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日前,昌乐县营丘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深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程,现如今,一幅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正在营丘大地上铺展开来。
走进昌乐县营丘镇河头村,记者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打扫村内道路卫生。志愿者们拿着扫把、铁铲、垃圾袋等工具,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将垃圾废品收集装到垃圾桶,有的负责运送垃圾,有的负责清扫泥土...
河头村王大爷对记者说道:“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加入村里的志愿者队伍,一起帮着村里打扫打扫卫生、种种树挺好的,既能发挥自己的余热给村里做贡献,又能锻炼锻炼身体。”
“村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了,镇上、村里对村里的环境都很上心。村里的大街小巷也硬化了,走到大街上也能看到一排排的树、花了,再也不是之前出门‘一脚泥’‘一身土’,一看大街光秃秃的模样了,现在看着就舒心。”马宋村唐大娘高兴地说道。
村庄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当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不断攀升。
昌乐县营丘镇庞家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庞友德说:“以前镇上号召搞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我们村里是也想了很多很多办法,号召大家出工,在大喇叭招呼,让小组长给每家每户说,之前起的作用确实不大。”
环境要想向美向好,还要民心所向,全村村民劲往一起使。现在,昌乐县营丘镇以庞家河沟村为模板在全镇推广“街巷长制”“红黑榜”制度,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以村民房前屋后干净、美化程度为评判标准,组织乡贤、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对村民的行为进行综合评分,依据分数排名高的上“红榜”、排名低的上“黑榜”,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争上“红榜”。
营丘镇人大主席刘强说:“这种‘街巷长制’‘红黑榜’制度是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行统一量化,牵扯到有民规民俗、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的整治等多部分,进行分数量化。实施两项制度以来,各村内大部分家庭都自觉积极的参与村内工作,村容村貌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田 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