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日讯(记者周恋芹)新年新气象,新基建设施也开启新一轮“以旧换新”。近日,六台全新的新能源充电桩在琴台新能源充电站安装完毕,“和现有的充电桩相比,充电提速一倍。”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武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杨锦介绍,“目前还处于调试阶段,等正式启用,会逐步推广到全市其他集中式充电站点。”
出租车司机在使用全新的新能源充电桩。
示范充电站是“出租司机之家”、“绿色出行服务中心”
位于月湖桥正下方的琴台新能源充电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桩35个,是全市最早且唯一的集中示范充电站。
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琴台新能源充电站,立即有身穿红马甲的站点工作人员相迎,引导使用充电桩。司机拔出充电枪连接好充电接口,用手机扫码充电,随后走进站点专门设置的休息室休息。
“我每个月至少来这里十次,因为这里能充电、休息、吃饭、喝水、洗车、上厕所、买东西,是我感觉最舒服的地方。”有16年驾龄的老司机叶长青说,自己偶尔喝水落下杯子,下次来也能原物归还。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像叶长青这样常驻琴台新能源充电站“打卡”的熟面孔近百人,齐齐加入到一个“琴台充电群”里,日常沟通交流。
武汉新能源汽车出租服务有限公司650台出租车每个月每辆车也至少来琴台新能源充电站一次,该公司车队长程毅靖将刷卡点从公司搬到充电站,“日常管理车辆的常态化事务,在这里解决刚刚好。”
充电站为顾客提供的休息室,成了“出租车司机之家”。
数字化转型助低碳发展,公司营收翻倍
琴台新能源充电站始建于2015年,彼时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市场驱动阶段。从司机拿卡刷机充电到如今手机扫码充电,不仅用电的顾客少跑腿,还有一整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帮助企业深度挖掘客群增值服务。
“我们刚开始也没想到,充电站还能成为‘司机之家’。当稳定客群来了,我们的服务跟上了,营收也同比翻了一倍。”杨锦说。
距离琴台新能源充电站驱车五分钟路程的武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武汉充电小程序和APP,大厅内置了一套大数据管理平台。
“这是公司自有知识产权开发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全市布点的五百余充电桩作为数据接口可以实现大规模组网。”武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称,司机一启动充电桩,全市46个站点实时数据同步上传,电池性能、用户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后台掌控一目了然,“这些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电力调度、民生服务、基础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支撑。”
长江日报记者在平台监控系统上看到,新能源充电累计有近26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减少近4000辆汽车的年排放量总和,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显著。
【编辑:肖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