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19: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姜维是季(蜀)汉后期的名将,甚至是当时西蜀唯一具有将帅才干的军事人物,当时的他一身系社稷之安危,是蜀汉不可或缺的柱石之臣。姜维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就连死敌曹魏都承认。譬如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司马昭出兵伐蜀时所拟的讨伐檄文所称:“蜀所恃赖,唯(姜)维而已”。在魏人的眼里,姜维是蜀汉唯一值得重视的对手。

诸葛亮生前对姜维非常青睐,夸他是“陇西奇才”,并将他当作自己的衣钵传人来培养。姜维的用兵特点非常鲜明,即“重攻轻守”,就是重视进攻而轻视防守,也可视为他不太善于运用防守的作战方法。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姜维是典型的“攻将”。为什么这么说呢?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其接班人蒋琬、费祎亦相继逝去,姜维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后统军与曹魏鏖战20多年(240——263),先后共发动了11次大小战争,前10次都是他主动出兵攻魏,最后一次则是曹魏权臣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率军攻蜀之役。在这漫长的20年间,姜维10次发起进攻,曹魏则一直采取防御之策,第11次是曹魏首次转守为攻,仅一次进攻就灭掉了蜀汉。

后诸葛亮时期的第一阶段是蒋琬、费祎主政阶段,他俩遵照诸葛亮遗嘱,闭关息民,恢复因连年用兵而凋敝不堪的经济,与民生息,休养士卒,充实国库,不大规模对魏用兵。同时,他俩对急于建功的姜维行羁縻、掣肘之策,禁止他主动挑事。《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这段时期,因费祎最多只拨给姜维1万兵力,目的是防止他再兴大军挑起大规模战事。但热衷立功名的姜维还是用这有限的兵力发动过4次进攻,分别为:

陇西之役:延熙三年(240年),姜维率军对魏属陇西郡(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发动了试探性佯攻,一遇到曹魏名将、雍州太守郭淮出兵阻抗便主动退回蜀境。

洮西之役:延熙十年(247年),曹魏凉州羌戎部落发生叛乱,遭魏军讨伐,遂派人请求蜀汉出军救援。姜维率数千将士进入凉州,与郭淮、夏侯霸数次交手未分胜负,但还是竭力救回起兵反魏的羌族部众。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麴山之役:延熙十二年(249),姜维挥军捣入魏境,目的是救援此前蜀军在麴山(今甘肃岷县以东)筑垒留守的两个据点,后魏军大举袭来,作战不利被迫撤军,麴山两座军堡守军只得投降曹魏。

西平之役:延熙十三年(250)姜维率军深入曹魏凉州腹地,最远抵达今天的青海、甘肃交界处,随后因兵单势弱、形势不利回撤蜀境。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第二阶段是大将军费祎被曹魏降人郭循(亦称郭修)刺死在一场庆贺新年的酒宴上,姜维从此独掌蜀汉军权,于是重拾诸葛亮初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每次调集的军队均达数万人,一直持续到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即公元262年方告结束,总共发动了6次主动进攻。分别为:

南安之役:253年(延熙16年),姜维统军出征,北击曹魏。蜀汉大军深入魏境,围攻陇西三郡之一的南安郡郡治狟(獂)道城(甘肃陇西东南),因曹魏守军拼死抵抗,援军又即将开到,没有攻克,随后撤军。

狄道、襄武之役:254年,姜维又出兵攻伐曹魏,蜀军北伐初期进展顺利,很快攻到今天的甘肃临洮、陇西县境内,取得了多次胜利,歼灭魏军数量可观,撤军时裹挟了曹魏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数万居民(彼时作战各方均会掳掠大批对方人口归国,夺人亦是作战目标之一)返回蜀境。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洮西、狄道之战:255年,姜维又发动了洮西、狄道战役,蜀军远征至洮河西岸,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部,斩获颇多,旋即进围狄道城,因曹魏名将邓艾、郭淮统兵来援,不克而还。

段谷之役: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进攻曹魏祁山、南安,因魏将邓艾指挥有方,魏军准备充分,在段谷(今甘肃天水附近)挫败了姜维,蜀军损失不轻,被迫回撤。

骆谷之战:257——258年间,姜维趁魏军主力东调至寿春镇压诸葛诞叛乱的之机,率数万蜀军精锐猛扑关中(今陕西关中平原),在骆谷道(秦岭谷道)遭名将邓艾、陈泰、司马望等部军阻抗,双方对峙、相持、交战近一年后,蜀军作战不利退兵。

侯和之战:262年,锲而不舍的姜维统兵渡过洮河进攻洮阳(甘肃临潭)被魏军所阻,遂转攻侯和(今临潭附近)被邓艾击败,蜀军死伤惨烈,被迫退兵。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姜维这10次北伐曹魏作战(第11次乃邓艾、钟会伐蜀,一举灭掉了立国42载的蜀汉),都是在魏国领土内进行的。为何姜维在实力远逊于对手的情况下,还如此重视主动进攻而不是防御呢?为省篇幅,只能简要地论述两个原因。首先是继承诸葛亮遗志。姜维是诸葛亮最看重的弟子,而诸葛亮生前的志向,是希望通过不断地发起主动进攻来逐渐改变魏强蜀弱的不利大势,曹魏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军事强大,经济相对富庶,对蜀汉构成碾压性的优势,所以若不发动主动进攻蜀汉如同坐以待毙,仅采取守势就是死路一条,几无停歇地攻魏或许还能由弱变强。

诸葛亮拟定的具体计划,就是“平取陇右”,设法占据曹魏陇山以西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截断“陇道”,也即沟通陇山东西的谷道,以阻截关中魏军前来救援陇右。姜维自觉文武兼备,又熟悉陇西的地理、人文(曹魏降将姜维是天水人),是能够完成这项战略任务的唯一人选。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也说姜伯约自以为深谙文韬武略,又熟悉陇西的风俗民情、地理地貌,而且自负其军事才华与过人的谋略,采取笼络游牧于陇右的羌胡各部为蜀军羽翼,认为可以将陇山以西截断并据为己(蜀)有。

就连魏国的将领们也认为:姜维若能截断通往凉州(今武威)的道路,兼并四郡夷、汉,占据陇山、萧关险要,就能聚歼雍州刺史王经的部队而横扫陇右。不过,司马昭却有比较清醒的认知,他觉得这个战略目标看似有理,却过于宏大,诸葛亮都无力完成,姜维更是做不到。他对左右说:“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姜)维所任也”。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其次是姜维自负才能,急于建功立业。《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姜)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

意思是他原本是寄居西蜀的异乡人(曹魏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在蜀汉军政界根基不深,又受蜀后主刘禅将国事托付给他之重任,因此报效蜀汉的心情异常迫切,所以不辞劳苦一次次出军攻魏。他不顾身体鞍马劳顿和军队、国力的巨大损耗,连年率军北伐曹魏。特别是在蜀汉后期,即253——258年间,他每年都要挑起战争,频繁出动大军进攻强大的曹魏,不难想象他为国立功、为己博取功名的心思有多么迫切。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蜀汉僻处西南一隅,地瘠民贫,人口稀少,乃三国中最贫弱的小国,姜维却比诸葛亮还穷兵黩武,连年对外用兵,坚持不懈,这一点连其死敌魏人都感到惊诧异常。譬如魏景元四年的伐蜀檄文就说:“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

这些都是姜维重攻轻守的原因,因是他连年用兵却不能夺取曹魏尺寸之地的症结所在。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为什么说姜维轻视防守?主要依据来自他策动的3次军事行动。第一次是256年的段谷之战。姜维先挥军进攻祁山,见魏军早有防备,又转攻南安,被邓艾狙击于武城山(甘肃武山),被魏军挫败后又掉头东进攻击上邽(天水),被识破其计的邓艾大破于段谷。这次战役,邓艾、陈泰等早就预判到蜀军会来攻伐,早已做了精心准备,姜维无隙可乘,而汉中都督胡济又失期不至,姜部人马陷入孤军深入作战、将士疲惫、进退失据的窘境,后勤也出了问题,粮饷无法及时输送到前线。正如魏将王基所说:“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邽”。

上邽之战是姜维11次攻战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史载,是役蜀军大败,士卒星散,死伤惨烈,以至蜀汉家家哭丧,人人挂孝,由此也引发了蜀汉军民对姜维的强烈不满......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这次姜维遇到了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敌军有备,援军失约,粮草匮乏,形势由主动变为被动,实际上已不适宜进攻,应该转攻为守,即改为防御并撤退的态势,但擅攻不擅守(或不屑守)的姜维不顾上述种种危险,一味执拗地求战,坚持进攻城守坚固的上邽,又怎能不大败亏输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他接替魏延防守汉中时,擅自将外围兵力调回,“敛兵据守”南郑(汉中郡治),很快被钟会、邓艾以“跳岛作战”的战术方式攻取了汉中。魏延守汉中十几年守得固若金汤,姜维接受不久便守丢了,由此可见他“重攻轻守”的软肋,也为后来蜀汉灭亡埋下了祸根。

蜀汉名将姜维: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

陈寿评价姜维“好立功名,粗通文武”还是很精准的。说明姜维武略还不够精深,或许半桶水还晃荡,主要表现在他急于求成、对防守的忽视上。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以防守为手段来达到进攻的目的,那么进攻必然很凌厉强悍,因为进攻和防守相辅相成,如影随形。姜维不谙防守,所以就不懂得进攻。在这点上,魏延乃至王平、罗宪都比姜维强,不仅善守,而且能攻,这是一定的。姜维重攻轻守,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也为蜀汉迅速败亡埋下了伏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曹魏。由于准备充分和曹魏方面估计不足,蜀汉的北伐大军势如破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归汉,整个陇西马上要被蜀汉控制,曹魏朝野恐
2024-06-06 06:13:00
三国十大防守名将,曹魏5位上榜,蜀汉3人上榜
...的三国时期仍旧有十大守城名将,其中,曹魏独占5位,蜀汉3人上榜!一、曹仁(曹魏)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并斩杀了庞德等曹魏将领
2022-12-21 12:00
蜀汉除了五虎将魏延姜维等名将之外,还有哪些名将
...三国时期,人才荟萃,即使是实力最弱小、人才最匮乏的蜀汉政权,也同样有不少名将的出现,为了政权的稳定,边境的平安他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众所周知,提起蜀汉名将,首推五虎将:关羽、
2023-08-25 21:29:00
街亭之战:三国历史上蜀汉与曹魏的关键战役
街亭之战是蜀汉第一次北伐中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诸葛亮与张郃两位名将之间的较量。这场战役以魏军的胜利和蜀军的溃败而告终,给蜀汉北伐大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
2023-09-23 11:30:00
盘点三国十大防守名将
...的三国时期仍旧有十大守城名将,其中,曹魏独占5位,蜀汉3人上榜!一、曹仁(曹魏)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并斩杀了庞德等曹魏将领
2022-12-21 11:11
...边境地区。因此,对于牵招来说,基本上没有参加曹魏和蜀汉的作战。不过,让牵招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牵弘,会和刘备建立的蜀汉产生交集,也即牵弘参加了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首先
2024-06-26 22:51:00
洮西之战姜维歼灭数万魏军,却被嘲讽回光返照
蜀汉(后主)延熙十六年(公元238),继蒋琬执掌朝政的大将军费祎在当年的“岁首(相当于后来的元旦)”宴会上被曹魏降将郭修刺杀,军权遂落到姜维手上。费祎的死很是蹊跷,在此不做深入分
2023-07-16 06:24:00
哪些曹魏武将曾抵挡姜维北伐呢
...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虽然姜维北伐的规模不是太大,但是,曹魏依然需要调集精兵强将来防守。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曹魏武将曾
2024-02-01 13:03:00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堵住曹魏从关中派往陇右五郡的所有援兵,诸葛亮亲率蜀汉主力攻打陇西五郡则是第一次北伐的终极目标。从地理上来看,因为从关中通往陇西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街亭的大路,一条是经
2023-08-27 06: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