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船家人的生存与繁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08: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洞庭船家札记”之五:

船家人的生存与繁衍

船家人的生存与繁衍

船家人的生存与繁衍

船家人的生存与繁衍

□查建中

洞庭湖上的帆船,差不多九成都是夫妻档。无论是新墙河上的摇戟古,还是双桅双帆载重量上百吨的宝庆船,船上必有一对夫妇,大多数都是船东。不同的是小船一般就夫妇俩,而大船还要请水手和撑篙师傅。那时候船家人的理想很简单,当水手时盼着能有一艘自己的船,三五吨的就行。再娶个婆娘全力去那洞庭湖上的风浪里讨生计。等赚了点钱就寻思着换艘大点的船,钱赚得多点就去那老家买几亩田,自己没时间种,佃给别人每年收几担谷。这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土改时,小船主为贫民,乡下置了地的叫小土地出租,船大土地多的那叫工商业兼地主,是属于无产阶级的敌人。我上船时还遇到过几个这样的人,他们一般绝不多话,船上的十八般技艺精湛无比。船上的驾长甚至船长遇到难题也会找他们问问,虽然开会时该批斗时批斗,但是平时对他们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尊重。船家人朴实,你过去把我当个人看,我现在也把你当个人。

船家人的生存和芸芸众生一样,无非是赚钱和衣食住行,但是水上人家也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性。船舶运输赚的是运费,前提是要有货可运。其次是运价和运量不同的货物价格差别很大,业务能力强的能找到那些价高量大的好业务,否则只能装载点泡装货,体积大却重量轻,利润自然低些。其实能从一名水手混到船东,无论大小都是人精。而各自的人脉、性格和运气不同,赚多赚少当然有差别。不过船家人想得通,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洒脱的胸襟是一点一滴的生活经历积累出来。也有胆大妄为之徒敢行“人无横财不富”之举。

我们船队有位老者,很慈祥的样子。但是船上的老一辈师傅们都不太搭理他,无论做事还是喝酒都不和他搭伙。他也从来不与大家掺和,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或默默地干活,或独自寻个没人的角落看着舷边的湖水发呆。有师傅悄悄对我说,他的家人都在一次翻船事故中葬身洞庭湖中,还感叹道:造孽哟,这是现世报来得快!我诧异于这句毫无怜悯之意的感叹太不正常,因为说这件事的人是位非常善良的老水手。后来才知道这件事在老一辈人中几乎都知道,据说那个人曾经谋害了一个随船押运的货主而发了横财。而他也的确暴富过一阵,不过很快在一场风暴中家破人亡。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续娶过。这只是个传闻,谁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听说刚解放时人民政府还调查过此事,也是不了了之。那人也从来不因此事有过任何辩解,只是那么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他蹲在船头的系缆柱上,盯着远方的夕阳慢慢地沉入湖水中,把自己蹲成一截木桩。

在洞庭湖中行船,有人死于湖水中是常有的事。失足是个很重要的死因。和我同时上船学徒的就有两人曾失足落水,一在长江一在洞庭湖中。好在两人命大,都捡回一条命。落入长江的姓蒋,获救后就再也没有上船,而是回家刻苦攻读,1979年考取当时的岳阳师专。毕业后一直在教育岗位直至退休。而落入洞庭湖的那位我已经忘了他的姓。我那时在轮船上,我们拖轮只拖了一对镶帮的木驳船,顺风顺水航速极快。木驳船后的脚划子被浪进了小半舱水,他主动跳到划子上往外舀水,不料划子在急流和尾浪的冲击下翻了,把他也甩入水中。他获救后对我说,当他在黄昏落入水中时,仗着一身好水性脱掉鞋子和外衣时还很镇定,但是随着黄昏慢慢被夜色染黑,那船上的航灯越来越远时,人就开始绝望了。只在心里随着机械的动作一遍遍念叨:完了!完了!

我岳母的亲哥哥也是一户典型的船家人,在一次风暴中全家遇难无一生还。幸亏还有个儿子在子弟小学读书算是留下一条根,姑妈待他如亲子,他也一直把姑妈叫妈。

洞庭湖上的水路可不是一条平安路!

女人在船上管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就是带孩子,顺便负责内舱的卫生。也有些能干的船娘堪比水手,什么活都干,只是不上船头。但是男人一般不许自己的女人做这些事,主要是面子上挂不住,怕人说闲话:那个嬲的扯个蓬都要婆娘上,喝酒莫去找他。

在船上做做茶饭,带小孩说起来容易,其实和岸上的家庭比有着天壤之别。先说做饭,船上做饭的地方大不过一个平方米。得放下炉灶锅碗,柴米油盐,螺蛳壳里做道场得法力高强。更要命的是那些锅碗瓢勺还得固定好,否则风浪里一晃荡会乒乒乓乓地动山摇。所以每次看到船娘在风浪的颠簸中气定神闲地做饭炒菜且味道可口无比,不禁从心里由衷地佩服。想必那些五星大厨们在这不停地晃荡的螺蛳壳里怕也无法从容地做出什么美味佳肴来。

而在船上抚育小孩也绝非一件容易事,特别是那夫妻档的小船。两口子驾条船风里浪里本就不容易,还得分神看好小孩。船家都是多子女,大大小小一串。一般大点都会送回乡下由爷爷奶奶照看,小点的才会放在身边。可船上就那么一丁点大的地方,孩子天生好动又不知湖水的可怕。一不小心爬着爬着就掉水里去啦,每年这样溺水夭折的有不少。有聪明的父母找根绳子缠到小孩的腰上,另一头系到桅杆底部,绳子长度以小孩到舷边为止。即使孩子不小心落水,有绳子系着可保孩子头部在水面上。这方法后来被船家人普遍使用,大大降低了船家孩子的溺水率。只是苦了那些在船上长大的孩子们,三岁前基本上就在那两、三个平方的范围中活动。再大点的孩子学游泳就成了必修课,只要季节和水域合适,父母就会找时间带着他们在水里泡。当小孩学会游泳后,大人就不会再管了。所以船家的孩子水性都极好,当然也有意外出现过,只是溺亡的概率很低。我前面讲的那个在洞庭湖中落水的同事就是船家子弟,如果不是从小练就的好水性,岂能在落水后坚持到我们拖轮回头去找到他!

孩子不好养,那也得养。洞庭湖上的船家人一代一代生存下来,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繁衍生息,是无奈也是抗争。船家人的生育观念也是“多子多福”,多子女的另一层意思则是一个船家孩子要顺利成人太难。疾病和意外随时可以夺走一个年幼的生命,多生养未必不是为养儿防老多一层保险。

三五吨的小帆船,在船头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小洞。船舶在港口停泊,多是贴岸停靠。用一根撑船的竹篙从洞口穿下插入湖底的泥中,船就稳稳地停在那里。如果有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到一排帆船,一排竹篙。偶尔,有船在轻轻晃动,那竹篙像一个放大器把晃动的幅度加大。继而又一根竹篙晃起来,一排竹篙晃起来。晃呀晃呀,船家便后继有人。晃呀晃呀,满湖春色,湖水悠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札记”之二从“船老板”开始说船家禁忌□查建中行驶在洞庭湖中的船舶。资料图片先说一个小故事。我当水手后的第一次远航是从岳阳的湖洲上装载芦苇到武昌徐家棚码头卸载。徐家棚码头当年是
2023-01-01 09:20:00
洞庭湖上,夜色沉沉,然而雁群并未沉睡
...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又可能带来离别的哀愁。就如同洞庭湖上的雁群,尽管它们在迁徙过程中饱受辛苦,但这种经历却让它们更加坚强,更加成熟。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每
2023-10-08 10:42: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陶波在自家开的玻璃店内留影。 陶波16岁开始随父亲在洞庭湖打渔。2019年底,在洞庭湖启动全面禁捕前,陶波离开洞庭湖,做起玻璃生意。今年,陶波的大儿子考上武汉大学。“相比过
2023-08-10 19:43:00
“新乡土文学”系列访谈 | 沈念:大湖消息,唯水可以讲述
...湖消息》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因为这本围绕洞庭湖展开的散文集,我问沈念:“喜欢游泳的你,曾在洞庭湖游过泳吗?”他说从来没有。他说,作为一个湖南岳阳人,一个在长江边和洞
2023-10-05 19:37:00
孟浩然最有气势的一首诗,颔联传唱千古
...谋求官职,还写诗干谒过权贵。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便是来干谒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举荐和重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
2024-09-06 11:51:00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湖南理工学院洞庭湖生态研究院院长、教授 罗洪程五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扛牢责任担当,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高歌猛进。山青了,水碧了,鸟多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随处
2023-04-25 07:03:00
美味飘香年味浓 今年你家“晒冬”了吗?
...可以入汤,可以做菜,入口香甜,滑爽不腻。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风干鱼”晒出好“食”光这两天,在湖南岳阳君山区,六门闸社区的晒鱼场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把处理好的鱼肉拿出来晾晒。这条
2024-12-29 08:12:00
...,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刘克欢动情地说。 刘克欢口中的“全国先进典型”,是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共同评选的2022年
2023-02-12 01:04:00
湖南湘阴:以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图)
...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夏玮介绍,横岭湖位于洞庭湖南部,湘、资、沅、澧在此汇集,是连接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的纽带,更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横岭湖便是许多濒
2024-10-04 2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