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的下腰儿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8 07: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新闻能见度

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的下腰儿童“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建议未满10周岁的儿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的身体训练。”就在教育部11月11日对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做出上述安全提醒6天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又接连收治了两名因下腰导致脊髓损伤的孩子。从1995年收治首名该病患儿至今,北京博爱医院每年接诊的类似病例越来越多。然而,对孩子们来说,每一次下腰、每一次强柔韧训练都是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

本报记者 吴倩

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的下腰儿童

在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训练室内,下腰受伤患儿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

本报记者 吴倩 摄

一毫米的错位

欣怡快乐的童年停留在4年前的一个午后。

那天,欣怡来到家附近的舞蹈培训机构上课。在老师一声声的口号中,欣怡和小朋友们又练起了“基本功”。在一次下腰动作中,欣怡突然感到腰部一阵疼痛,当老师喊出“起”的口令后,欣怡努力挣扎了几下也没能站起来。最后,在老师帮助下,欣怡站了起来,但欣怡的下肢随后发麻、无力,最终失去知觉,并发生大小便失禁。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欣怡被诊断为完全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在国外,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往往是在交通事故中被撞伤或压伤造成的。在我国,这种损伤却跟“下腰瘫”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2017年,8例;2018年,21例;2019年,24例……因舞蹈下腰动作导致的儿童脊髓损伤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主任周红俊和副主任刘根林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一情况。

1992年至2002年,北京博爱医院收治儿童下腰后脊髓损伤数量占儿童脊髓损伤总数的4%;2003年至2014年,占比上升为27.2%;2015年至2019年,下腰后脊髓损伤达75例,超过之前10年的病例总和,占同期儿童脊髓损伤总人数的33.9%。下腰成为儿童脊髓损伤的主要致伤原因,患儿年龄集中在5~7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2年,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过1000人。

“女童、5岁左右、下腰,已经成为与我国儿童脊髓损伤高度相关的关键词。”周红俊在参与国际交流时了解到。

“从业30多年来,我几乎没有收治过因下腰而受伤的成年人。”周红俊对记者发出感慨,这足以说明,过早的强柔韧训练对我国儿童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控制着肌肉活动和感觉传导。”刘根林拿起一个脊柱模型向记者解释,“吸管般粗细的脊髓浸润在水分充盈的脑脊液之中,可以缓冲震荡,大约1毫米之外的硬膜囊将其包裹,而硬膜囊外1毫米处则是椎管,其外侧分布着一节节椎体,一条韧带上下连接将椎体固定。”

随后,刘根林将模型用力向下弯曲模仿下腰动作,“当儿童进行过伸活动时,两个椎体之间产生前后移动,导致椎管挤压硬膜囊,如果硬膜囊短时间内受压超过1毫米,就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甚至脊髓断裂,造成大脑传导信号的中断,随之而来的是突发性的下肢乏力,站立不稳,继而摔倒,下肢瘫痪。”

诡异的对手

恬恬刚刚住进了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的病房。她充满好奇地探索着自己的新玩具——轮椅的玩法,一会儿向前移动,一会儿又向后,但陪在一旁的她的父母则是眉头紧锁。

恬恬是在一次倒立中受伤的。那天,她在距离下课仅10分钟的时候开始练习倒立。突然一阵腰疼袭来,她忍着疼痛弯曲双腿,身体恢复直立。下课后,她自己走回家。到家后,她的腿开始发软,渐渐失去知觉。

“多数患儿的意外并不是发生在第一次下腰等训练中,而是发生在熟练动作之后的某次练习中。它就像一颗炸弹,不知道何时爆炸。”周红俊反复查看研究恬恬受伤时的视频,希望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搞清楚当时到底是什么因素引发恬恬受伤。

寻找意外发生的预警信号,做到早期预防是周红俊多年来的心愿。他们对收治的患儿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细致地询问其在受伤之前是否存在异常,比如感冒、腹泻、剧烈运动等情况,但尚没有找到答案。

有的舞蹈教师将孩子受伤归咎于先天性脊柱相关疾病,刘根林对此表示否定,在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病例中并没有类似发现。

与欣怡相比,恬恬算是幸运的。她在受伤时并没有失去所有知觉,被诊断为不完全性脱位型脊髓损伤,通过一定时间康复治疗,她有恢复行走能力的可能。

但从北京博爱医院收治患儿的情况来看,不幸者占了多数,约有75%的患儿为完全性脱位型脊髓损伤。

“对于脊髓损伤,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康复治疗算是一种补救措施。对于不完全损伤的患儿,要最大限度促进其残留功能恢复,增加肌力,提高步行能力等;对于完全性损伤患儿,则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展。”周红俊无奈地说,“但预后效果一般取决于当时的损伤程度,在患儿受伤后的两个小时内,如果有部分感觉保留,就有可能恢复;如果感觉完全丧失,恢复的概率就会变得很低。”

在几年前,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还不被大众熟知,既没有影像学诊断的支撑依据,又因下腰后出现的症状与急性脊髓炎的症状非常相似,可能会被误诊。周红俊告诉记者,鉴别儿童下腰后脊髓损伤和儿童脊髓炎的关键是看有无下腰动作史。

拔苗助长

患儿数量上升的背后是一个按下加速键的校外培训市场。《中国舞蹈教育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舞蹈教育行业相关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有超6万家舞蹈教育相关企业。同时,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的招生年龄也在前移。供职于某舞蹈培训学校的马月对此深有感触。马月介绍,她从6岁开始学习舞蹈,在当时就算是年幼的了,而今的舞蹈培训机构招生年龄下限已在3岁左右。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一家舞蹈培训机构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仅有2岁8个月!

在马月看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不少舞蹈等培训机构为了生存便使出浑身解数要将孩子留住。这无形中加快了教学进程,而让孩子能做出劈叉、下腰等高难度动作就是最为直观的成果检验方式。

急于求成的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也关注到类似问题。

北京市中考改革后,体育成为六大计分科目之一,一批极具针对性的体育培训机构便应运而生。“现在考什么,培训机构就练什么,缺乏教学的多样性。”张一民解释,比如有些机构要提高孩子引体向上的能力,就逼着孩子一直练这个动作,但这是一个全身运动,首先需要把肌肉力量练好,才能逐步做到位。此外,还要教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儿童处于柔韧训练的关键时期,但不能贪早。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军在一篇文章中解释,儿童关节囊及韧带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小而肌肉细长,其关节的活动度也就较成年人大,有更强的柔韧可塑性。但正因如此,关节稳定性也较差,且由于儿童骨骼还在生长,柔韧练习可能会造成关节的损伤或者导致骨骼的变形。此外,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肌肉精准控制能力较差,也可能会在柔韧练习时让骨骼、关节等因承受更多压力而受损。

“柔是伸展性,韧是强度,也就是对抗外力的能力。柔韧训练不能只顾柔的训练,忽视了强度训练。”张一民建议,无论是体育培训机构,还是舞蹈培训机构,都要讲究循序渐进。例如,在舞蹈练习中可以适当加一些功能性力量训练,当孩子的腰腹部肌肉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如此,才能让孩子避免在完成下腰等动作时发生意外。

失序的市场

琪琪受伤的瞬间被她妈妈目睹了。现在,琪琪妈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天的情形。

3年前,舞蹈班的老师给孩子们留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在家练习站下腰,并拍摄视频。为交上一份完美的作业,琪琪妈先是看着孩子练了几遍,但还未来得及拍摄视频,孩子下腰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后来她们才得知,那位舞蹈老师只有几个月的舞蹈培训学习经历。

“患儿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的私立舞蹈培训机构,舞蹈教师常常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也是周红俊和刘根林在工作中发现的普遍现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多数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师所持有的“证件”均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等机构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并不是教育部颁发的。

一名舞蹈师资考试培训机构人员告诉记者,中国舞蹈家协会等机构颁发的“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相对较低。例如,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教师资格证”1到10级的考试项目是表演10个舞蹈曲目和抽题讲解教学法,报考者快则一个星期就能拿到证书。拿到证书后,老师就能在培训机构教授相应级别的舞蹈课程。而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却需要经过笔试、面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舞蹈试讲,通过全部流程至少需要半年,往往是想要去公立机构就业的舞蹈老师才会选择考取此证。

北京舞蹈学院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舞中一些基本舞姿、动作和舞步,分为13个等级,并于1993年出版了《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这套教材当中,前10级为普及型课程,供4至13岁孩子学习舞蹈。在适合9至11岁孩子的第6级中,才出现下腰动作。

据记者调查,大多数舞蹈培训机构在孩子7岁左右就会涉及下腰动作,有的甚至更早。“不同培训机构有着自己的教学体系和进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到底如何教授某个动作。”马月告诉记者,但机构的教学进程往往会快于考级要求。

2019年,曾任北京舞蹈学院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吕艺生写了一封“给全国舞蹈教师”的公开信。他以近年出现的儿童下腰致残的案例提醒同行,“跳舞不等于练功”。

暴雨后的潮湿

对于欣怡来说,受伤不但是一场暴雨,而且是后半生的潮湿。

欣怡在北京博爱医院住了两年,又回到老家县城的康复医院住了一年。这期间接受过各种疗法,但都无法扭转伤情,孩子妈妈在一次次失望中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欣怡妈妈已辞掉了工作全力照顾欣怡,4年来家里花费了100万元,现在每月靠着打零工和几百元的残疾补贴维持生计。

今年,欣怡终于重返学校。学校专门在教室里辟出一处空间,以便于欣怡坐在轮椅上读书写字。教室在教学楼4层,欣怡妈妈还为此购入了爬楼机,一天往返8趟接送欣怡。回家后,欣怡妈妈仍日复一日地给欣怡做电刺激、康复踏车等康复治疗。

但没过多久,久坐的欣怡就因压疮感染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不仅如此,欣怡已经出现了关节脱位、骨质疏松、脊柱侧弯等并发症。欣怡妈妈表示,不敢再送孩子去上学,只希望孩子能好好的。

并发症是这些患儿要面临的劲敌。刘根林在对54名脊髓损伤的患儿进行院后随访后发现,在44例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例中,发生脊柱发育异常43例、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43例、泌尿系感染21例。在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例中,发生脊柱发育异常4例、髋关节半脱位5例。

今年10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发起为期3个月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11月11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安全提醒》。对此,周红俊和刘根林都感到些许振奋,但又不禁陷入深深的担忧。

“到底有多少校外培训机构、舞蹈教师、家长能关注到安全提醒,并能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周红俊说,“目前看来,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看到过早过强柔韧训练带来的危害。”

刘根林则认为,要重在落实,督促、管理、处罚等都需要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推动。

欣怡妈妈说,她经常路过欣怡之前所在的那家舞蹈培训机构,那里还在教着一批批的学生。在欣怡受伤后,他们的培训课程不再涉及下腰的动作,但这已不能改变欣怡今后的生活……被永远地困在轮椅里的那一方天地。

(文中马月及患儿姓名均为化名)

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的下腰儿童

扫码看视频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下腰瘫” 是什么,为何儿童学舞蹈需警惕
...舞蹈培训。舞蹈当中的“下腰”动作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性,如果不慎会造成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重则导致瘫痪,因此俗称“下腰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
2023-06-26 14:34:00
儿童体形训练谨防“下腰瘫”
...开始参加舞蹈培训,训练中,下腰练习具有儿童脊髓损伤风险。“下腰瘫”是怎么造成的?又该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张丰经。“儿童训练时造成的‘下
2023-07-31 07:59:00
...”成孩子伤痛“无形杀手”如何避开艺体培训暗藏的健康风险?□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曹一凡周宁人暑期的艺术、体育类培训兴趣班,成为不少孩子快乐假期的首选。但近期接连
2023-07-25 08:23:00
...行动。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教育部作出校外培训安全提醒“五不要”。哪些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涉及强柔韧训练?青少年如何做到科学训练?“五不要
2023-11-13 16:35:00
跳舞的孩子,别让这些动作伤着你
...是合并先天结构异常(隐性脊柱裂、脊髓栓系等)的儿童风险更高。统计来看,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多发生在5~7岁的女童中,以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居多。”“脊髓损伤不会无缘无故地
2023-08-19 05:06:00
痛心!学舞蹈竟是中国儿童致瘫主因,医学专家呼吁规范
...久坐、侧卧还是站立位康复训练,都有加重髋关节脱位的风险。 对此,刘根林教授强烈建议患儿家长,注意在孩子坐、卧和站立位康复训练时保持髋关节适度外展,也就是让双腿适度岔开,可穿
2023-05-04 08:49:00
孩子学跳舞警惕“下腰瘫”
...长高度关注儿童舞蹈下腰等动作可能导致的受伤甚至瘫痪风险。发生不适应抓住黄金救助时间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儿童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练习舞蹈动作,不建议儿童自行学习、训练舞蹈。如果想
2023-08-16 01:26:00
校外舞蹈培训调查:“下腰瘫”何以屡屡伤童?
...占比例大约一半,“让家长和学校都知道儿童舞蹈下腰的风险,是预防的关键策略。”此外,一些培训机构的舞蹈老师也承认,行业内存在一些急功近利,超前训练的现象。山东济南一家舞蹈培训机
2023-10-31 13:35:00
...当知道小雨作为幼儿的生理特点和相关动作可能存在损害风险,但其将幼儿单独完成站下腰动作作为教学内容,对该动作可能造成儿童脊椎损伤的危险性缺乏估计或估计不足,没有采取预防和避免损
2024-06-04 23: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兴浦社区开展“饺香暖冬”主题活动
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兴浦社区“温情兴浦,饺香暖冬”主题活动在暖意融融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以民俗为纽带
2025-11-28 11:07:00
在钟楼街,吃遍百年老字号
在太原的城市记忆中,钟楼街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而街上那些历久弥新的老字号,便是书页间最诱人的烟火气。它们不仅是美食的传承者
2025-11-28 09:32:00
科学认识高血压 精准管理护健康
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长期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本质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若未得到规范管理
2025-11-28 06:49:00
备孕男性避坑指南:远离伤精“隐形杀手”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备孕一年以上未果的夫妇,女方检查结果正常,最终发现问题源于男性精子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精子从生成到成熟约需70~74天
2025-11-28 06:49:00
切口发红怎么办?护理小技巧帮你应对
切口发红是手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手术后恢复初期。切口部位的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可能会令患者感到不适,同时也可能是感染的早期信号
2025-11-28 06:49:00
“刀片嗓”别硬扛!可能是流感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当喉咙出现那种吞咽如同吞咽刀片般的剧痛时,这其实是您的身体正在与流感病毒进行一场激烈“阵地战”的明确信号。这片“战场”——咽部黏膜
2025-11-27 11:40:00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025年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7 11:41:00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康汇医院入选减重教学单位,减重更科学
近年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启动了“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鼓励大家通过科学方式管理体重,推动医学减重走向规范化
2025-11-27 11:41:00
连续三年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连花清咳片凭何成为止咳优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多地门诊咳嗽、咳痰患者显著增加。在咳嗽咳痰患者增多的背景下
2025-11-27 11:43:00
助听器如何选择?从痛点到选型,5 大主流品牌深度解析
当 65 岁以上老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存在听力障碍,当中国听损人群规模已超 7000 万,助听器却始终未能走进更多家庭 ——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足 5%
2025-11-27 11:43:00
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美食分享会
鲁网11月27日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乐趣,11月24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美食分享会
2025-11-27 14:44:00
崇礼彩椒咖啡出圈
河北日报讯(周大伟、郭晓通)近日,随着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一种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彩椒咖啡正悄然出圈。彩椒咖啡是将新鲜彩椒挖空成杯
2025-11-27 17:38:00
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热学热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11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贵阳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27 17:47:00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三点”发力激发 “银龄”新动能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坚持精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紧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引导广大老干部发挥优势、贡献智慧,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2025-11-27 22:59:00
贵州老年大学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贵州老年大学邀请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刘旭友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2025-11-27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