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赵天润 叶鹏
复旦大学启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面向未来,培养中小学教师,首批73人入选。
4月3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国优计划”启动仪式暨“一流大学的责任:培养面向未来的教师”学术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作为首批承担培养任务的试点高校,复旦将以“强教必先强师”的使命感,发挥高水平基础学科优势,制定高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凝聚高素质教学团队,配置高质量教育资源,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作贡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希望复旦大学能够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国优计划”示范品牌,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优质中小学探索出一条“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体系,让优秀学子未来投身到教育强国建设事业中,能够成为“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30所高校成为试点。
据悉,入选“国优计划”的研究生需要首先获得理工科院系的推免资格,通过由相关学科、教育学、基础教育名校校长组成的专家团队考核,方可获得相关理工科院系的“国优计划”录取。同时,学生需要在高质量达成理学硕士、博士毕业学位要求的同时,修读26个学分的教育学课程和实习实践。
2023年秋季起,复旦大学先行从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个院系开展试点,首批录取53名推免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占比98%;从9个院系和科研机构二次遴选录取20名在读研究生,首批录取优秀生源共计73名,在试点高校中名列前茅。
聚焦“教师胜任力”,复旦把“国优计划”的研究生培养作为学校探索学科交叉协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试点,开展了系统的设计和培养创新。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做中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未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科学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完成一门相关学科大学本科课程的助教工作,并在基础教育名校进行一学期以上的教学实践,期间实行双导师制。
据悉,下一步,复旦将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区教育局开展合作,探索建立“国优计划”研究生订单式培养制度,共同探索高校与区域共同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学校也将探索建设“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启动仪式上,53所全国知名重点中学成为复旦大学“国优计划”意向合作学校。相关中学相关负责人担任复旦大学“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咨询委员会委员。
人民教育家、复旦大学教育系51届校友于漪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视频致辞。她寄语“国优计划”入选研究生:“一个人狭小的心灵装进了学生、教育,装进了国家、民族,装进了世界,就有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面对‘卡脖子’等技术困境,高质量的理科教师要有切肤之痛,要继承和弘扬前辈科学家的赤诚报国精神。”
当天,“一流大学的责任:培养面向未来的教师”专题圆桌论坛上,围绕大学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大中小一体化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与教师胜任力提升三大主题展开研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