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辟谣600年不积水!故宫排水防汛系统揭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5 10:3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连日的强降雨中,故宫是否安好?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故宫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防汛工作小组进行水灾防范。”记者进行探访时,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介绍,在日常管理上,不仅建立了包括排水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管网信息系统,而且雨后及时进行院落巡查并记录排水堵点,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会对排水沟进行系统检查、清理工作,以保证故宫在大雨后的积水能够尽快通过排水系统排出。

辟谣600年不积水!故宫排水防汛系统揭秘→

7月22日,故宫博物院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第一场强降水,24小时降水量达到93.5毫米,接近大暴雨级别,故宫博物院部分区域出现短时间的积水,观众很关注。

“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视、排查。”狄雅静说,经过巡视,开放区域有一处严重积水,位于慈宁宫院落西侧,由于短时强降雨,瞬间积水达到17厘米,通过人工排水等措施,积水迅速排出;8处轻度积水,在雨后半小时内完全排出。

“大家所说的‘600年故宫不会积水’,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故宫即使有了积水,也能迅速排干。”狄雅静介绍,“实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依靠的是故宫良好的古排水系统,另一方面,日常清理维护工作也是防汛不可或缺的环节。”

辟谣600年不积水!故宫排水防汛系统揭秘→

自然灾害中水灾一直是古建筑需要重点应对的风险,水灾也是北京地区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古以来北京地区的城市和古建筑群都设计有防洪排涝系统,紫禁城也不例外。

目前,故宫拥有相互独立的两套排水系统,其中,故宫市政污水系统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保障故宫博物院开放后观众如厕问题等,经专业规划设计、上级单位审核审批后建设。

“另一个排水系统就是沿用至今的古排水系统。”狄雅静介绍。

紫禁城院落一般中间高边上低,北高南低,将院落的水通过“钱眼儿”导入暗沟内或是排到院落两侧的明沟之中,明沟遇到台基和建筑就从其下开石券洞,使水流过,明沟暗沟沟通各个宫殿院落,最终将水导入金水河中,汇入城市河道。

“排水沟渠,纵横交错,如同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狄雅静进一步解释到,这些沟渠系统建于明代,工程之浩大超过地面上的金水河。明、清两代均有规定,每年按时掏修宫内沟渠,比如清代大多是在每年3月开展此项工作。历代不断疏通保养,才能够保持600年的基本畅通。

“根据记录和经验,我们也总结了故宫易积水、漏雨的区域和建筑,并对其加强巡查和保养。”主要负责院内防汛工作的故宫博物院行政处副处长于翔介绍。

每年故宫博物院的防汛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汛期前期,一般是5-6月,会对院内古雨水、市政污水系统进行日常清理,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汛中期7-8月,除了做好日常清理工作外,还备有1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对院内积水区进行清理;汛后期9-10月,对雨后的古雨水和市政污水系统进行清理,同时总结汛期出现的问题,古建部门和修缮部门对存在隐患的点位进行修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紫禁城古排水系统设计建造,以及修缮维护时,考虑的主要是屋面夹垄灰、枯枝落叶等常规的淤泥等,对于这些污物,通过雨水冲刷、日常清掏等就能够基本保持排水网络的畅通。”于翔说,近年来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时,在排水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纸张等杂物,甚至还发现过毛巾、衣物等“大型”物品,这些现代工业产物无法像泥灰、落叶一样被雨水冲刷、降解,反而非常容易堵塞在排水暗沟的拐角处、支沟与暗沟的连接处等狭窄、不易发现和清掏的部位,一旦出现几个点位的堵塞,往往就可能导致部分排水设施工作不畅。

“来故宫参观的观众朋友们,大家都是因为喜欢故宫、热爱故宫而走进故宫,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一定文明参观,不要随意丢弃杂物,希望大家能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故宫、保护故宫。”于翔呼吁。

辟谣600年不积水!故宫排水防汛系统揭秘→

防滑提示牌、防滑垫、防汛桶……汛期期间,故宫博物院已提前准备好各类防汛物资。

“下雨天,工作人员将为没有雨具的观众免费提供一次性雨衣。”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房小妹说,同时加大对开放区域内古建筑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据了解,根据《故宫博物院气象灾害开放应急方案》,遇到险情,将关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皇极殿、咸若馆、寿康宫前后殿及前殿东配殿,确保文物、古建及观众安全。

责编|赵雯 编辑|行家玮

来源|国家文物局 ID:guojiawenwuju 徐秀丽、人民网 记者:刘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14: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故宫的排水系统不会被淹?
...失。但本次暴雨除了这些地方引起大家的关注之外,几张故宫的积水图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的广泛讨论,有网友拍摄慈宁宫积水没过小腿的图片,遭到了大量网友的质疑。甚至有人表示北京故宫自
2023-08-27 21:31:00
故宫600年排水系统抵御暴雨袭击
7月31日拍摄的雨中故宫。连日,北京迎来强降雨天气,故宫再现“九龙吐水”,依靠精妙的排水系统,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在暴雨中安然无恙。紫禁城的雨水排水系统始建于明代,故宫的地面顺应北
2023-07-31 16:00:00
网传故宫慈宁宫暴雨时积水?故宫人员回应
日前,网传视频显示故宫慈宁宫暴雨时积水,引发网友质疑:故宫不是600多年不积水吗?是否经过现代排水技术改造后才开始积水?故宫人员答疑解惑。首先,故宫沿袭了明清留下来的古排水系统,
2023-08-01 19:43:00
故宫前后六百年来为何从未有积水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宫,同样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在故宫总共住过24位皇帝,前前后后达到了600多年,在这六百年里,故宫一直保持着一个记
2023-12-14 10:22:00
北京故宫博物院暑期防汛保畅通
早晨8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广场上游客已络绎不绝。8条安检通道、32个检票口协同作业,实行“先安检后检票”,确保游客有序进入,减少在炎热夏日中的排队等待时间。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游客
2024-08-13 01:04:00
北京降雨持续,故宫再现“九龙吐水”景观
7月22日,北京降雨持续,最大雨强出现在故宫,8时至9时降雨量为50.4毫米/小时。由于雨势较大,故宫再现“九龙吐水”景观。据故宫博物院微信公号介绍,故宫建筑群,在无数次骤雨中仍
2023-07-23 22:20:00
北京全力做好抢险工作
...市所有景区,并做好受威胁游客疏散避险。记者了解到,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雍和宫等文旅场所纷纷发布公告,于7月30日、31日临时关闭。房山区所有涉山涉水景区、乡村民宿临时
2023-08-01 00:15:00
故宫为何连鸟粪都未曾留下
故宫,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见证了明清两代的繁荣与衰落。如今,它已成为中国的象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在这座宏伟的建筑群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令人费解:故
2024-11-09 18:59:00
神龙尽现紫禁城 你知道故宫内“藏”了多少条龙吗?
...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标识。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里集纳了众多内涵丰富的龙,或威猛,或灵动,或雄武,或华贵,栩栩如生
2024-02-13 08: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京津冀(涞源)风筝艺术节在保定市涞源县启幕。五彩斑斓的特色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蔚为壮观。活动现场还有“阵式”风筝表演、风筝文化主题展陈和DIY体验,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风筝文化盛宴
2025-09-21 08:06:00
假如有一天,父母生病或受了委屈,而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及时在场,怎么办?失独、丁克老人无儿无女在养老院受到欺凌,怎么办
2025-09-21 08: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刘韵婕)昨日上午,一名外籍船员在船上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身受重伤。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昨日,以“携手健康 共创美好”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台湾海峡连发两次地震,厦门震感明显。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第一次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9月20日6时56分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为逃避停车费,车主林某竟私下制作一张别人车辆的车牌,进出小区时“贴”在自己车牌上
2025-09-21 09:01:00
江北新区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十大首创成果发布 35个项目签约落地南报网讯(通讯员徐迪慧记者李都)诺奖得主发表精彩演讲
2025-09-21 10:25:00
以城市之名,促开放创新——写在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9月的南京,桂香渐浓,商机涌动。一场承载着城市开放创新梦想、延续30余年的经贸盛会将如约而至
2025-09-21 10:25:00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9月19日,2025南京国际艺术季在南京四方艺术湖区美术馆正式启幕。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9年创立
2025-09-21 10:26:00
裁员的HR,自己“当场崩溃”了
作者:赵淑荷HR杨影后来经常想起那个红着眼睛的程序员。那是她经历的第三次大规模裁员。历经前两次磨炼,杨影以为自己已经变得“铁石心肠”
2025-09-21 15:26:00
走出大山,为了更好地归来|“这五年,他们过得怎么样”系列报道之五
五年前,无数乡村奋斗者的身影散落在远方的土地上,他们憧憬美好生活,从连绵的群山中走出。五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2025-09-21 12:04:00
河北新闻网讯 当前保险市场日趋繁荣,规范营销、做好适当性管理,以及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均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沧州中心支公司特此提示
2025-09-21 12:46:00
多国冶金及材料领域青年专家齐聚唐山开展学术交流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9月20日上午,2025年国际冶金过程青年学者研讨会暨2025年中日韩钢铁材料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启幕
2025-09-21 14:19:00
指尖塑非遗,面塑绽新光——广平镇双庙魏小学面塑校本课程纪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马晓茹为落实东昌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破年“五个一”行动中“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9-21 14:30:00
四川友谊医院: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全周期高品质医疗服务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除以往的治疗方法外,介入治疗技术在肿瘤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09-21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