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王超:枣农的“好保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6 10: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王超:枣农的“好保姆”

本报记者 杨静然

王超:枣农的“好保姆”

田间地头就是王超(左一)的课堂

位于沧县崔尔庄的沧州市科普惠农服务总站,是王超几十年来待得比家还多的地方。除了出差和开会,他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为农民解答关于枣树种植的各种问题。

53岁的王超,是沧州市枣树研究会会长、河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红枣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种植枣树、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种植经验……他在枣树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这条路上奔走了30多年,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帮助农民创造了十几亿元的经济效益,却分文不取,被大家亲切地誉为“枣农的‘好保姆’”。

年纪轻轻的农业技术员

“喂,请问是枣树研究会的王超会长吗?这些天,俺们在修剪枣树枝时突然发现表皮有腐烂的现象,这是咋回事啊?”焦急的求助声很快得到了王超耐心细致的解答。

这样的电话,他每天至少要接上几十个。有的还驱车几十公里赶过来,只为了能得到王会长的技术指导。在大部分枣农的心里,王超就是大家的“定心丸”。有他在,任何枣树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沧州具有悠久的枣树栽培历史,产区遍及沧县、献县、泊头等多个县市。沧县更是被誉为中国的“金丝小枣之乡”。曾几何时,仅沧县金丝小枣的种植面积就高达76万亩,年产量高达4400万公斤。不言而喻,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枣树是“摇钱树”,更是他们的命根子。

对此,还是孩童时的王超便已深有感触。

他出生在沧县高川乡王码头村,年幼丧母,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两个妹妹要上学、要吃饭,十几岁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自家地里的400多棵枣树,便是王超生活的全部希望。

彼时,王超还在上初中,学校里的课程帮助他获取到种植枣树的知识。他喜欢向老师发问:“果树怎么种植?”“树枝如何修建?”“病虫害是哪里来的?”而老师也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听说县农林局组织枣树管理培训班,王超便骑着自行车赶过去,成了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日复一日地思考和学习,王超逐渐掌握了种植枣树的技术。谁也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他就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一位枣树管理能手,还被乡镇聘为技术员。1990年,县里拍摄宣教片,王超成了种植枣树的技术“示范”。那一年,他才20岁。

当时,王超经常给枣农们讲课,进行技术推广。高川乡是沧县种植枣树面积最大的地区,几乎家家都有枣树。当拥有多年种植经验的枣农们看到一个年轻人来讲课时,一脸鄙夷和惊讶:“一个小孩儿会什么,还给我们讲课?”

得不到认可,王超就在村里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免费帮乡亲们剪枝。但往往是前边剪,后边就挨骂。一年后,经他点拨的枣农们迎来大丰收。尝到了科学管理的甜头后,大家终于对王超心服口服。也是从那时起,王超成了四里八乡的“名人”,乡亲们遇到枣树问题都来找他,他也有求必应。

农民把种子播撒在田地,而王超却把自己变成了一颗种子,种在了科研栽育枣树的林田里。

“吃的苦多,育的果才甜”

随着技术不断精进,王超声名远扬——沧州市枣树研究会会长、河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沧县十大杰出青年”、“省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但他所做的事却从未改变:指导农民种好枣树。

枣树每年春天需要“开甲”,但“甲口”愈合不好,枣树就会枯死。一棵枣树从栽种到挂枣需要好几年,因为“开甲”而枯死太可惜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枣农们,也让王超十分苦恼。经过几年实践,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并摸索出一套“桥接技术”,能把即将枯死的枣树救活。

有一年,献县李尚庄村一位老汉专门来找王超,他家的枣树“开甲”过度,60多棵枣树愈合不了,眼看着即将枯死。老人拉着王超的手说:“全家都指望这些枣树,枣树死了,我也不活了。”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多少年过去了,这句话始终刻在王超的心里。“枣树是乡亲们的命,救树就等于救人。有了枣树,一家人就有了活路!”

当时,王超带着几个人黑白忙活了两天。那年秋天,老人家的枣树不仅没减产,还获得了丰收。

一项项有效的技术,让枣农们燃起了希望之火。可谁也不知道,王超为此付出了多少。

每天天蒙蒙亮,他已经奔走在去果园的路上;午间,匆匆吃口饭,又一头钻进试验田里;夜晚,枣农们进入梦乡,他依然在看书学习,编写枣树技术教材;他的课堂,在枣农的炕头、在绵延的枣树林里。风吹日晒的脸庞,镌刻着他日积月累的辛劳。

时至今日,每当说起枣树的病虫害“红蜘蛛”来,枣农们仍心有余悸。几年前,沧县崔尔庄一带的枣树提早落叶、落果,严重影响到了产量。乡亲们焦急地找到了王超。

那是个炎热的夏季,他带领团队的技术人员每天晚上就守在枣树林里,拿着放大镜和灯探寻“红蜘蛛”的行踪。汗水顺着脸颊滴落,浸湿了衣服,也毫无怨言。两个月的坚守,终于摸透了这种病虫害的规律,并找到了治疗的办法。王超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

比起这些辛劳和汗水,他更在意枣农们的收成和红枣的产量。

钟情枣树 心系枣农

2017年,一群远道而来的新疆枣农慕名找到了王超。

彼时,新疆大枣由于品质连年下滑而丢掉了市场,一些枣农亏损严重,可谁也找不出原因。王超听说后很心疼,第二天便跟随他们踏上了西行之路。

陌生的土地、陌生的环境,可一颗为农之心是火热的。走访一段时间后,他制定了新的管理方法,为每亩红枣园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枣树的病虫害,红枣的品质也得以提升。一位枣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自家的枣园里做试验。一年下来,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均好于往年。

从此,王超把科研多年的红枣种植技术带到了新疆。那些年,每年有一半时间他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王超有一身赚钱的本事,他却看得淡然,把所有的知识和智慧都献给了农民。这些年,经他指导的枣农连年增收,日子越来越好,而他却依然穿着十几年前的旧衣和鞋子;他把时间都给了枣农,而留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但令王超欣慰的是,他亲身实践总结出的枣树种植技术不仅受到枣农和业界的一致认可,还为枣农避免了损失,增收受益。

2013年夏天,雨水较多,王超和团队人员敏锐察觉到异常,便发短信提醒枣农注意“甲口”的愈合时间,要勤打理。结果,听取他意见的人当年照常丰收,没听的幼果大面积脱落。

还有一年,本打算去东光县司庄村授课的王超因为大雨临时改变了计划,可盛情难却,村支书接连打电话邀请他。傍晚,他开车赶到了村里,一进村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十位男女老少打着伞在村头站着,炽热的眼神充满了期盼。他鼻子猛地一酸,泪水溢满了眼眶……那一天,他在村委会讲课到凌晨1点,从育种、修剪到打药、采收,老乡们围着他,没有一个人离开。

万籁俱寂的乡村,那盏摇曳在风雨中的灯明亮地照在乡亲们的脸上,也照进了他们的心里。

平日里,王超走到哪里,听他授课的人便追随到哪里。有的从河南坐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再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到阿克苏;还有的开车数百公里到沧县,只为听听王超的枣树课程。他免费为全国十几个省市、30多个县的枣农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十几亿元,解决了许多枣树种植中的难题,让农民懂得了科学种植管理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每当有人说起沧州的红枣,吃着那绵密香甜的金丝小枣,乡亲们都会念叨起他的名字:“枣农的‘好保姆’”——王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疆若羌:红枣夏季管护培训 助力枣农增产增收
...何又新)近日,新疆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组织枣农参加红枣夏季管护暨病虫害防治培训现场会。“夏季正是枣树病虫害滋生蔓延的高发期,如果不能很好抑制病虫害,轻者造成红枣减产,
2023-06-21 16:56:00
秋天的风吹到了乐陵
...陵采访早已成了习惯,如今48岁的我,对这片枣林、这群枣农的认知,也随年岁渐长悄然改变。9月13日,为向德州摄协的老师们学习摄影,同他们一起来到乐陵。踏进枣林,看着硕果累累的枣
2025-09-16 19:31:00
一颗冬枣里的致富经(品牌论)
...火、有声有色。正在收获中的冬枣,不仅吃起来甜,也让枣农的生活过得甜。回顾沾化冬枣的种植历史,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科技指导种植、枣农的辛勤劳作等因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现在种植规模
2023-11-13 03:46:00
...,喜迎中秋,庆祝丰收。枣园里,冬枣挂满枝头,游客在枣农的引领下忙着采摘。黄骅冬枣历史悠久。齐家务镇聚馆古贡枣园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首个植物类
2023-09-27 16:39:00
界别同心孕育沾化冬枣“芯”希望
...在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众多冬枣技术专家、政协委员、枣农代表等齐聚“沾化冬枣·界别同心汇”,共同参加一场以“从‘芯’出发 ‘枣’赢未来”种业提振为主题的现场推进会。在观摩展示、
2024-04-29 14:56:00
...红枣产业发展中心的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冬枣大棚里,向枣农讲解冬枣树修剪、施肥以及大棚温度调控等技术,为全县冬枣品质提升打好基础。春节过后,正是冬枣芽期管理的关键时期。在两宜镇周
2023-02-02 02:56:00
千年板枣抢“鲜”上市  红枣之乡趁“枣”致富
...,数万亩板枣陆续成熟,密密麻麻的红枣挂满枝头,当地枣农忙着采摘、分拣,抢“鲜”上市。目前,稷山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全县板枣总产量5000万公斤。稷山板枣栽培历史悠久,千
2023-09-23 17:13:00
为了百姓 “枣”致富
...品质都有了保障,全镇冬枣种植面积很快推广到2.8万亩,枣农个个成了“万元户”,“沾化冬枣”这个品牌也逐渐被国内国际市场认可。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坚守一颗为民初心,就一定能带领群
2024-04-23 02:20:00
万亩冬枣管护忙 稳产增收有保障
...叶展、长势喜人,一朵朵枣花点缀枝头、清新淡雅,三五枣农或抬头摘心抹芽、或躬身施肥除草,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眼下,永济设施冬枣陆续进入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为
2024-05-09 05: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良渚博物院,如何“修复”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
2025-10-10 15:34:00
东南网10月10日讯(通讯员 康郦晴 傅世祥)10月09日17时14分,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尤溪县一幼儿园两名小孩手同时被卡在门缝中
2025-10-10 16:01:00
江西银行发放全省首笔化工转型贷款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和高碳排放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减排降碳的重要领域。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高位推动下
2025-10-10 16:19:00
医患温情暖人心!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获赠锦旗
近日,已经出院的患者张先生专程折返,将一面印着 “医技医德赛华佗,心热似火如家人” 的锦旗,送到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手中
2025-10-10 16:24:00
农行德州临邑县支行:银警协作成功阻断电信诈骗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廉兴涛)近日,农行德州市临邑县支行营业部与当地警方紧密配合
2025-10-10 16:27:00
日前,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数控立车总领班兼移动工厂负责人庄秋峰,跻身首批“大国工匠”人才行列
2025-10-10 16:29:00
大疆Pocket 3二十天降价660元,消费者退差无门将起诉山姆与大疆
大皖新闻讯 近日,大疆宣布多款产品将在双十一前降价,最高优惠达1478元,包括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
2025-10-10 16: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捐赠救灾物资的车辆,能免费通行高速公路吗?10月9日,公益人士胡雷发文质疑广西高速,称他向百色市德保县慈善促进会捐赠了一批抗洪救灾应急物资
2025-10-10 16:46:00
日照市中医医院张朋飞:大医精诚,守“肠”护“胃”
在追求健康与康复的过程中,每一位患者心中都怀揣着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生的深切期盼。为了回应群众期盼,帮助群众更好就医
2025-10-10 16:47:00
“中行的针纺集群贷真是太给力了!不用抵押,仅凭交易流水就能贷款。现在,新生产线已开工,下个月就能满负荷运转了,产能大概能增加1500万元
2025-10-10 16:53:00
精准营销与暖心服务并举,天蒙景区国庆假期实现双赢
国庆假期,山东文旅·天蒙景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游客接待量稳健增长,更在服务口碑与经营效益上实现双丰收。这得益于景区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
2025-10-10 16:59:00
深探广袤市场新机遇 共启焙烤行业新篇章 -- 2025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家庭烘焙展与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9日在武汉举办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与北京贝克瑞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览会(Bakery China Autumn 2025)
2025-10-10 17:30:00
鲁网10月10日讯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团圆与欢庆的气息时,作为肥城农行泰安桃源支行的一员,正用其特有的方式
2025-10-10 17:35:00
农行肥城老城支行:冒雨上门解民忧 农行服务暖人心
鲁网10月10日讯10月2日,农业银行肥城老城支行发生了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来到网点,神色显得局促不安,大堂经理金甲成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2025-10-10 17:36:00
见义勇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危难时刻显担当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系收到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机电系2025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2班学生王祁岩与同伴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025-10-1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