年人生活,让公益温暖双向传递。
振兴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益同护航助梦成长”项目,以“1+X+N”机制为支撑,以党建引领联动多方资源,采用社区活动、小组活动、个案工作、社区宣传、志愿发展5种专业社工手法,围绕儿童安全、生活帮扶、心灵陪伴、潜能开发、兴趣培养5个方面,开展发展性、兴趣性、个别性的关爱保护系列活动。该项目创新“社工+志愿者”模式,累计完成千余次走访、51个个案帮扶,链接6万余元物资,惠及近6000名儿童。
二是党员带头,方向更稳。全区已建立73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如七彩公益、太阳花、基层法律等党支部,并选派党建指导员。依托区融创园、振兴街道、信发街道等15个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主题党日、党建联席会等平台,组织交流研讨,精准解决社会组织在场地、资金、人才、项目、政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50余项。
三是服务基层,解决难题。茌平区把1700多家社会组织的力量“下沉”到社区网格,开展1300余次服务,实现“群众有需求、组织有回应”的良性互动。比如:七彩公益志愿者协会的“益小帮”项目,投入18万元,为300余名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理发、上门修脚、生活物资代购等方面的帮助。
四是扶持发展,规范提升。建立社会组织融创园、暖夕港·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两处区级孵化基地,帮助志愿者警务协助协会、温暖社工、知心志愿服务中心等30余家组织建立孵化帮扶队,帮办代办登记手续。加强评估引导,目前16%的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达到3A级以上。
慈善事业爱心汇聚,温暖民生
“十四五”期间,全区累计募集慈善资金达1200余万元,开展助学、助医等项目11个,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
社区慈善创新推进。建立“社区慈善基金”模式,全区共设立基金12支,累计募集资金220余万元,定向用于帮扶老年群体及困难学生等,打造“家门口”的公益平台。该模式已在全市交流推广。
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培育特色服务项目,如“益小帮”“耆老课堂”“朝夕相伴”等助老项目,累计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由区民政局指导实施的“益卡益路”项目,精准关爱卡车司机群体,服务司机3000余人。蓝天救援队年均参与应急救援及安全保障200余次,彰显专业力量担当。
慈善文化广泛传播。结合“中华慈善日”,举办“爱在铝城,情满枣乡”等主题活动,宣传身边好人好事20余例。洪官屯镇创新将“邻里互助、守望相助,小善聚大爱、点滴暖人心”的慈善理念,融入秧歌《慈善花开幸福来》、快板《邻里互助暖心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通过田间集市巡演等形式,吸引参与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慈善文化的感染力与认同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