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慈禧死后为何三次入棺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20: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掌握大清权柄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总算是走完了她祸国殃民的一生。10月22日下午4点多,太监们用鹅黄色的吉祥轿将慈禧的遗体从西苑的仪鸾殿抬出,放在皇极殿的床上。在这里,隆裕太后和瑾妃亲眼看着慈禧经过一番复杂的程序之后,装入棺木之中。

和寻常百姓家停灵三五天、七天不同,慈禧的灵柩一放就是一年,直到溥仪继位后的宣统元年十月初四,慈禧的灵柩才正式葬入普陀峪的定东陵地宫。

慈禧死后为何三次入棺木

定东陵作为慈禧身后的居所,早在丈夫咸丰皇帝的陵寝竣工时,就开始营建了。按照规制,慈禧和慈安两人的陵墓,只能在咸丰的定陵附近选址,两人的棺椁并排放置。然而慈禧不满这种方案,要求和慈安一人一座分开。无奈之下,同治皇帝只能打破规矩,在普陀峪给慈禧修陵,在普祥峪给慈安修陵。两座陵墓从同治十二年动工,一直修到了光绪五年,总算是同时竣工了。六年时间,合计耗资五百万两白银。

然而,慈安走在了慈禧前头,而实权在握的慈禧萌生出了压慈安一头的想法。也不知道是慈禧授意的,还是底下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出众。光绪二十一年,看守慈禧陵墓的大臣居然上报说,陵墓年久开始腐朽漏雨了,请求朝廷拨款修葺。

慈禧死后为何三次入棺木

你说你负责守陵,太后老佛爷都没住进去,就漏雨了,这不是失职要掉脑袋的事情么?然而慈禧得报毫不生气,反而授意户部批钱维修,并且由庆,亲王和荣禄俩人负责主持。结果不但瓦片全都揭下来铺新的,就连大殿和东西享殿后来都给拆了重建。四年之间,朝廷往这个大工程里砸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定远舰才140万两白银,如果没有扩建陵寝,足够给北洋舰队再加一艘主力铁甲舰。

慈禧死亡前4天,她的陵墓总算是修好了。可是入葬二十年后,军阀孙殿英将慈禧陵墓挖开,把随葬宝物洗劫一空。满清遗老遗少哭哭啼啼下到地宫,含泪把凌乱不堪的慈禧遗骸重新收敛,安放在棺内。

1983年12月,文管所将慈禧棺木再次打开,清理内棺中的文物。专家组用如意板将慈禧遗体托起,清理完毕后又将棺木修补完好,这才将慈禧重新封入棺中,这便是慈禧三次入棺下葬的始末。

慈禧死后为何三次入棺木

关于光绪的死因,专家已经查明,基本确定是砒霜中毒而死。但主谋下毒之人有说慈禧的,也有说是袁世凯的。据说慈禧跟前的红人大太监李莲英,有个姐姐也颇受慈禧恩典,当过一段时间的贴身侍女。民国时期,她曾经对人讲,慈禧并非是得病而死的,而是中了慢性毒药。

她说,主谋下毒之人乃是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渴望亲政,但处处受到慈禧掣肘。于是他收买了慈禧身边的近侍,在慈禧的日常饮食中长期投毒,最终毒死了慈禧。只是万万没想到,慈禧死前下令,把光绪先给毒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死后哪三件“异事”最为著名和难解
...年11月15日,垂帘听政了48年,统治了大清王朝半个世纪的慈禧,因患痢疾撒手人寰,终年74岁。慈禧一生留下了不少骂名,对于慈禧的死,或许在许多后人看来,这是一件让人拍案叫绝的
2023-07-20 17:26:00
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居然被整整幽禁了是十年头,作为清朝末期的皇帝,因为慈禧太后的干政,所以光绪皇帝面临着非常尴尬的政治处境,国家大事都需要经过慈禧太后的同意才可以执行,虽然光绪表面上还是帝王,但
2023-08-30 19:34:00
揭秘慈禧奢华生活与死后六大诡异事件,是天意还是巧合?
慈禧的生活极其奢侈,连丧事都花了不少钱。然而,她死后却发生了六件离奇的事情,让人怀疑这是上天的惩罚。一、慈禧的奢靡生活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她一生热爱权力和财富。她不仅在同治年间
2024-04-24 06:14:00
1908年,光绪去世的第二天,老佛爷慈禧也随之死去,在她死后,发生的几件怪事让人毛骨悚然。慈禧...
2022-12-10 20:10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其影响力和权势遍及天下。然而,权力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阴谋和血腥。慈禧太后在世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对那些无辜的
2023-11-17 10:15:00
慈禧出殡的那天队伍为什么会臭气熏天
清末时期慈禧是当下权势最大,地位最高的人,但整个清朝也是彻底葬送在她的手中,在她死后为什么会在一年后才被安葬呢?还有出殡的那天队伍为什么会臭气熏天?慈禧死后之所以被停放一年才下葬
2022-12-28 14:57:00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多才下葬呢
慈禧为何死后一年才出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自1644年清朝入关以来,它逐渐
2023-11-16 16:21:00
珍妃被慈禧太后推下井后,光绪为什么不将珍妃下葬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紫禁城,这个时候的慈禧,赶忙的带着光绪,以及其他的皇亲国戚,开始了逃亡。逃跑之前,慈禧就下令,让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慈禧太后就开始了逃亡生活,从北京逃亡西
2024-06-27 21:26:00
晚清一太监遭两任太后惦记,也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
2023-03-01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