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教学与科研比翼 育人与教学并肩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03 00: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教学与科研比翼 育人与教学并肩

——记滁州市宝山学校物理教师兼科技辅导员郭秀龙

教学与科研比翼 育人与教学并肩

张紫颖

郭秀龙,男,扎根农村工作31年,从事物理教学36年,兼任科技辅导员。虽身患糖尿病、帕金森病,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积极践行教师的责任担当。

梦想的种子一旦播种,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便会生根发芽、蓬勃生长。郭秀龙同志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科学家来造福人类,长大后他如愿成为一名物理老师。工作中,他主动承担比年轻教师更大的工作量,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个人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项目作品取得连续四届琅琊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一的成绩;近四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1个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3个市一等奖;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琅琊区先进工作者;2017年荣获“琅琊区爱岗敬业好人”称号;2020年至今,在滁州市宝山学校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腔热爱,一片真心,一份执着。教学中,郭秀龙同志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聚焦培养创新型人才。尽管郭秀龙同志疾病缠身,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该同志始终严格督促自己,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坚持每学期给全校学生做两次科普报告,时常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努力提高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带领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

育人如种树,需久久为功,每一棵幼苗都要用责任和担当去浇灌、守护。他坚信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努力做好他们科技创新引路人,把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近四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辅导的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也获得了2个省二等奖、2个市一等奖、4个市三等奖;指导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获1个省三等奖、3个市一等奖。36年的教学生涯中,其学生中有两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扎根三官中学31年,培养出两个中科大的学生和多名985、211重点大学学子。历届中考中,该同志所教授班级成绩在南谯区,乃至滁州市均名列前茅。

在平凡中坚守,抒写着不凡的乐章。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为学生们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引导学生在科技的世界中探索求知。匠心育人,实力践行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得很嗨,久久不愿离开。本次活动不仅点燃了二小同学们科技创新的热情,开阔了科学的视野,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认知,中国科大成为同学们心中明亮的灯塔,科技强国成为同学
2024-05-28 00:29:00
共筑芝兰之室 齐诵文明之歌
...并举,突出立德树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迈向新高度。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调查体验活动优
2023-07-04 00:17:00
新征程·江淮行丨滁州南谯区:跨界融合 攀高逐新
...产生实用价值有了更多可能。关键技术,正在加速突破;科技创新,正在塑造新优势。前几年,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朝亮所在的团队开发出高抗污染PVDF超滤膜,实现了制浆造纸废水的零排放,
2023-10-19 10:32:00
滁州南谯区以科技创新促乡村振兴
...进行交流。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主体培育和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下足功夫,持续赋能乡村产业加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该区与南京农业大学、省农
2023-06-27 01:35:00
...题共研活动等。聘一名科技副校长挂帅:为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协助学生制作科技创新作品、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特聘请滁州学院科学类副教授尚翠娟为学校科学副校长,指导学校科学类课
2024-04-23 00:14:00
...部经历经验、特长短板,采取集中授课、实地参观、网络教学等方式,实现村干部、选派帮扶工作队、选调生村官等群体培训全覆盖。紧扣“用”,多维度激活人才优势潜力建平台助力产才融合。通
2023-05-10 10:14:00
...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其中,面向科技创新人才多样化需求的特点,构建产业服务中心,推进企业服务、培训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平台类、科研类、中介类等服务;建立租售
2024-04-09 03:37:00
...,推动技术、人才向天长集聚。打造天长、南京两地现场教学点5个,积极探索党建共建、课题共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经济共兴的“五共融合”新路径,开设覆盖干部教育培训、技术创新、产
2023-10-12 00:16:00
...等方面加强与南京都市圈政策衔接,制定并完善一批鼓励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二要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优化“双创”环境,吸引南京都市圈内企业、高校、
2023-09-15 00:1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