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9 07: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莆田荣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厝古建筑存量丰富。市人大常委会 开展三级联动监督,对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开展视察调查——

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

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

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苍乡济川村的古民居成片。 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

图为白塘湖畔的洋尾村,古民居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古水墨画。

□全媒体记者 周凌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省市县人大三级联动监督的通知》和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日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市、区人大代表组成视察调查组,对我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调查,并积极出谋献策。

高度重视 深度视察

10月1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福建省莆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莆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厝古建筑,是莆田人文记忆的重要承载。存量丰富且风格多样的古厝古建筑资源,是莆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撑。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对我市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加强监督,今年8月的“人大代表活动日”就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展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带队深入涵江区,与当地的省、市、区人大代表一道,实地察看东方二十五坎、广镇楼、顺茂隆等地,了解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成效,听取意见建议。

目前,全市50年以上建筑11181处。已公布历史建筑16批599处,传统风貌建筑1249处。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片,划定市级历史地段2个。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490处,已认定公布文物建筑119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51处、市级171处、县区级216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744处。

面对如此丰富的古厝古建筑资源,如何开展视察调查?视察调查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政策法规,实地察看了游洋镇天马村和兴山村、石苍乡济川村、拱辰街道东阳村、华亭镇园头村等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与专家学者及经营管理者座谈交流,听取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有关情况汇报,了解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活化利用等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实地察看期间,还邀请所在地的县(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省、市、县(区)人大代表参加。

总结成绩 分析问题

“莆田市荣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力佐证了近年来我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萍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在比较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后,视察调查组认真分析研究,汇总形成了视察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市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成立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及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莆田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各县(区)相应成立历史风貌管理、文物保护机构,设立区级文物保护协会等,积极打造“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市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指导+市级参公事业单位技术支撑+市属国有企业平台服务+区级政府具体落实”的“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视察调查组发现,我市历史文化遗产全区域全要素普查认定持续深入,并加强挂牌保护、测绘建档和电子系统管理等工作。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挂牌保护,挂牌率达100%。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相关信息已录入《莆田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电子系统平台》,基本形成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一张图”“数据库”,实现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多部门共享。

在资金上,近五年我市争取资金,完成了8处国保、55处省保、123处市保单位的维修、消防和环境整治工程,以及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整治提升、35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推进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在专业队伍建设上,成立莆田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聘任国内知名教授、学者和技术人员78名,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积极培育扶持当地传统建筑修缮技术人才和工匠,已评选公布两批市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工匠23名。

同时,我市有序推进古厝古建筑活化利用。通过举办“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活动,双福村、洋尾村、东阳村等纷纷“开村”迎客,让古厝古村庄重新焕发生机。我市还利用涵江江氏民居、陈国柱故居等开辟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修缮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哲理钟楼,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盘活利用历史建筑等老民居,打造莆阳书房、家风家训馆、民俗文化馆、村史馆等集公共阅读、美学生活、文创产品、文化讲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现有古厝古建筑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与日益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配套政策有待跟进”……此次视察调查,还指出了3个具体问题予以交办,并分析了当前我市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汇聚智慧 建言献策

针对发现的问题,视察调查组广听纳言,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学者等多方意见,高站位、多角度对我市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视察调查组建议,坚持保护优先,持续深入开展普查认定公布工作,完成测绘建档,建立濒危名录。充分衔接城乡建设规划,做好古厝古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精细抢修,坚持小规模、“绣花”式微改造,注重古厝古建筑本体“修旧如旧”和原风貌生态连片保护,及时实施一批“抢救性”保护工程,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构建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矢量数据“一张图”,加强数据整合共享。

如何实现发展和保护“两不误”?视察调查组认为,加强合理利用,尽快出台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性文件,以适度开发利用促进有效保护。探索以“政府引导、社会运营”的方式,引进实力企业团队开发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轻租重修”“以用为养”为老屋注入新活力。坚持以点带面,加强木兰溪流域、湄洲岛、城市生态绿心、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区域的古厝古建筑合理利用,串珠成链、串链成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探索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

同时,深入挖掘价值,加强对古厝古建筑的研究阐释工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品牌塑造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打造更多新场景、新品牌、新体验,推动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景点、流量热点有效结合。推进“+非遗”“+民宿”“+演艺”“+节庆”“+潮玩”等业态多元融合,对接工艺美术等本地优势产业发展文创产业。

做好古厝古建筑保护,还离不开多方参与。凝聚合力,把古厝古建筑保护做出彩,守护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抢救古厝文物 留存城市历史文化根脉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
2024-02-25 07:24:00
如何凝聚合力留住乡愁?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栉比高楼下的坂美民俗文化园,一片记录乡愁记忆的百年古建筑群——“坂美九十九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难题村庄整村拆迁 300多年的老房子已成危房在高楼林立的五缘湾,坂
2024-07-01 08:12:00
...经岁月洗礼后,曾一度破旧不堪,如今,得益于厦门市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修旧如旧整洁如初的卢厝,呈现出原本该有的样貌和气象。作为此次市人大代表视察我市古厝古建筑文化遗产
2023-07-13 07:08:00
泉州洛江:以城建“巧针”绣活文脉肌理
...护性开发+创意性改造+传承性融合”的理念,16处闲置古建筑实现了“重生”,焕发新的活力,既保留了闽南红砖的肌理,又嵌入了非遗展示、文创手作等新业态,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活态
2025-08-07 19:21:00
...本厚书,书中蕴藏着大量知识,记录了历史。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就是书中不同的页码。”“我们期望每一位公民都来爱惜有大量知识信息的古建筑。我们祈望每位领导者和公民都来保护我们的知识储
2024-03-22 09:27:00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保护利用好古厝古建筑市领导带队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朱建婷)8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带队深入涵江区,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8-10 07:18:00
福州市古厝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召开
...告会在历史氛围浓厚的烟台山仓山影剧院召开。“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福建
2025-11-01 23:10:00
...石都是历史的痕迹,“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得动摇。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正是因为福州政府怀揣对古建筑的珍崇,才得以让三坊七巷、上下杭、梁厝等古建筑、
2023-09-06 17:47:00
...蔓 李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
2024-06-29 05: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校馆弦歌|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为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家专项冰雪文化科研阵地。成立仅一年便斩获“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双重认证
2025-11-13 22:28:00
数据会说话|吉林的冬天,又要“热”起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新雪季的脚步近了,吉林的冬天正蓄势“燃”动!11月22日,吉林省新雪季开板大会,将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启动
2025-11-13 22:28:00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网约车管理模式数智化再升级
长春机场停车场在“三专三区”分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基础上,长春机场携手网约车运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
2025-11-13 22:28: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11-13 22:30:00
网友留言板丨有网友建议长春地铁报站增设地标提示 官方回应:计划对需求大站点持续优化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吉林网《网友留言板》栏目留言,表示希望长春地铁能优化语音报站内容,增设周边重要地标提示。该网友表示,长春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
2025-11-13 23:00:00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