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让文学浸润心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2 16: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黄培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2日 第 14 版)

让文学浸润心灵

让文学浸润心灵

让文学浸润心灵

让文学浸润心灵

图片自上至下依次为:

阿齐兹翻译的《原野》;

阿齐兹翻译的《20世纪的中国文学》;

阿齐兹(中)与中国读者进行交流;

阿齐兹翻译的《中国文化要略》。

以上图片均为黄培昭提供

让文学浸润心灵

埃及首都开罗街景。

杨 硕摄(影像中国)

6月18日,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自2005年设立以来,这一奖项共表彰了来自63个国家的203位翻译家、出版家和作家。今年,埃及知名汉学家、翻译家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姆迪名列其中。捧起奖杯的那一刻,他感慨万千。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阿齐兹心无旁骛地投入中文教学、汉学研究及翻译工作,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译作和著述。沉甸甸的奖杯是对他笔耕不辍的最好肯定。“我将不懈努力,让中国文学浸润更多阿拉伯读者的心灵。”阿齐兹信心十足地对笔者说。

结缘中国文学

作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主任,阿齐兹身兼中国文化译研网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的研究领域广涉文学、历史、外交、社会和哲学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造诣尤深,出版了《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文化要略》《活着》《原野》等30余部译作和著述,获得的各类奖项不胜枚举。

阿齐兹对埃及汉学发展贡献颇多,为当地中文学习者熟知。人们不知道的是,从一名中文学习者成长为一位知名汉学家,背后是他40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孜孜以求。

1977年,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成立中文系,18岁的阿齐兹是第一批12名学生之一。两年后,他被公派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留学,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中国学习工作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亲身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为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介绍给阿拉伯读者,我撰写了第一部著作《中国的尝试》,这本书至今仍是阿拉伯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资料。”陷入回忆的阿齐兹对笔者说。

1989年,阿齐兹出版第一部译作——曹禺的《日出》。这是首部由阿拉伯国家译者从中文原著译为阿拉伯语的中国戏剧作品,在阿拉伯国家发行后引起极大反响。在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每年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期间,《日出》至今仍是保留剧目,常由学生们排练上演。

阿语译本《日出》出版后,阿齐兹在导师李润新教授的陪伴下拜会了即将住院治疗的曹禺。对于这个初出茅庐的外国译者,和蔼可亲的中国文坛巨匠给予了热情鼓励。“曹禺先生接过《日出》时非常欣慰,他说《雷雨》《日出》等剧作此前尚无阿语译本,我的译著填补了这一空白。”近10年后,阿齐兹又翻译了老舍的《茶馆》和郭沫若的《蔡文姬》。再次登门拜访曹禺时,“他笑着对我说,‘您是一座桥梁。’”阿齐兹说,这段际遇至今仍清晰地留在记忆里,他非常荣幸能将曹禺先生的作品带到阿拉伯世界,未来将继续以做“架桥人”为荣。

译文精益求精

翻阅阿语译本《日出》时,笔者注意到,阿齐兹在译文遣词造句方面费心思量,颇为考究。阿齐兹说,作为世界上两种古老、优美的语言,阿拉伯语和中文有着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折射出双方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对翻译构成很大挑战。因此,译者需在吃透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做出恰当取舍。例如,阿齐兹将《日出》的标题译为Shuruk Shams而非Dulua Shams。在阿拉伯语中,Dulua专门表示日月星辰升起,阿齐兹却选择了原意为“东边”的Shuruk,令标题可以理解为“太阳从东边升起”。

一词之差,蕴含译者匠心。曹禺在《日出·跋》中写道,自己把砸夯工人的集体呼声当作日出后光明的象征,“真使我油然生起希望的还是那浩浩荡荡向前推进的呼声,象征伟大的将来蓬蓬勃勃的生命”。“这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句子!如果没能把‘日出’这个最重要的意象翻译好,整体译文就会大打折扣。”阿齐兹说。

译介中国文学时,阿齐兹并未止步于文字精彩,而是不断思考如何让译文更易被当地读者接受。翻译老舍的《茶馆》时,阿齐兹特意撰写了长达150页的前言,半个世纪间的历史人物、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融汇其中。借助前言,阿拉伯读者得以更好地理解剧作。“阿语译本《茶馆》第一次出版是在科威特,紧接着是埃及、黎巴嫩。2009年,我的译本还荣获埃及全国翻译奖。把老舍先生的名作带给阿拉伯世界的读者,我做到了!”阿齐兹自豪地说。

传递思想文化

如今,阿齐兹已过耳顺之年,对于翻译事业,他依然热情澎湃,几乎每天都在阅读、翻译优秀的中国作品,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阿齐兹说,在当今世界文学版图上,中国文学熠熠生辉、个性鲜明,高质量的翻译愈加重要,“翻译就像桥一样,准确沟通两种优美的语言。如果质量不过关,就无法把优秀中国作品里的精妙之处顺畅传达给阿拉伯读者”。在阿齐兹看来,优秀的翻译家需要“十项全能”,扎实的语言功底、文学修养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对象国几十年如一日的关注和研究。

文学翻译为阿齐兹打开一扇门。通过持续译介中国作品,他不断研究中国历史和哲学,无论是对翻译事业的思考,还是对中国过去与现实的认知都愈发深入。阿齐兹回忆起翻译《中国文化要略》的经历,称其为“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他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激励他继续翻译《论语》《老子》等中国经典典籍。例如翻译《论语》时,阿齐兹详细讲述了孔子生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介绍了他在道德和理想方面的求索。

阿齐兹将中国的思想文化比作一条长河,横亘古今,绵延不绝。在他看来,《论语》等中国经典蕴含的不仅是文学价值,更凝聚着中国人的道德准则和哲学思考。他说:“孔子讨论一个人如何成为理想的君子、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如何臻至和谐……这些命题的重要性不会被时间磨灭,先哲们的思想传承至今——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人’,现在中国政府‘一切为了人民’,这是自然而然的传承。”

谈及当前的工作重心,阿齐兹说,自己正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他要把文学作品中活力满满、魅力十足的中国介绍给更多阿拉伯读者。“解读中国故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翻译家与汉学家代代接续,持之以恒。而我,将与阿拉伯世界的读者们一起,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这扇门,一步步走近这个伟大的国家,阅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世界文化中心携《给千禧一代的》中文版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举办。作为沙特阿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世界文化中心率团参加了本届博览会,旨在通过知识共享促进跨文化交流、互鉴和相互理解。Ithra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
2024-06-21 10:16:00
中文教育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民心相通
...特开花结果李博文2019年4月,我看到一条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招聘中文教师的信息,便投了简历。让我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接到了面试电话。之后,时间
2023-01-06 03:42:00
三个词读懂“三环峰会”
...表演,品尝阿拉伯咖啡和阿拉伯特色美食,参观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生平纪念馆展厅……习近平主席在参观过程中频频微笑点头,令他印象深刻。一年后,萨勒曼国王访华时,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在
2022-12-14 17:44:00
...界的力量。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表示,人文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当前,沙中各领域友好合作发展迅速,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增进,
2024-10-11 10:01:00
沙特国王公共图书馆吸引中国小读者
...出版广电报图为6月22日,小读者在图博会中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展位体验VR图书馆。本报见记者 蒲添 摄习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受到了社会公
2024-06-25 09:52:00
...民众切切实实从中获益。如沙特中国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所言,中国始终是阿拉伯国家真诚、可信赖的朋友。而今,中阿关系进入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时代。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中国—
2023-07-11 04:17:00
...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沙特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指出,中国为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繁荣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2023-06-30 17:44:00
超级杯-阿齐兹谢鹏飞破门孙准浩染红 三镇2-0泰山夺冠
...汉三镇对阵足协杯冠军山东泰山。上半场比赛韦世豪助攻阿齐兹破门,下半场谢鹏飞破门,孙准浩染红,最终武汉三镇2-0击败山东泰山获得超级杯冠军。相关阅读:孙准浩离地飞铲对手 被马宁
2023-09-15 17:59:00
说最软的话,办最硬的事!武汉三镇一纸罚单打脸足协,太硬气了
...更精彩的是赛后中国足协做出的处罚决定。武汉三镇外援阿齐兹因在与成都蓉城的比赛中实施暴力行为踩踏对方球员理查德腿部,遭到足协停赛4场、罚款4万的处罚。这件事最吊诡的是,在足协开
2023-05-24 08: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