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本报讯 记者吴鹏 王瑾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以下简称“台风所”)的专家研发出基于星载微波探测技术的海上台风风场定量分析算法产品,相关成果在国际杂志《大气研究》上发表,相关算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该研究强调新型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预报业务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海上台风风圈结构研究和业务预报提供重要支持。
台风风圈信息对于监测、预报以及评估台风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可为数值模拟、波浪预测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者参照台风业务主要需求,并结合台风动力学特点,针对星载微波风场数据进行专项算法产品研发。该算法可计算包括最大风速半径和台风中心周围四个象限的风圈半径,分别为七级风圈半径、十级风圈半径、十二级风圈半径。
研究者利用星载微波辐射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的风场数据,对2021年7月先后两次登陆我国浙江沿海地区的台风“烟花”进行分析,发现了“烟花”从生成到首次登陆期间风圈结构异常增大的过程。与中国沿海自动气象站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最大风速半径和风圈半径产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适用性。与 传 统 的 先 进 微 波 散 射 计(ASCAT)算法相比,在高风速条件下该算法具有更高可靠性。
“利用基于极轨卫星的多源星载微波遥感数据可提供全球台风长时间海面风场结构信息,将这些观测数据纳入实际的台风预报中,有助于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台风大风风圈范围和大风袭击概率产品,并且应用到防灾减灾乃至航运、航空、保险、渔业等领域,进一步增强全球监测和全球服务能力。”台风所研究员汤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7: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