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凡人歌丨港口码头的“板正女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14 22:52: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在各行各业的奋斗图景中,也总有女性以坚韧与智慧书写不凡。如果有人问,什么样的女性最动人?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多半会说“板正女子”。

凡人歌丨港口码头的“板正女子”

“板正”啥意思?

北方方言,整齐规矩、端正得体;职场上,形容扎实靠谱、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在青岛港码头现场,就有这样一群“板正女子”:她们在创新前沿推进港口智能化升级,百余次攻关也始终坚守;她们在维修一线保驾护航,无论严寒酷暑、深夜凌晨,随叫随到是常态;她们在服务现场推进标准化建设,收获连连好评……大港公司流机队设备主管孙日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分不清零件名称的青涩学徒,到精通机械与信息化的“双料技师”,到带领团队突破技术难关的创新带头人,孙日新用独特的“板正劲儿”,将十余年的青春浸在了设备维修的油污里,把看似平凡的维修岗位,走成了闪闪发光的奋斗路。

“板正”重在坚守,用初心诠释担当

2011年,刚走出校门的孙日新被分配到青岛港,从事设备维修工作。面对满地的机油、刺鼻的柴油味,还有比她年长几十岁的“老师傅”,这位年轻的女职工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旁人的嘀咕也让她夜里翻来覆去:“一个姑娘家,能行吗?”

可很快,她就被老一辈港口工人那股敬业精神感染了:凌晨三点接到故障通知,老师傅捞起衣服就往码头跑,趴在车底修到天亮;设备保养时,老师傅会用棉布把零件擦得发亮,边擦边说“这铁家伙跟人一样,你对它好,它才肯出力”……看着老师傅们额头的汗、手上的茧,还有那份对工作不掺半点水分的认真,孙日新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坚守。

她开始跟着老师傅们“泡”在码头,在油污中找问题,在螺丝里找门道:蹲在设备旁记参数,油污蹭到脸上也顾不上擦,生怕漏了一个关键数据;抱着专业书啃到深夜,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到处请教;每修好一台设备就手绘线路图,把易出故障的节点标得清清楚楚,为下次维修留好“线索”。

凡人歌丨港口码头的“板正女子”

渐渐地,孙日新能独立处理复杂故障,成了班组里值得信赖的“女维修”。一个寒夜,刚回到家的她接到设备故障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赶回码头,戴上头灯,借助滑板钻进设备底部,在零下的温度里连续作业半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当设备重新启动、码头重现灯火时,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女子,板正得很!”

“板正”贵在创新,用攻坚造就不凡

随着港口生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设备投入使用,孙日新开始思考:能不能让设备实现远程监控?那时的她,对信息化领域几乎一无所知,多方质疑渐渐袭来:“机械维修岗位,能搞好信息化吗?”“这不是一日之功”“要不别折腾了……”

“不会,咱就学!”孙日新偏不信这个邪,带着同事们一头扎进研究里。白天在码头对比设备参数,晚上啃专业资料,常常“白加黑”“5+2”连轴转。夏日炎炎,地表温度超过40度,他们在设备旁一待就是几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夜寒风,依然在办公室、码头来回跑,手上的老茧被冻得开裂也没发觉,终于研发出流动机械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大幅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

这让孙日新更坚定了“技术创新”的信念。2025年,她带领团队发起了一场“旧设备拆解重生”攻坚战:选取两台服役超过10年的机械设备,进行全拆解、全保养、全复装。从2000多个零件中,她发现了6处潜在隐患,其中一起升油缸销座裂纹,若未及时修复,极有可能导致整机返厂。接下来的两个半月,她带领团队逐项攻关,全面提升老设备性能,节省了大笔维修成本,有效保障生产不断不乱。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要把手艺传下去。”成为“日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后,孙日新最常说的就是这句话。她始终坚持“传帮带”,把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职工,手把手教他们排查故障、攻关创新,直到把问题弄明白、把活儿干“板正”。

如今,她所在的团队累计完成技改成果100余项,创效1000多万元,多项成果被推广应用到港口生产一线,她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工匠等十余项荣誉。

“干港口的,就得有股板正劲儿。”孙日新说,“这片码头就是我的战场,只要设备还在运转,我就要守好它。”在新时代港口,孙日新和千千万万“板正女子”一起,用实干与创新书写着属于女性的奋斗篇章——

这,就是新时代港口巾帼最动人的模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港口日照港:“土办法”何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
通讯员姚晓双近年来,山东港口日照港推进科技创新,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还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从改革开放
2024-06-02 18:08:00
2024好网民·在山东|郭凯:勤学苦练展风采,载誉登台颂华篇
...郭凯,已经是一名内燃港机装卸机械高级技师,现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分公司流机队队长助理。自从到青岛港工作以来,郭凯始终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展现个人风
2024-06-27 08:10:00
...出海的好天气。早上8时许,《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42区拖轮码头,“亚洲18号”轮和“青港拖26”轮船长崔建飞、秦永光早已等候在此。“快上船,接到一个离泊任务,带你
2023-02-02 01:55:00
西部陆海新通道破解国际物流难题
...南瑞丽口岸。(视频截图)海港码头,忙而不乱。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港区内大船频靠,车来船往,正奋力冲刺元月“开门红”。山东港口日照港日新集装箱自动化运营中心副主任胡继龙告诉记者,
2023-02-02 16:19:00
港口码头吹来智慧的“风”(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我国已建和在建自动化码头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港口码头吹来智慧的“风”(大数据观察)本报记者 韩 鑫《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3日第 07 版)图①:广西钦州港集装
2025-01-03 06:22:00
新质生产力蹲点调查∣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
12月27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建设领域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
2023-12-28 15:43:00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首批港口作业设备到港
...设备共5台,以散件分批的形式发运,将于近期陆续运抵港口,并计划于12月16日完成所有设备组装调试。5台轨道吊均为半自动化远程操控作业设备,具备RCS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多重激光
2024-09-02 09:56:00
在山东逐梦星辰大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智慧绿色港口样板!全国网络名人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
...存,生产作业井然有序,一片繁忙景象,这个场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每天上演着……10月13日,“从星辰到大海,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力量”网络名人省情考察活动
2023-10-13 17:40:00
山东港口青岛港: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 打造国际领先智慧绿色港口
...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仪式上,山东港口青岛港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三大全球首创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成果备受关注。专项规划加快塑造数字化转型新优势当前,山东港口正贯
2024-04-13 22: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