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立秋时节健康防护有啥要点?专家支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8 07:50: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7日是立秋节气。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立秋后户外运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等进行提示。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不仅容易诱发感冒等日常疾病,对慢性病患者也带来不小的挑战。“节气交替之际,我们对健康饮食、合理作息、适量运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知识应有所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说,“我们可通过增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结合时令进行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做到防病于未然。”

昼夜温差大,如何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立秋了,早晚的风也有了一些凉意,但由于立秋时段还在伏天,所以白天还是很闷热,人们在避免凉风侵袭的同时,还要继续防暑祛湿,所以立秋时节的感冒预防需要兼顾祛湿和祛寒。

推荐一款代茶饮——陈皮姜茶。陈皮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这两种食材可以各取3-6克泡水喝。立秋过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肺燥,会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可以进食一些白色的食物,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如百合、梨、银耳等。

如果出现了感冒的症状,比如有流鼻涕、咽痛这些症状,也可以揉按列缺穴,会起到宣肺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

在起居方面,立秋时节白天越来越短了,夜晚越来越长了,《黄帝内经》当中提倡顺应天时“早卧早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夏秋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侵袭,公众要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的同时,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

中老年人如何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立秋之后,对于中老年人心脏系统确实有很大挑战,立秋之后,在秋天乃至冬天这个过程,血压波动会更大。所以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对于所有的中老年人:

首先,有心血管病的,要更加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心血管病,不管是高血压、冠心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让吃的药要吃,同时要吃够剂量,把血压、血脂、血糖都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这是最重要的。

同时,所有的病人都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也包括不吸烟,限制喝酒,不要久坐等等。秋冬季节温差开始变化,我们要适应这个变化。冬天更冷,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但是经过秋天的准备,把危险控制到最低,到了冬天也会安然无恙。

同时,要警惕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常见高危疾病,储备基本知识,根据一些信号进行及时应对,将危害降到最低。

夏秋变换,运动健身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运动要讲科学,安全是第一位,是首先需要重视的。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是天气依然炎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避免脱水造成的中暑和热休克等这样一些严重问题。比如说暑假,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在炎热天气下长时间行走,以及运动爱好者、健身爱好者们在炎热天气下进行户外健身锻炼,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体温容易升高,尤其是在炎热天气下,补水少,体温升高会更快。体温升高对身体有害,当排汗降温难以控制体温升高幅度时仍进行运动会发生危险,孩子甚至会发生惊厥、抽搐等症状。因此特别不鼓励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让其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很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会在场间冰敷颈动脉给大脑降温,以降低自己的疲劳感,这是很好的自我保护和处理过热的方式。

建议大家在暑天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或者行走,最好是寻找一些阴凉的地方行走。

第二,要注意补水补液。

第三,如果出现了中暑或者休克的情况,或者有一些前兆就及时发现这些问题,赶紧进行物理降温。

立秋了,如何正确地“贴秋膘”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立秋时节,民间热衷“贴秋膘”,不少商家也早早以“贴秋膘”为由头称“再热也要来个大肘子”。立秋时进食鱼、肉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一方面可补充夏天胃口不好、体力消耗引起的身体亏空,另一方面可提高抵抗力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充足,甚至营养过剩,因此我们不建议盲目“贴秋膘”。比如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风险。所以“贴秋膘”不光是要吃肉,还是饮食要均衡、营养结构要合理。这里面,除了肉类,还包含果蔬、蛋类、奶类、谷类、豆类等。在肉类里面,除了瘦猪肉,一些牛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这些都可以少量食用。

立秋进补主要是清补,不建议大补。要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进补,如果身体很虚,立秋确实是一个进补的好时节。如果本身就有肥胖、高脂血症的人群,建议还是要谨慎“贴秋膘”,要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三伏天晒后背到底有哪些好处?要注意什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三伏天晒后背是最近网络上非常火的一个话题。晒后背确实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在中医里面,这相当于是利用太阳的照射和大自然的阳气,来提升身体阳气的一种方法。中医讲,后背是阳,腹部是阴,在后背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阳经。督脉在后背正中央,这上面有个很有名的穴位,就是大椎穴。督脉是“阳脉之海”,统揽一身阳气,它对于全身阳气的运行是非常有帮助的。督脉对于整体经络的通畅、温煦,包括扶正祛邪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在伏天晒后背也是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哪些人适合晒后背?冬天手脚特别怕凉的病人,中医讲阳虚的病人或者体质虚弱的人,还有一些寒湿比较重的人都适合晒后背。当然了,正常人也可以通过晒后背进行养生。晒后背也是要讲究时段和时长的。在这个季节,一般要避免暴晒,在上午8点到10点的时段,下午3、4点钟后的时段,紫外线强度比较弱,阳光也比较柔和,这些时段比较适合晒后背。晒后背的时间也要控制,比如年老体弱的人可以短时间晒背,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一般可以先晒15分钟、20分钟,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到30分钟,主要是避免阳光照射之后引起一些身体的不适,要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度。

那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去做晒后背?比如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皮肤病的患者,以及容易上火、有湿热症的人群,还是要慎重。在晒后背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如果出现大汗淋漓甚至胸闷气短的症状,要立即停止晒背,及时就医。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饮食起居,听听这些中医保健要点(清明时节 健康提示)
...人们在饮食起居上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妨来听中医讲清明时节的保健要点。“清明时节,中医保健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着眼于一个‘生’字,以顺应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特点。”4月3日,
2024-04-05 06:27:00
直播预告:心血管患者疫情防护要点有哪些?专家答疑来了
...师刘健做客直播间,详细讲解心血管病患者疫情期间防护要点。专家介绍:刘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公益健康微信公众号《健哥说心脏》主讲
2022-12-14 14:11:00
冬季序幕已经拉开 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
...田元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管理科副主任中医师立冬时节,适度运动必不可少,建议运动前喝一杯姜枣茶,以防感冒,同时要注意保暖。口鼻、头部、颈部、腰腹、手、脚不要暴露在外,但穿着
2023-11-09 02:44: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周亚男:夏日时节,警惕这5类儿童高发病!
已入夏季,天地阳气渐盛,但气候多变,正是儿童疾病高发期。中医认为,此时\"阳盛于外,虚于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更易受外邪侵袭。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特聘专家
2025-06-25 14:50:00
立冬后儿童如何保健?中医专家支招
...7日,立冬节气“扑面而来”,表示冬季正式开始。立冬时节,儿童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听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专家怎么说。“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流感高发时期,尤其是免
2024-11-07 19:28:00
...原标题:自己阳了,妻子孩子都没事!男子透露5个防护要点!专家提醒→)“我感染新冠病毒后,选择了居家治疗。我就喝了点止咳糖浆,没有服用其他药物。”12月10日,家住武汉市东西湖
2022-12-12 09:54
鲁医健康说|春季老年人高发五类疾病,防护要点全解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3月20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有关专家介绍春
2025-03-20 16:40:00
谷雨时节专家话养生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健脾祛湿 养肝 防过敏谷雨时节专家话养生本报讯(记者 李莉雅)“谷雨”是24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建
2024-04-23 06:30:00
三伏天晒背能补阳气,科学吗?专家说法来了……
...,辨别是否符合再有的放矢养生。上午晒背最适宜,高温时节防中暑一天之中,什么时段晒背比较好?张晓天表示,尽管阳虚人群晒背很有好处,但入伏以后上海高温日较多,老年人不建议在高温季
2023-07-22 10: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
养胃只喝白粥?医生提醒:这几个“伪养胃”做法正在伤胃
不少人把养胃等同于饮食清淡到只喝白粥、温水不离手或饭前先来片“胃药”。这些看似温和的习惯,常在悄悄伤胃,使人营养失衡、胃酸紊乱
2025-11-27 07:13:00
医生拆解“降酸公式”:吃对火锅 不易痛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火锅成为很多人餐桌的“顶流”。然而,不少人担心:“吃一顿火锅,会不会让尿酸飙到失控
2025-11-26 08:27:00
冬季运动隐形风险需警惕 各年龄段安全指南请收好
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攀升,滑雪、滑冰等项目成为市民冬日休闲首选。然而低温环境与场地特性叠加,使得冬季运动暗藏诸多“隐形风险”
2025-11-26 11:35:00
三诺糖尿病逆转公益沙龙在长沙举办,联糖日倡导全球关注糖友健康
11月22日,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糖尿病逆转为主题的公益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2025-11-26 11:51:00
燕之屋:如何选择真正有滋养价值的燕窝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面对“燕窝什么牌子的好”这一问题
2025-11-26 11:53:00
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技能提升通过交流实现
在天津康汇医院近日举办的首期“影像读片系统”使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临床医师们通过实践与讨论,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能力。本次活动由科教科组织
2025-11-26 11:54:0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以岭专利中药如何连获50国“通行证”
11月22日,从在越南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获悉,中国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生产的17个创新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并上市
2025-11-26 11:55:00
冬藏养阳,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您送上冬季养生指南
鲁网11月26日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早已揭示冬季养生的本质在于“藏”。随着立冬节气到来
2025-11-26 16:09:00
播州区石板镇:“莓”好时光到!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洒在田野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天旺村田垄间的草莓大棚鳞次栉比,像一个个铺展在乡野的白色画布,清甜果香顺着微风弥漫开来
2025-11-26 21:03:00
天冷血压易“抬头” 三招稳住血压
秋冬降温后,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悄悄升高——这不是错觉!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就像水管遇冷变窄,水流压力自然上升
2025-11-26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