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为什么灭突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7: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先说大唐与突厥。大唐武力极其强大,虽然在大唐建国初期李渊向突厥纳贡,二主唐王李世民有灞桥之辱。与突厥被迫签订城下之盟。但未及3年。也就在公元629年11月至630年3月,大唐展开平灭东,突厥颉利可汗的战争,由李靖为三军总指挥,兵分三路开始讨伐。大败突厥。其首领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遇李绩军堵追堵截,其大部皆率众投降。颉利可汗逃往灵州(治今宁夏地区)西北突厥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唐军队俘获送往长安就平定突厥。至此突厥臣服大唐。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

宋朝为什么灭突厥

为何会如此。首先是李世民是马上皇帝,大唐天下李世民自己打下了一半。再一点,大唐崇尚武力,有尚武精神、大唐在军事上积极筹备。李世民允许臣下带武器上殿。,天天与军队士卒在一起习武射箭,操演军马。很迅速地培养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的精锐部队。大唐的气象是积极向上的。开放豪迈的。在政治上稳定。在经济上发达,在军事上强大。在文化上是包容的。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再加上李靖,李绩,薛万彻这些武将,再加上李世民不干涉武将行动,给予充分信任。才使得大唐灭突厥的胜利。但最关键一点就是突厥得到体制还是落后的部落制度。没有建立国家,缺乏整体战略。造成国各自为战,那个部落强大,那个部落就是首领的形式。无法形成一股绳。可以让李世民各个击破。拉一个打一个。也就是说,突厥落后的政治制度也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

宋朝为什么灭突厥

再说北宋和契丹。其实更为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北宋和大辽,而且大辽比北宋建国早。首先要说说明的是,北宋得国不正,属于篡位,不是自己打天下。没有形成一群能打仗的武将。在国家精神层面北宋也和大唐完全相反,北宋是含蓄的,内敛的。保守的。士大夫文官秉正是北宋的政治体制。文雅成为北宋的立国坐标。而且北宋建国伊始国土面积不大,后来经过数次征讨,基本上统一了华夏本土,但由于石敬瑭的原因彻底失去燕云十六州,也就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与马场。换句话说,北宋先天不足。也就造成了北宋在军事上首先必须采取防守战略。由于北宋得天下于军事政变。所以把对武将的防范放在了第一位,不仅文官执掌兵权,甚至就连战术单位都是文官担任。

宋朝为什么灭突厥

对于武将的猜忌和防范达到了极致,使得武将没有任何自主性和能动性,也极大的打击了武将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在宋太宗伐辽失败以后,北宋皇帝就丧失了讨伐契丹的勇气和能力,在真宗的澶渊之盟之后,买和平买平安成为北宋的基本国策。这种鸵鸟政治一直持续到北宋亡国。同样最关键的一定就是契丹已经建立了国家,而且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架构不逊与北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并且没有失去契丹民族的忑特性,也就是尚武精神,这种既保存了两种民族特性的国家可以说是很强大的。而且契丹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警醒。在这一点上也远远好于北宋的皇帝和朝臣。北宋在国家制度和体制上与契丹一样,军事上又趋于保守,文化上自闭,所以位无法击败契丹就很正常了。

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就是从北宋开始消亡的。大唐那种进取,包容,自信。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9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遭突厥暗杀之谜
...谍报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对大唐展开了空前的情报战。李世民继位前后,大唐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六个战争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其中在对突厥的反击作战中显示了
2023-09-22 16:40:00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22岁就阵斩隋朝名将张须陀,刚满27岁时,就已经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成为凌烟阁24功臣中最年轻的一位。徐世绩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全面负责国家的对外战略。他坚定执行了
2023-09-09 18:43:00
他是李世民收养的将军遗孤,苏定方唯一的传人,是突厥人的噩梦
622年,李世民攻灭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中,猛将罗士信不幸被俘,由于他宁死不投降,惨遭刘黑闼杀害,只留下一个孩子在世。看着眼前这个孤独无依的孩子,李世民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被罗士信
2023-01-14 11:13:00
大唐第一名将是谁,三千骑兵破十万突厥精骑
...年突厥又趁大唐内斗之时兵临长安城下,刚刚登基的太宗李世民送给了突厥颉利可汗大量金帛结下渭水之盟,才换取了暂时的和平,这对有着壮志雄心的李世民来说是奇耻大辱,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着
2024-07-07 19:12:00
唐朝“唯一成神”的武将是谁,一生无败绩
...骑兵,采取了和平政策,缓解了唐朝来自北面的牵制力。李世民即位后,下定决心消灭东,突厥,通过拉拢、反间等手段,离间分化突厥势力。即便如此,突厥时不时南下劫掠,对唐朝造成沉重的军
2024-06-11 21:01:00
要不是这个部落,唐朝要提前几十年灭亡
...够包容沙陀部族,其实也和他们的立国传统有关。当年的李世民,就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用今天的眼光看,李世民很平等开放
2023-06-20 11:18:00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十大名将都有谁?
...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
2023-07-02 11:12:00
...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封英国
2023-02-24 16:35:00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名将最多?有哪些典故?
...及行军总管刘世让,战功卓著。尉迟恭投降唐朝后,成为李世民手下的悍将,曾经一枪把猛将单雄信挑下马来,尉迟恭有个绝技,能够赤手夺取敌人的长矛并击杀敌人,多次突入敌阵,毫发无损,后
2023-07-08 0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