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1日,“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06606.HK)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诺辉健康的营收为8.23亿元,同比增长264.6%;毛利率为90.9%,同比上升8.9%,经调整净利润为6130万元,相对于2022年同期1.06亿元的亏损,开始扭亏为盈。
目前,诺辉健康投入内地市场的产品为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其中常卫清和噗噗管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幽幽管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测。2023年上半年,诺辉健康的主要产品常卫清贡献4.91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59.6%,噗噗管和幽幽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5.1%和25.1%。
诺辉健康财务数据 图源/诺辉健康财报交流会
而正是因上述三款产品,让诺辉健康于近期陷入风波。8月16日,诺辉健康遭遇投资机构Capital Watch做空,被指九成销售收入作假,引发市场关注。尽管诺辉医疗迅速回应媒体称该机构曾通过公关公司讹诈,并两度发布公告否认做空报告数据真实性,但诺辉健康港股股价连日下跌。
对此,在半年报中,诺辉医疗就做空报告中业务表现、财务状况、销售渠道等方面列举数据回应,进一步论证报告中数据“不具备可信度”。
毛利率直逼茅台,但利润率持续低下
2023年上半年,诺辉健康扭亏为盈,首度实现6130万元的净利润(调整后),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根据诺辉健康此前的财报及招股书,2018年到2022年四年间,诺辉健康的净亏损总额超过40亿元。
扭亏为盈背后,是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水平的增长。诺辉健康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为8.2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长264.6%,其中常卫清的营收增幅达到566.2%,噗噗管和幽幽管的营收增长为80.9%和147.4%。
在众多医疗子行业中,医疗器械行业的毛利率可观不是秘密,而诺辉医疗的毛利率高于均值。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毛利率为53.78%。相比之下,诺辉健康的综合毛利率为90.9%,其中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的毛利率分别为91.5%、87.2%和94.3%,如此夸张的毛利率甚至媲美“毛利率风向标”贵州茅台,后者同期的毛利率为91.8%。
对此,诺辉健康董事长朱叶青在财报交流会上解释道,毛利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医院端和消费医疗的收入占比的提升,这两个渠道的出厂价格较高,以常卫清为例,单人位临床渠道出厂价为600到1200元,而在民营体检机构的出厂价为300到500元;二是,随着检测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公司检测成本也有所下降。
常卫清的销售渠道 图源/诺辉健康财报交流会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上半年市场规模和毛利率均显著提升,但诺辉健康的净利率依然较低,仅为7.45%,而上述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销售净利率为20.66%。
净利率低下的背后,诺辉医疗高企的销售费用不容忽视。2023年上年,诺辉健康的市场及销售费用为5.71亿元,而在2019年至2022年,这一费用分别为0.76亿元、0.65亿元、2.71亿元、5.55亿元。
在这一轮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医疗反腐中,各家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备受关注。上交所在今年第四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指出,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也因此,投资者关注的医药行业高压反腐对诺辉健康的影响。
对此,朱叶青表示,内地市场同类企业较少,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认识度较低,公司需要投入成本进行市场教育和理念推广。此外,公司产品目前在适用人群中渗透率较低,还在多地进行进院推广和渠道铺设,销售投入会在未来转化为营收的增长。
朱叶青认为,诺辉健康操作合规,在各个地区和各个渠道的销售指标比较细致,能够有效规避销售人员的非法操作,因此在诺辉健康在医疗反腐中所受影响较小。长期来看,医疗反腐利好诺辉健康等坚持操作合规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进院难度。
诺辉健康首席财务官高煜则表示,公司的销售费用为先置费用,随着前期销售投入效果显现,随着未来收入和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5年诺辉健康的销售费用比有望下降到40%。
做空风险未平息,机构:还有材料未发布
8月16日,投资机构Capital Watch发布的一份《关于诺辉健康(06606.HK)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引发市场关注。报告显示:诺辉公司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诺辉公司真实业务量远远不及其公布的财务数据。根据推算,诺辉公司 2022 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 7695 万元,与其公布的 7.65 亿元相差9倍。
报告中指出,诺辉健康通过要求员工拿货回检,营造大量假冒的确认收入和回检量;与经销商、合作商相互购买等额产品与服务;经销商扩展回检样本数量等方式,最终伪造财务数据。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场关注,诺辉健康当天股价一度急跌20%。朱叶青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Capital Watch曾通过公关公司讹诈诺辉健康,被拒绝后开始在非公开渠道分发报告。诺辉医药随后发布两份澄清公告,进一步回应称Capital Watch报告中的指控为公然造假,目的是通过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做空公司。
诺辉健康回应声明 图源/诺辉健康官网
但此番回应并未有效控制住二级市场的恐慌情绪。截至21日港股收盘,诺辉医疗股价较报告发布前下跌12.62%,报17.52港元。
为此,在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中,诺辉健康通过10页说明,逐点回应Capital Watch在报告中的财务造假指控。
其中,对“常卫清在公立医院的实际销售情况与披露情况不符”问题中,诺辉健康否认称,调查报告中列举的部分公立医院中,常卫清尚未进院,且已经完成准入流程的公立医院中,大部分产品处于破冰阶段,销量低是正常情况,目前常卫清在公立医院的收入占总体收入的3%不到。此外,单位常卫清在终端供货价格为1500元左右,并非报告中所说的500元/人份。
在Capital Watch的做空报告援引诺辉健康的经销合作方之一云雀医疗的说法,称诺辉公司与经销商之间存在彼此大量采购金额对等的产品和服务,长期压货,等待过期。对此,诺辉健康在财报中指出,云雀医疗为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指定平台,公司通过该平台主要销售单价较低的幽幽管和噗噗管,收入占比较低,同时回款良好,不存在压货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以常卫清为例,此前诺辉医疗确实存在发货量与收入确认量差距较大的情况。根据诺辉财报,2021年、2022年常卫清的出货量分别为66.46万单位和80.56单位,而收入确认量为14.45万单位和36.14万单位。而今年上半年,常卫清发货量为53.85万单位,收入确认量为42.87万单位,发货量和收入确认量差距缩小。
对此,朱叶青在财报交流会上解释道,此前发货量与收入确认量产生较大差距主要是因为公司对渠道的认知有限,随着公司对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的了解增加,以及医院、消费医疗机构这两大精准对接用户渠道销售比例的增加,未来公司的出货量与收入确认量差额将持续减小。
然而,这场做空危机显然还未结束。
在诺辉健康对Capital Watch做空报告的回应释出,一段疑似Capital Watch人士回应的朋友圈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这名人士喊话朱叶青称,手中尚有”王牌”未亮,“你根本不知道我手上掌握了你们什么资料,我还没发布,就沉不住气慌忙地在静默期开发布会一条条解释”。
九派财经记者 陈静仪
【来源:九派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