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自贡日报
□ 许永强
《诗经》中关于枸杞的诗有7首。《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记叙的是在外辛劳奔波的男子,看见漂亮的斑鸠鸟从远处翩翩飞来,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秦风·终南》“有纪有堂”中的“纪”是“杞”的假借字,也是枸杞。
“杞”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大禹聚居的部落还以“杞”树作为图腾。可见,枸杞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火红的枸杞是吉祥的象征,是有品、有位、有文、有为之木,民俗文化中的吉祥图“杞菊延年”,画的就是枸杞和菊花,是中华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枸杞配红枣,桂圆伴百合”,表现的是人们的幸福生活。枸杞品种丰富,有红、橙、黄、紫、白等多种颜色,最常见的是红枸杞。果实长圆、扁圆、椭圆、圆圆,应有尽有。果粒柔软,味美甘甜,入药、嚼服、泡酒、熬粥、煲汤……吃法多样,在西方被称为“超级水果”。
枸杞曾是古时达官贵人的珍品,如今,已入寻常百姓家。“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喝枸杞”已经成为养生保健代名词了。除了传统的枸杞子“干货”,枸杞汁、枸杞浆、枸杞粉、枸杞糖、枸杞酒、枸杞油、枸杞醋、枸杞面膜、枸杞胶囊、枸杞泡腾片……产品多样。除了果实,枸杞叶也是美味。在江浙沪、粤桂鄂和云贵川等地,人们喜欢掐食枸杞苗嫩茎。枸杞种子可制润滑油或食用油,还可加工成枸杞子油保健品。
在文人眼中,枸杞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灵物被歌颂和赞美。唐代的孟郊、包佶、贯休、刘禹锡等诗人,利用“千年枸杞根”变灵犬、“王母杖”的传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浪漫诗文。孟郊说喝了“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的枸杞仙水,人一定会长生不老。孟郊《怀南岳隐士》:“枫杞榰酒瓮,鹤虱落琴床。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将枸杞与高雅的归隐生活、禅茶境界联系,抒发对高雅宁静的追寻。包佶、贯休的诗,也将枸杞推崇为仙家之服食。刘禹锡游开元寺时,留下了咏赞枸杞的诗,堪称咏药诗中的绝唱:“僧房药树依寒片,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赘,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诗人说枸杞长得像老人行走时所用的拐杖,长期服用枸杞,可以羽化成仙,故曰仙人杖。宋代苏轼《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将枸杞拐杖视为神仙的“仙人杖”。他在《小圃五咏·枸杞》中,将枸杞视为“神药”“灵庞”,称枸杞苗为“仙苗”“仙草”。杨万里《尝枸杞》:“芥花菘菡饯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尝。味抱土膏甘复脆,气含风露咽犹香。作齐淡著微施酪,芼茗临时莫过汤。却忆荆淡古城上,翠条红乳摘盈箱”,用白描的手法记述自己烹调、品尝枸杞“仙苗”以及回忆起当年采摘枸杞的场景。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枸杞的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晋朝葛洪用枸杞子捣汁滴目,治疗眼科疾患;唐代孙思邈用枸杞子配合其他药制成补肝丸,治疗肝经虚寒、目暗不明;《神农本草经》在其所列的365种药物中,枸杞属上品;《本草纲目》说“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可祛,有十全之妙用焉。”郑板桥曾题“百尺梧桐阁,千年枸杞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