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陈小林
“水煮烧白”这道菜的产生看起来是偶然,但它又是餐饮市场发展的必然。
为迎合现代都市人猎奇、追新、求变的口味,厨师们绞尽脑汁在菜品上创新和翻新,有时七拼八凑把几种不同风味糅合在一起成菜,不想竟歪打正着,食客们喜欢,于是一款新菜就在市场上流行开来。
编书 编出一场小风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天,笔者在九龙坡某宾馆餐桌上见识了一道叫“水煮烧白”的新菜,于是把这道菜编入了一本书,不想这一编,编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本书出版发行后,有一个名叫李兴全的厨师写信、打电话给笔者,称水煮烧白是其创制的。指责笔者为啥子在书里张冠李戴?认定笔者侵犯了他的权利,要给一个说法,不然要“扭倒费”。这下可把人搞糊涂了,在当年,走遍全国还没听说哪个菜品有专利呢。
不过,这激发了笔者想弄清楚水煮烧白由来的兴趣,于是专程拜访了在渝北某宾馆担任行政总厨的李兴全,听他讲述了水煮烧白创新的来龙去脉。
灵感 来自一顿工作餐
是年,全市厨师烹调技术职称考试在重庆饮食技工学校举行,考试组委会安排李兴全负责考生的工作餐。考试一天下来,烧白的边角料剩得很多,扔掉嘛,实在可惜,炒来吃嘛,现在谁还吃肥大块?李大厨想:时下大家口味追求的是又麻又辣的强刺激,如果用麻辣味处理这些材料,说不定大家能喜欢。
于是李大厨把这些做烧白剩下的边角料切成片,用水煮肉片的调味方法成菜。在精心烹制下,花椒、海椒的糊辣香,豆瓣的醇香,肉片的脂香四处弥漫。拈一块闪悠悠泛着红光的肉片,一口咬下,皮糯肉酥麻辣鲜香,各种口感一并袭来,简直妙不可言。菜一上桌就得到大家的认同,一大盆肥大块被厨师考生抢个精光。
李兴全平时遇事喜欢琢磨,他通过这顿工作餐突发一种灵感,从中看到了市场潜力。
回到单位,李厨经过多次尝试,摸索出一套制作水煮烧白的方法:用带皮五花猪肉一块,刮洗干净,煮断生,肉皮抹酱,入锅炸至肉皮棕红,起锅切片,装碗以芽菜打底,上笼蒸熟。用二荆条辣椒、大红袍花椒制成刀口辣椒,再用郫县豆瓣、豆豉、姜蒜、辣椒面烹制成“水煮味汁”。然后把蒸好的烧白倒扣于窝盘中,水煮味汁浇淋在烧白上,最后在烧白上撒刀口辣椒,浇上烧烫的菜油就可以了。
水煮烧白实际上是由三款传统川菜糅合而成,一是咸菜烧白的口感,皮糯肉酥,肥而不腻;二是水煮菜式的味道,麻辣鲜香,味浓醇厚;三是攒丝杂烩的造型,形态饱满,造型美观。
上当 都是水煮惹的祸
许多重庆菜的命名很有趣,单从字面上很难理解菜的口味特征,“水煮”这种菜就经常“误导消费”。坊间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北方人来到重庆,肚子饿了,刚下飞机就直奔餐厅。翻开菜谱点菜,不习惯吃麻辣,当然就想点清淡的,看见菜谱上有水煮牛肉和蒜泥白肉时,眼睛一亮,大笔一挥就点了。当菜上桌,满盘通红的辣椒,让他们傻了眼,想提出异议,又怕被人笑话,于是勉强动筷,一片白肉进口,额上逼出一层细汗,两三片牛肉下肚,两人吐舌嘘气满头大汗,接着是手绢与餐巾齐飞,热泪与鼻涕共流,连呼:上当上当。
水煮菜式,在菜名上看不出是什么味道,什么特色,只标明它的烹制法是煮——而且是“水”煮,让客人误认为是肉片汤之类,而实际上在重庆和四川水煮是典型的麻辣味浓的菜品。入境问俗,是生活的基本常识,有些人不注意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往往会闹出些笑话。
豪气 辣油一泼很洒脱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师们别出心裁地创制了一系列水煮菜肴,如:水煮腰片、水煮白肉、水煮毛肚、水煮黄喉、水煮脑花、水煮鳝鱼、水煮肝片、水煮蹄筋、水煮鱼、水煮牛蛙、水煮白菜、水煮千张、水煮凤尾……不管荤素,不论脆韧,不分生熟,均可一锅煮之。但无论主料怎么变换,加工过程怎样调整,水煮菜肴那种大麻大辣、随意率性的根本始终不变。特别是最后浇上去的那一大瓢带有辣椒、花椒粒的热油,潇潇洒洒地一泼,很豪气!
(作者系重庆市烹饪协会顾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