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亚圣孟子不为人知的一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18: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

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你觉得需要请哪国的老师来教?”戴不胜回答:“那必然得是齐国的nativespeaker啊。”孟子说:“虽然老师是齐国人,但如果周围都是楚人在讲话,你就算拿鞭子抽他,也学不会。”

虽然孟子的本意,是说君王之道,但这套理论,在后世可作为浸入式语言教学的最早例证。

在这个故事里,孟子在描述“周围都是楚人讲话”的语言环境时,用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字:“众楚人咻之”。后来这个词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叫做“众楚群咻”。

这个“咻”字做何解?

“咻”是个拟声字,本意是喘息发出的声音,也指小动物发出的尖啸。孟子在这里,搞了一个地域歧视。他一直觉得楚国人讲的语言很古怪,曾明确表示“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鴃,指的是伯劳鸟,意思是楚国人说的是鸟语。既然是鸟语,那么他们的语言风格,就只好用“群咻”来形容了。

在孟子眼里,“咻”这个字有点烦有点吵。不过这个字,其实是非常有正能量的。

有这么一个古汉语词汇,叫做“噢咻”。最早的出处是《左传》,本写做“燠咻”,意为“厚赐”,引申为帮助安抚。后来以讹传讹,异写成“噢咻”,歪打正着地变成了一个象声词。

噢字这里不读ao,要读成郁;咻字要读成续。大家可以模拟一下发音。“噢”字的嘴要撅起来,“咻”字是气息徐进徐出,一嘘一呵,速度缓慢,腔调轻柔,像是一个人在耳边轻轻吹气,听起来令人非常舒心,让人油然升出一股暖意。所谓“嘘寒问暖”,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关于这个词,服虔有一个特别萌的注解:“若今时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咻,代其痛也”——想象一下,小孩子病了哭闹,爹妈一边拍一边噢咻、噢咻地哄着,努力替孩子承受痛苦。这真是一条自带声音的解释……

根据今人考证,这个解释有点望文生义。不过因为这个词实在太形象了,所以自诞生时起,便大受欢迎。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感概年老:“自顾龙钟者,尝蒙噢咻之。”意思是我年纪老大不小的,总是被别人关怀抚慰。这“关怀抚慰”的姿态,恰好就是“噢咻”之声。

柳宗元在一封写给官员的感谢信里,也曾经用过这个词:“匡困资无,阖境知噢咻之德。”表扬这位官员经常资助那些贫苦的人,当地人一听见“咻”~~~,就知道他又来发红包关怀老百姓了。

从白居易、柳宗元开始,历朝历代名人都噢咻不断。文彦博有“将士安拊百姓,噢咻其疾痛,補完其疮痍。”海瑞有“体上天之意而噢咻之茕独”。张居正有:“问民所疾苦,抚摩而噢咻之。”就连梁启超都用过:“北京公使会议,亦无不尽变其前此威赫逼胁之故技,而一出以温柔噢咻之手段。”

在这一系列的演化中,“咻”俨然成了一个温暖的字、一个幸福的字、一个代表了来自别人关怀和抚慰的字。一看见这个字,或者一听见咻~~~的一声,就知道必然有沉甸甸的好事和实惠临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孟子和宋王宴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名叫孟子。他毕生都致力于宣扬“仁政”“王道”。人们都说他是圣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称他为“亚圣”。这一年,宋国的国君声称要施行仁政。孟子听说后,
2023-05-30 08:58:00
孟子:我也很无奈啊,这两位君王有点愣
世人喜欢把孟子称作孔子的忠实继承者,放在孟子庙里奉若亚圣。唐朝文学家韩愈将他捧得极高,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明太祖朱元璋却破口大骂老夫子大逆不道,嚷嚷着要砍了他脑袋
2024-06-13 16:42:00
常听人说,“孟子,姓孟名轲,被历代尊为‘亚圣’。‘亚圣’,仅次于孔圣人的意思”。其实,这种解读是对一种错误诠释,它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科学的。一、孟子不姓孟姓姬孟轲,姓孟名轲,是
2024-05-06 17:08:00
亚圣孟子,一生游历20多个年,为何都没有实现他的抱负?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天下,希望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然而却
2024-10-23 09:57:00
看亚圣孟子如何向齐宣王纳谏,不仅让其无法反驳连生气都不能
亚圣孟子用其别出心裁的谏言对齐宣王说出了自己的主张,齐宣王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很高兴地纳谏了。谏言一般都与自己内心里所想有所不同,如果所说不能让其听进去,那么这种谏言就毫无用处。但
2023-04-25 14:03:00
春秋战国时期的逆天人物,不仅聪明还很长寿
...11日去世。两头加起来是73岁。这个岁数也算是逆天了。孟子,84岁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一直有孔孟之说。孟子和孔子是同一个地方的,都是鲁国人。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
2023-04-18 10:05:00
孟子不为人知的一面:一言不合就休妻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作为孔子的徒子徒孙,极力地推崇孔子,并且他的一生与孔子极为相似,一生主张“仁政”,游历诸侯各国二十余
2023-10-28 05:10:00
后世将孟子尊为亚圣,对于孟子来说,少时的生活非常悲苦,他幼年丧父,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下,长大成人,孟子的母亲虽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对孟子的要求却非常严格,或许大家都听说过
2023-03-15 14:50:00
春秋战国时代,不同诸侯,不同族群的语言是什么?
...些国家对于“雅言”的掌握明显就要落后于早期封国。《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一
2022-12-25 22: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