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聚焦2024考研,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5 16:21: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聚焦2024考研,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前学生准备走进考场。照片

一场从春天开始播种的梦想,终于在冬天绽放,25日,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顺利结束。不少考生表示,考完将做好“两手准备”。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变化有点多。2024年报考人数出现首次负增长;随后,教育部出台重磅意见,研究生教育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专硕、专博扩招已成定局。今年考研人数缘何减少?不考研的人都去哪了?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连增八年后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

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再往前看,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峰值474万人。

考研人数下降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浙江。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共有15.5万名考生报考2024年研考,比2023年减少1.9万人,下降约11%。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实际上,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乏力。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为3.7%,和2022年增长80万人、增长率21%相比,已经明显下滑。”

近几年,中国教育在线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2020年研究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但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考生们因此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大家不再盲目‘随大流’,是好事。”陈志文说。

同时,毕业难度加大也是导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不少专业硕士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其中有些专业要求要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一来,有些学生认为和直接就业相比,在企业中积累3年的实践经验和3年读研也相差不多。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认为,考研人数下降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之前因为疫情的原因,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难,有一大波毕业生“一战”“二战”考研,到今年这些“复读”考研者大多各有去向,已被“消化”得差不多了,这部分考研大军的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把考公务员放在第一选择上,而能考上公务员的这部分同学大多条件较为优秀,他们又分流了一批读研的生源。

樊秀娣补充分析,经过这些年研究生大扩招,很多综合型、研究型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已超过硕士毕业生,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原本吸纳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饱和的趋向。如此一来,读博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下降,这也影响到一批原本为读博而考研的学生。

聚焦2024考研,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考生在考试作答。照片

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某高校大四学生郦昆(化名)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没有太多规划,准备“随大流”考研。前段时间,郦昆听说有个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已经复习几个月的他中途弃考,也去找工作了。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雷生坦言,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较为多元,但客观上体现了“考研大军”正逐步回归理性,不再迷信学历提升带来的直接就业红利,被动或盲目考研的人数开始逐渐减少。

“此次报考人数减少36万,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认为,今年出国留学人数相较于过去几年会有显著增长,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国内考研的学生。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却持续升温。11月26日,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岗位。

“当前形势下,更多学生对就业的价值追求要高于考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考研人数下降,背后原因有部分考生把就业放到更优先级、出国留学通道疫情之后重新变得便捷等。”浙江省内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负责人说,尽管今年考研人数的减少有多重原因,但研究生教育拐点初现已是业内共识。

聚焦2024考研,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大学图书馆内,学生在复习备考。照片

今年考研“上岸”会更容易吗?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学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传毅认为,“一方面,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和创新力基石的研究生教育,将会持续稳步扩大规模,吸纳更多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硕士学位也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兴科技和专门职业领域,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学位。”他预测:“未来几年,考研人数仍然会维持高位。”

12月1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上岸”未必更容易,竞争仍然激烈。专家分析认为,对于考生个体来说,肯定要考虑竞争激烈程度,考研目前25%的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部分院校较高的保研率,使不少考生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机会变小。

众所周知,2024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达到了70%左右,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有60%左右,北京大学医学院保研率接近70%,浙江大学保研率达到了4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在50%左右,要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高校在扩招,但读研“严进严出”早已成常态。2021年,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累计清退研究生超700名。2022年5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发布公告,拟退学处理研究生37人,其中包括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此外,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研究生学业预警和分流退出机制,根据学生培养实际定期进行学业预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所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及时分流退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研考:名校报名增长停滞 “双非”高校吸引力增强
...这次考研报名人数。12月23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3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考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结构有哪些特点?报名人数增长率大幅下挫,报考趋
2022-12-24 06:07:00
考研报名减少50万,硕士“含金量”下降了?
...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李锋亮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炉,总数为388万人
2024-11-28 15:40:00
...生关注的焦点。近日,各驻烟高校陆续发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确定拟招生人数及专业,向考生发布注意事项。烟台大学拟招约1200人,部分专业招收“联培生”根据《烟台大
2023-09-27 07:54:00
研究生考上了,奖学金没了?
...考研人有些心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继去年西北大学等高校调整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政策后,近日,沈阳理工大学也宣布从2024年招生周期开始取消硕
2023-06-30 13:01:00
24考研二战人数及往届生录取率数据,报考人数停止增长或下降!
...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③研究生就业更好,起薪高于本科生;④就业难,找工作难,通过考研,读研缓冲几年等其他原因……往届生考研比例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近三年
2023-09-26 10:37:00
研究生考试23日开考!青岛市招考院报考点近4万人报名
记者 高雅洁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举行。据了解,本次考试,青岛市招生考试院报考点设6个考区
2023-12-22 20:07:00
部分高校不再提供硕士宿舍背后:想要宿舍的学生和资源紧张的高校
12月1日,“多所高校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话题冲上热搜,多所高校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
2023-12-08 15:04:00
研究生学制延长 释放了什么信号?
毕业生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拍照留念。 新华社发近日,包括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高校相继发布研招考试调整通知或招生简章,纷纷决定从2024年起
2023-08-20 20:40:00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图为在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学生复习备战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新华社发(曹正平摄)◎本报记者
2023-10-25 02: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传递中秋温暖与诗意 《书香映月・诗韵融情》中秋诗会为“书香海淀”添彩
9月28日晚,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灯火璀璨、诗意满盈,《书香映月・诗韵融情》中秋诗会在此圆满举行。这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中秋文化盛宴
2025-09-29 10:3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今年10月1日起,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正式实施。该措施以金陵STYLE、紫金·钟爱里两个游客集散中心和苜蓿园
2025-09-29 07:08:00
“太感谢你们了!特意上门来帮忙,还这么耐心,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难题!”客户王先生紧紧握着建行牟平支行工作人员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
2025-09-29 07:37:00
南京蓝,南京燃
8月17日晚,“苏超”第九轮南京队对阵盐城队,众多球迷在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观看赛事直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冯芃 段仁虎 王璠 沐剑平 摄9月6日晚
2025-09-29 07:42:00
与历史文明对话,开启“宝藏南大”的奇妙之旅今天,一起走进南京大学里的“大学”南报网讯(记者何洁)由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幕前夕
2025-09-29 07:42:00
机器人“医生”雍宁和印钞“匠星”马立项入选首批“大国工匠”,南京“双星争辉”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
2025-09-29 07: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昨日,市发改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5-09-29 07:4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郑毓欣)东盟国家是厦门的重要贸易伙伴。记者近日从厦门海关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厦门市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132
2025-09-29 07:45:00
西安的赵先生前些天过高速时,意外发现用了10年的建行卡ETC设备突然失灵,通过致电建行热线和柜台询问得知,建行与ETC合作终止
2025-09-29 07:45:00
广州番禺警方通报一起内部路车祸:致1死1伤 肇事司机被控制
9月28日,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9月27日21时40分,广州番禺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在小谷围街道中环东路附近某生活小区内部道路
2025-09-29 07:46:00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已成为城市生活的常见景观。电动车上外卖箱还在,但手机里已经没有待派送的订单
2025-09-29 07:46:00
城市生活,熙熙攘攘。一些看似琐碎的“身边事”,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华商报《法治周刊》陆续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官
2025-09-29 07:46:00
“跨越印度洋的文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
2025年9月26日至29日,“跨越印度洋的文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2025-09-29 08:01:00
中外友人共做月饼!烟台文化交流飘香迎中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通讯员 王云竹 许洁依9月28日下午,由烟台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芝罘区委宣传部主办,烟台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外文化交流面对面”中秋活动在烟台巧媳妇爱缇慕工坊举行
2025-09-29 07:36:00
江西19岁小伙带38位老人“看世界”(图)
一名19岁的大学生利用暑假直播,挣钱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38位平均年龄77岁的老人踏上旅行之路。这名江西宜春男孩的暖心善举在网络上引发刷屏
2025-09-29 0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