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红绿灯:装上“眼睛”看车流 升级“大脑”算时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15 07:46:00 来源:南京日报

红绿灯:装上“眼睛”看车流 升级“大脑”算时长

南京交警试点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早高峰时拥堵指数下降18.8%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

通讯员宁宫新宁交轩

最近,家住兴隆大街的市民发现,门口的信号灯有些不一样,“倒计时屏一直是黑的,我以为坏了,没想到倒数9秒时又亮了。”市民王女士说。

记者昨天从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这是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正在发挥作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捕捉路口车流,还能智能计算信号灯时长,提高通行效率。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丁铭提出加快推出“人工智能+红绿灯”应用场景的建议。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响应,推动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化水平提档升级。

建邺区不少路口信号灯用上了新科技

昨天中午,记者在兴隆大街庐山路路口看到,该路口4个方向的倒计时屏都是黑的,只有倒数9秒时,数字会突然出现在屏幕中。

南京交管局秩序管理大队民警李一鸣说,这是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车流,自动调整信号时长。

今年3月起,围绕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交管部门选定了建邺区东至泰山路和文体路、西至江东中路、南至兴隆大街、北至集庆门大街的合围区域作为试点区,运行更为先进的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

交管部门给试点区域内的36个路口进行了“小手术”——装上雷达和视频检测器(眼睛),可以精准“看见”路口200米范围内的车辆,作为调整信号周期的依据;还升级了信号控制系统(大脑),“想出”最科学的信号调控方案。

“其实,黑屏时,系统‘大脑’正在拼命工作,计算这么多车辆给多长时间绿灯放行才合适。”李一鸣道。

据了解,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信控系统大多停留在单路口或单路段,此次南京交警则是通过雷达、视频、互联网等手段,全方位感知路网交通状态,并通过多个路口信号协同控制,提升区域整体通行效率。

根据车流而变,每个信号周期都不一样

在南京交管局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心,多块大屏上,密密麻麻的数字不停地跳动,这都是信号灯的具体时长。记者看到,不仅每个路口的信号时长不一样,就连同一个路口,每个信号周期的时长也不一样。

以兴隆大街庐山路为例,在上午10:30—10:50期间,最短的一个信号周期是78秒,最长的一个是111秒,且两个周期还是紧挨着的。

为何信号灯时长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李一鸣介绍,红绿灯时长实时变化、可调范围大,正是新系统的主要特点,它可以更好地应对变化较大的车流。其实,每次绿灯亮起时,时长并不确定,直到雷达检测到一定时间内没有车辆到达路口,或者其他方向车辆已等待了较长时间,系统才会通过计算给出时间,并通过倒计时屏显示倒数9秒的方式来提醒驾驶人。之所以选择9秒,是因为这个时长足够机动车做停车或者启动准备。

考虑到道路交通参与者不仅是机动车,系统还“贴心”地设有绿灯最小值保护,即行人过街所需时长。为避免高峰时段单一方向绿灯时长过长,绿灯也有最大值限制,在主干道大路口高峰期,一般一个信号周期的最大值为160秒。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试点区域内有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圈、快速路、高架等,交通场景丰富,车流运行特点也各不相同。为尽可能精准控时,交管部门还构建了14个算法模型,设计了几十个场景模式。“以河西金中为例,就有送学模式、早高峰模式、夜间模式等,雷达通过监测车流,触发相应场景,系统‘大脑’再根据模式数据细化测算结果,作出反应。”李一鸣道。

新科技“上岗”,高峰期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据了解,新升级的信号控制系统十分强大,不仅能根据雷达、公共视频、互联网地图公司提供的交通流数据,综合测算,计算能力也大幅提升。

“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将无人机采集的路况数据融入信号控制系统中,相关控制链路已经打通,正在试点推进。”李一鸣介绍,无人机机动、灵活,可弥补一些小路口雷达没有覆盖的缺憾。

试点半年来,这套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系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早高峰时,拥堵指数下降18.8%,平均车速提升17.6%,拥堵里程下降37.8%,江东中路、应天大街等路口排队长度、延误指数、停车次数分别下降19%、22%、26%。

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范围,丰富感知手段以提高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检测能力,最大化提升交通信号区域自适应控制成效,助力城市交通顺畅运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2个路口信号灯有了“最强大脑” 驾驶人体验感“杠杠的”
... 陈培玉 通讯员 吴佳妮 摄影记者 赵颖硕“禾兴南路上的红绿灯很神奇,每次路口车辆多了,绿灯时间就长,体验感‘杠杠’的。”市民肖女士家住城北,公司在城南,禾兴南路是她每天上班
2023-01-31 06:35:00
智能信控助力城市缓堵保畅
...上,调度数以百万计的车辆?除了科学的勤务安排,智能红绿灯的创新应用也至关重要。6月15日,我们走进西安公安交警的智能信控中心,解码西安“交通大脑”。“数据指令”为缓堵保畅提供
2023-06-16 04:57:00
...术有效避免“绿灯空等,红灯压车”“能掐会算”,智能红绿灯让出行更通畅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以前等绿灯过马路时,就算车辆较少甚至没有车辆通行依然需要等待几十秒,现在如果没有车
2023-10-12 07:05:00
AI信控提升感知交通流量,通行效率提升15%~30%
...可通过手机地图APP、车载智能终端等方式,便捷获取前方红绿灯的状态与倒计时信息,无需担心前车遮挡信号灯等情况,实现一路绿灯畅行。通过实时分析和预测交通流量,人工智能可以精准判
2024-07-11 09:41:00
贵阳“城市大脑”治堵,交通延误下降23%
...灯延长12秒,云潭南路方向的直行车辆获得优先通行权。红绿灯配时方案这种基于全息数据的动态调控,让贵阳交警的治堵工作有了新底气:过去需要人工观测半小时的拥堵节点,现在贵阳市公安
2025-09-22 22:27:00
春节车流量暴增,为何延误指数不增反降?
...等触达司机端,打通道路管理者和出行者的信息壁垒,将红绿灯灯态、绿波速度建议、可变车道等信息主动推送到普通民众,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并通过路径诱导均衡路网流量、通过行程时间预测引
2023-02-03 16:36:00
海口69所学校周边红绿灯切换“暑期模式” 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南海网8月13日消息(记者王燕珍)8月13日,记者从海口公安交警获悉,从2024年7月13日起,海口市中小学校陆续放假,学校周边路口车流量、行人均有所减少,为应对交通流变化,海口
2024-08-13 15:51:00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南浔上新交通综合智控系统红绿灯学会随“车”应变记者 俞黎新本报讯 红绿灯不再一成不变,学会了随“车”应变,看车流自动调节绿灯时长;治堵用上数字化手段,平台实
2023-04-17 07:13:00
...经过阜南路与颍河西路交口。“这里使用的是固定时长式红绿灯,阜南路南北方向车流量很大,但直行绿灯只有40多秒,中午一般会从百佳妇产医院堵到泽明眼科医院。”针对堵车的烦心事,5天
2023-02-23 11: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