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硬核管家”来了,让卫星提供更多精准服务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26 02: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凭借自主技术在商业航天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已为农林、水利、环保等14个领域提供150多项遥感服务

“硬核管家”来了,让卫星提供更多精准服务

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26日 06版)

阅读提示

从首星升空到百星在天,“吉林一号”星座组网速度不断加快,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不断下降。研发人员通过卫星实时获取地面影像,再对这些影像进行深度开发,让它们“活起来,会说话”,高效服务各行各业。

北国金秋天高云淡,位于吉林长春的北湖公园内荷花摇曳,在公园不远处,有一座银灰色楼体呈三横一纵分布,从空中俯瞰好似一个“王”字,也被大家称为“天王楼”,这里就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吉星楼。

8月25日12时59分,由该公司牵头研制的“香港科大—雄彬一号”卫星直飞天际,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至此,“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实现108颗卫星在轨运行。

“吉林一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作为这个耀眼星座的“缔造者”,长光卫星自2014年底成立以来,凭借自主技术在商业航天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成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开创者和领跑者、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

遥感开发,让卫星影像“会说话”

长光卫星发射的108颗“吉林一号”,目前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该公司数据中心三室主任朱瑞飞这样回答:“人造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4类。我们深耕的是光学遥感卫星,即通过卫星实时获取地面影像,再对这些影像进行深度开发,让它们‘活起来,会说话’,高效服务各行各业。”

以长光卫星打造的一款“林业卫士”App为例,其可帮助林业人员阻击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天然针叶林构成巨大威胁,但单靠人力排查松材线虫的分布无异于大海捞针。

不过,松材线虫体长不足1毫米,茫茫林海中,它又是怎么被远在太空的卫星发现的呢?

遥感应用工程师曲春梅为记者解惑:“感染松材线虫后,松针颜色会由绿变黄再变红,直至变成深褐色枯死,我们通过分析卫星遥感影像中树冠颜色的变化,就可锁定松材线虫的出没区域。”

除了推出能辨色识虫的“林业卫士”,长光卫星还开发了能辨色识地的“农业管家”。

手指电脑屏幕,产品开发团队成员巩加龙对记者说:“用肉眼看,所有农作物都是绿色的,其实它们反射的太阳光谱不同,由此可以区分出农作物类型,长势好坏也一目了然,绿色区域长势较好,红色区域长势较差,把这些反馈给农户,就知道哪里需施肥,哪里要浇水了……”

记者看到,“吉林一号”传回的卫星影像上,道路、汽车、树木清晰可见。遥感应用工程师袁雪琪说:“林区若有乱砍滥伐、私搭乱建,全逃不过卫星的眼睛,包括出现火情、水患、地震等灾害,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将图像处理好,提交有关部门以进行科学应对。”

依托“吉林一号”星座,目前长光卫星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等14个领域提供了150多项遥感服务,客户遍布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1箭41星”,源自卫星“瘦身减重”

“从首星升空到百星在天,‘吉林一号’星座组网速度不断加快的背后,是我们围绕‘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高分辨’目标,8年多来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告诉记者,迄今为止, 该公司已进行4次技术迭代。

2015年10月,长光卫星以“1箭4星”形式首次发射其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光学A星,揭开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大幕。今年6月,该公司又以“1箭41星”再次刷新了自身保持的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纪录。

“传统卫星的设计理念是‘平台+载荷’,卫星重量动辄1~2吨,但我们的第一代卫星是以载荷为核心设计,同等性能下把卫星重量减到了420公斤。从第二代产品起,我们采用了星载一体化技术,使卫星再度大幅减重……”长光卫星副总经理、卫星总设计师钟兴介绍,如今,公司第三代卫星的重量已减至40公斤级,最新型号的卫星甚至降到20公斤级。

卫星实现轻量化后,一只火箭可携带的卫星数量相应增加,发射效率大幅提高,发射成本大大降低,“1箭41星”与“百星在天”由此实现。

更重要的是,随着卫星重量降至第一代卫星的1/20,单星造价也从8000多万元降到了400多万元,且性能指标优于前代卫星,定位精度更高、数据获取和传输能力更强……

“随着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的下降,卫星图片的价格降到了初期的1/10左右,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可以消费得起。”贾宏光介绍。

突破壁垒,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迅速增加,“吉林一号”星座每天拍摄的影像达到海量级别,如何提高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速度,降低数据传输成本,迫在眉睫。

“卫星一般依靠微波向地面传输数据,但微波频段资源有限,常用的X频段仅有375兆赫(MHz),近年开始应用的Ka频段也只有1.5吉赫(GHz),难以满足海量数据传输需求。”长光卫星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孙伟告诉记者。

为破解这个难题,长光卫星携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积极开展星地激光高速通信试验,即使用激光信号在地面与卫星之间进行通信,并于今年6月末取得成功,实现首次业务化应用,完成了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星地激光通信不需要申请,也不用付费,当卫星运行到地面接收站的上方,激光就可以直接传输数据。”孙伟打了个比方:“如果将微波频段比作道路,那么X频段是单车道,Ka频段是4车道,而激光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可容纳成百上千车道,传输速度提高10~15倍,1秒钟就能传一部高清电影。”

按照长光卫星的规划,到今年底,“吉林一号”星座将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具备对全球任意地点在10分钟内进行重访的能力;到2025年,实现300颗卫星组网,每天至少一次全球无死角拍摄。

“随着上天的卫星越来越多,卫星图像的实时性与质量越来越好。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卫星的性价比,同步降低服务成本,最终实现用航天遥感数据服务全球70亿人的愿景。” 贾宏光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
...实有很多科技手段。比如说我们手机上有这个叫数字农场管家这个小程序。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每块田的长势,它的液位就是田里有水的话有多高的水,这样我们都能看到。与记者聊天中,刘林
2024-04-11 11:54:00
最前线 | 今日影像,今日推送!星图地球今日影像正式发布,开启遥感数据服务主动时代
每一次火箭升空、卫星发射都能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那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每个人都能召唤卫星为自己服务?1月5日,中科星图旗下全资子公司星图地球发布GEOVIS Earth系列新产品
2023-01-09 16:40: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签订卫星遥感数据产业发展合作共建协议,接入高分系列、landsat、sentinel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入驻11家卫星遥感数据服务
2024-10-15 06:49:00
新春走基层 | “小卫星”眼观六路 提供更多精准服务
...人民网-吉林频道人民网记者 关思聪 王海跃2月1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三室工程师巩加龙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工位,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巩加龙熟练地调出湖南长
2024-02-05 09:50:00
一场追“星”盛会释放的新信号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首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蒙 摄 □李幸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5月5日,“院士眉山行”活动暨首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
2023-05-09 04:25:00
追“星”少年探索卫星奥秘怀揣航天梦
...报“爱帮之家”帮帮公益学堂走进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追“星”少年探索卫星奥秘怀揣航天梦▲在中国-东盟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孩子们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遥感卫星知识 ◀部
2023-05-28 05:38:00
...家齐聚眉山共话“星”未来让人工智能“上天” 将更多卫星组成“星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文露敏●即将揭开面纱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将引进更多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卫星遥感、
2024-06-16 05:55:00
中国卫星营收69亿市值295亿,近6亿营收的长光卫星能值25
导语:当前,行业龙头中国卫星总市值252亿元,2023年度的营业收入接近69亿元,这一数字远超长光卫星的同期营收,达到了后者的十倍以上,但其市盈率却持平。文|每日财报秦楠2023
2024-08-05 13:54:0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卫星,升空!
...秒后,火箭成功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以下简称人民健康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宣告着这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在茫茫的太空之中,这颗由“武大造”的全球首颗医学遥
2024-09-24 17: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奢游国际再获殊荣:斐济旅游局颁授“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
近日,奢游国际荣膺斐济旅游局颁发的“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奖项,这是继马尔代夫旅游局、大溪地旅游局后,我们斩获第三个来自官方海岛旅游局的权威肯定
2025-11-11 13:49:00
大赛赋能破茧成蝶!朗威黄坤分享企业跨越式发展成长故事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李晓晨)11月10日,驻济高校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商银行杯”商河县第十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5-11-11 13:54: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 通讯员 林玮)昨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10月20日至11月9日,我市揽收快件4369万件
2025-11-11 08:38:00
中国科大在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荣获金牌
大皖新闻讯 近日,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支队伍参赛
2025-11-11 11:38:00
烟台联通成功举办“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
胶东在线11月11日讯为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支持下,近日,由烟台联通主办的“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5-11-11 13:29: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平时我们更多是在实验室做科研,这次比赛让我们和产业界有了深入交流,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2025-11-11 08:38:00
千里姻缘一线牵:米连用户从线上相识到终成眷属
去年五月,25岁的万森在伊对平台上偶然认识了26岁的陈珊,惊讶地发现两人竟然是同乡,他们的村子相距仅60公里。更令人称奇的是
2025-11-11 08:47:00
企创云课堂直播课预告丨GaN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赋能下一代高效能源系统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正成为推动能源电子系统高效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引领电力电子从“硅时代”迈向“宽禁带时代”
2025-11-11 08:47:00
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配套需求与供给能力清单发布需求聚集产业 “邻居”成为“伙伴”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作为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2025-11-11 09:13:00
2025 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 于深圳湾文化广场完美落幕
(2025 年 11 月 3 日,深圳)第五届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在湾区全新文化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圆满落幕
2025-11-11 09:17:00
“链”动先“机”,济南锚定这个“万亿级”|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39:00
河北新闻网讯(曾儒奇)房产主播轮番上阵,数十场“直播看房”实时开讲;线上专门设立金融服务窗口,为购房者提供信贷全流程指导
2025-11-11 10:01:00
日常活跃度不高、功能相对单一,维护和优化更新成本却高昂——金融机构“断舍离” App掀起“关停潮”□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买理财
2025-11-11 08:02:00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宁企“芯”突破,检测精度高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 企业供图南报网讯(通讯员江高轩记者张希)近日
2025-11-11 08:03:00
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颁奖宁企斩获智能终端赛道一等奖南报网讯(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11月9日上午,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乌镇举行
2025-11-11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