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9 17:4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伟伟 杨萌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光清浅,岁月无言。

回眸刚刚走过的2022,滨州经济迎难而上、足音铿锵,干出了“八大品质”的全面提升,交出了“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的优异答卷。

“发展品质更高”是“八个品质”之首。“更高”就是既要稳增长,又要优结构,更要可持续,奋力打拼出一片全“新”天地。

承载着400万滨州人民对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品质更高”蕴含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新征程上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这一年,发展品质越来越高,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精彩开局、成功启篇。

实干“出彩”

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是一场怀揣梦想、勇毅前行的跋涉远征。一年来,全市上下用“干”破解发展难题,用“干”实现奋斗目标。

从年初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谋划“1+11868”工作体系,以“七大变化”推动“八大品质”提升,再到创新实施市级领导“1+5+N”帮包责任制,启动“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出台3批134项政策清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12亿元,抗疫情促发展“温情助企”12条举措、“稳中求进”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包”相继推出,滨州以大抓工业经济稳住经济大盘。

察大势、把方向,在关键时出手、于要害处发力。

一年来,滨州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统筹起来,在“防疫情、保民生、促发展”多条战线协同发力。

数据和成绩是发展最好的注解——

2022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为9.4%,列全省第1位。

2022年1-11月份,规上工业营收总额突破9000亿元,稳居全省第3位,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

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列全省第1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列全省第5位;进出口总额增速列全省第5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吾悦广场、爱琴海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网络零售额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

648个重点项目投资超时序完成。总投资150.5亿元的渤中19-6一期开发项目全面开工,滨华碳三碳四、京博动能转换综合体等百亿级项目陆续投产。津潍高铁、济滨高铁开工建设。

重点项目成为滨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119个省级重点项目中,2022年内计划实施的10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年度投资41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到150.3%,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列全省第1位。

早建设、早达效,关键在资金。滨州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对上争取。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73.5亿元,居全省前列。累计争取无偿资金13.0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11.42%。

工厂赶订单、工地抢时间、商场堂食重新营业……眼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滨州烟火气儿渐渐升腾,忙碌劲儿正在回归,持续释放经济恢复暖意。

品质“出众”

手机壳体、笔记本电脑的壳体、平板电脑的壳体……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揽了数十个苹果产业链相关项目。

在异常艰难的2022年,创新新材连续第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升54个位次,并于2022年12月21日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上市当日,创新新材股价报收6.75元,涨幅2.58%,市值超270亿元。

“唯有不断改革创新,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创新新材董事长崔立新这句话浓缩了企业的发展历程。至2022年底,创新金属拥有2600余家上下游客户,500多项专有技术,278项境内专利,发起或参与制定了18项国家标准。

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指出,滨州靠改革发展壮大、靠改革创富图强,也必将靠改革,使滨州的色彩更加鲜明、滨州的味道更加醇厚、滨州的温度更加宜人!

一年里,不少滨州企业顶压前行、迎难而上,以改革赋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魏桥创业集团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京博控股集团等9家企业入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位,16家企业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

这一年,滨州连续两年入围“中国百强城市”。山东有13个城市入选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滨州名列第79位。

这一年,滨州实施“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再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较上年前进12名。

这一年,滨州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充分展现消费品工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这一年,滨州作为全省唯一城市入选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城市,首批共有杭州等7市1县1区入选。

这一年,滨州获批国家千兆城市。2022年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千兆城市名单,滨州位列2022年度山东省入选城市第一位。

疫情冲击之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没有变、逻辑没有变。回望2022年,滨州不断将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增长点,在寻求高质量发展最优解的过程中持续积蓄后劲。

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只能从实干中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让高端、高质成为滨州制造的代名词。

传统动能加速转型。2022年前三季度,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营收达9500亿元,获批轻量化铝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列入省战新产业集群。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新兴动能加速裂变。黄河科技产业园、再生铝循环产业园、医药产业园、风电产业园等园区不断壮大。新增256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实现当年翻番。2022年前三季度,“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2%,列全省第2位。

绿色动能加速崛起。成立新能源集团,组建百亿基金,加快建设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发展再上新台阶,动力何在?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发展品质更高的根本力量。

滨州打造了全国首家地市级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全域试点,加快了新基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建设。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过去的一年,滨州进一步激活发展的动力和潜能,彻底扔掉“粗放落后”的帽子,奋力打拼出一片全“新”天地!

刚刚闭幕的滨州市“两会”提出,2023年实施“工业提振”攻坚突破行动,坚持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统筹市级财政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绿色“出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现新发展,既要与重大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又要实施前瞻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

过去的一年,滨州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好统筹协调“大文章”,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黄河战略扎实推进,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全面完成产能转移任务。入河入海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城市水质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南海湿地、黄河植物园一期完工,打造了健康生态新地标。

“滨州紧抓‘黄河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战略引领布局项目、以项目支撑做实战略,让滨州因黄河更具活力。”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介绍道。

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滨州创新建立“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出台《滨州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

刚刚结束的滨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绘就滨州先行先试“游春图”。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只要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滨州就能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享有高品质生活。

滨州发展的品质之求

滨州将锚定品质之求、走好精明之路、落实担当之行,用发展品质更高这把总钥匙,为实现民生品质更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滨州大地早日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际,我们迎来了第24个中国记者节。在此,我们代表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市新闻战线上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滨州新
2023-11-07 12:23:00
滨州市人大代表王涛:建设“六个无棣”添彩品质滨州
...重点任务,为无棣各项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1月15日,滨州市人大代表,无棣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无棣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1
2024-01-17 14:31:00
市科协圆满完成第四次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滨州调查点)任务
...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做好第四次山东省科技工作者状况(滨州调查点)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科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科技活动、生活状况、职业发展、思想动态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滨州市
2023-06-27 19:15:00
滨州市“过程党建强引领·四个融入看变化”优秀案例展示会举行
大众网记者 张鹏 滨州报道1月19日下午,滨州市“过程党建强引领·四个融入看变化”优秀案例展示会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舞台展演的形式集中展示从全市109个申报案例中
2024-01-20 18:14:00
“心安城市”何以引发共鸣?
...最基本、最长久、也是最深切的渴望与追求。今年5月,滨州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论坛上作“心安城市”建设主题发言,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8月4日,中共滨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体
2025-09-29 20:11:00
军爱民,民拥军 | 校政共建滨州“双拥”新高地
...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滨州职业学院与滨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共建“滨州双拥学院”。10月25日上午,滨州双拥学院揭牌仪式在滨州职业学院举行。
2023-10-26 09:46:00
亮进度|滨州市政协: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以高质量履职助推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大众网记者 张爽 滨州报道8月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亮进度——发展品质越来越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政协机关专场,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惠强
2023-08-07 19:28:00
丁逸群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国家有战略,山东有部署,滨州有行动。滨州市全面推进落实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计
2023-09-02 09:10:00
勇立潮头唱大风 !看滨州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品质滨州屹立时代之潮,工业“强市”百舸争流。全国各行业协会出具的证明显示,2023年,滨州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其中15项产品列全球第一位。短短一年之后
2025-02-17 09: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7日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北京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北京数据市场进一步繁荣
2025-11-10 11: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许婉容 何搏飏)金秋鹭岛,正是四季度施工黄金期,中心城区思明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以下简称污水“两高”)建设
2025-11-10 08:13:00
国际游艇展推出两大海洋主题活动 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
市民游客体验帆船项目。(主办方 供图)孩子们通过VR设备“邂逅”珍稀海洋生物。 孩子们用沙子、石子和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025-11-10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到挂钩联系的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2025-11-10 08:13:00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办
志愿者们在庄严宣誓。金鸡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刘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风采
2025-11-10 08:14:00
聚天下英才筑理想之城 厦门赴哈尔滨、北京等地高校揽才
2025“留厦青春创未来”全国高校厦门专场引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陈媛 图/受访单位 提供)选择厦门
2025-11-10 08:14:00
我省建立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河北日报讯(赵泽众、彭渤)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近日承办的第八届肿瘤防控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上获悉
2025-11-10 08:24:00
在现场|走,到环城绿道上骑行赏景
11月4日12时许,石家庄环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正在骑行。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11月4日12时许,微风拂过,阳光正好
2025-11-10 08:26:00
引导城乡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河北节地生态安葬有新规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2025-11-10 08:27:00
记者走基层|打卡“幸福空间”,让心理更健康
10月9日,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空间”的VR单车运动空间,社区居民正戴着VR眼镜锻炼。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摄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模样
2025-11-10 08:28:00
记者走基层|高洽会引力足,351位博士达成意向
11月8日,2025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图为高洽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11月8日上午10时
2025-11-10 08:29:0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2025-11-10 08:30:00
民生观察|“河北福嫂”成长记
11月6日,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近年来,在京津两地的居民家中
2025-11-10 08:31:00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
2025-11-10 08:32:00
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25-11-10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