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遗“活”起来 旅游“旺”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7 06:03: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蒋鸿琪

每天,丹寨宁航蜡染非遗工坊都有不少研学团队和游客前来体验苗族蜡染技艺。在这里,非遗传承人以蜡为墨、以刀为笔、以布为纸,蜡刀在她们手中飞舞,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渐渐成型,最终用于服装、床单、包袱布、提包、背带、围巾等。

近年来,丹寨县依托非遗资源优势,围绕蜡染、刺绣、造纸等非遗文化,大力培育非遗传承人,壮大非遗经济,推出蜡染、刺绣等非遗研学体验文旅项目,用非遗的“活”起来带动旅游的“旺”起来,让当地非遗传承人、村民成为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龙泉镇卡拉村,通过设立非遗工坊、刺绣非遗体验馆等,以“非遗+文创”的方式承接刺绣等旅游文创产品订单,带动当地妇女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丹寨万达小镇则不断打造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民族文化展演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呈现非遗之美,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旅游打卡。

丹寨县拥有8项国家级、22项省级、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授予“中国鸟笼之乡”“蜡染文化之乡”“锦鸡文化之乡”等称号,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非遗手工企业160余家,非遗手工合作社21个,带动3000余名绣娘、染娘、工匠增收。从事和参与非遗研学的作坊、体验点22个,全县非遗研学游年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工匠名师。她开发生产的马尾绣背包、壁挂、领带等旅游商品备受市场青睐。“我要传承发扬好马尾绣手工技艺,培训好绣娘,提升她们的技能技艺,实现共同发展。”韦桃花说。培训提技能、
2024-10-08 05:57:00
【两会·力量】张义苹代表:非遗传承人不是光环 更是一种责任
...表 张义苹后来,丹寨县政府大力支持民族手工业发展,旅游产业也火了起来。看到商机的张义苹决定返乡创业,2014年回到家乡在基加村成立了一家蜡染合作社。后来随着发展的扩大,201
2024-01-24 10:01:00
...振兴。在她的带领下,织金县的苗绣和蜡染正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新名片。据了解,依文中国手工坊搭建了手工艺文化传承赋能数据平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纹样库和绣娘数据库。“在走乡串寨
2024-05-06 08:17:00
...园系列主题活动、全省高校“多彩贵州行 文旅推介官”旅游推介接力活动等9大活动,覆盖全省大中小学,活动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贵州各校将中华传统文
2024-01-24 06:17:00
侗寨新变化,非遗传承生生不息
...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业。如今,来到侗寨,不光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也成了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文化体验项目,大家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刺绣、蜡染、蓝靛染、扎染,唱
2025-03-21 04:12:00
非遗华裳 闪耀丹寨|非遗服饰大赛演绎千年技艺时尚风
...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丹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人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无限可能,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热爱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未来丹寨县将继续深
2024-07-26 17:58:00
...2000个就业岗位,带动2万余人发展产业增收。“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成效显著的关键是注重以人为核心,在绝佳气候和绿水青山等外在优势基础上,重点发掘并发挥民族文化等内核优势。”全国
2024-01-15 06:01:00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文化中国行
...遗的重要门类,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迄今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9100余家,有3000余家直接建设在村里,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就
2024-12-08 10:17:00
《最“贵”的绝招》3日晚央视播出:苗族蜡染技艺
...友人在贵州拜师学艺的第一视角,呈现了贵州苗族刺绣、蜡染、银饰、安顺地戏、赤水独竹漂、布依族八音坐唱、都匀毛尖采制等传统非遗技艺的精妙,传递出贵州非遗所蕴涵的东方智慧,体现了贵
2023-10-04 16: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