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太平港五楼智慧环保三级监管平台,港口作业区域各类监测云图一目了然。此时,大屏弹出一条粉尘浓度超标预警信息,显示正在作业的封闭料棚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临界值,需要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发出后,系统精准定位起尘的堆料,与此同时,喷洒装置自动打开,进行定向抑尘,直至区域内的粉尘浓度降至临界值以下。
这是太平港“云监测”系统有效利用的一个缩影,通过智能喷淋控制监测模块,划分了8个喷淋控制监测网格对30000平方米封闭料棚进行实时的在线扬尘监测,实现智能化降尘、除尘。
济宁素有“运河之都”美誉,依托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今年1-8月份,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64万吨,同比增长20.4%,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跃居全省港口第4位。随着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快速发展,运输港口容易成为污染的重灾区,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的风险隐患。针对这一难题,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依托数字政府、数字交通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港航污染防治的创新融合,在全国内河率先建成智慧港航环保“云监测”平台。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指导我们开展港航污染防治智能化提升活动,接入智慧港航环保‘云监测’系统,推动港口企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迸发出新活力。例如,智能化降尘系统投入以来,仅燃油消耗和维修配件投入,每月即可节约8万余元,为企业节约资金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前来调研学习,打响了企业的品牌。”该港负责人李峰说。这仅仅是太平港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二期光伏发电项目、纯电动装载机、纯电动清扫车等一系列智能设备的投入,有效降低港口碳排放量,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
目前,“云监测”平台接入全市港口用电监管、水质监测、激光雷达、能源管控、门禁系统、粉尘识别、鹰眼雾炮等环保设备实时监测数据467项,构建了全方位的感知监测体系。平台运行以来,派发问题4.2万起,监测进港货车95.1万辆次,船舶污染物交付记录18.1万条,推送预警信息1.2万条,视频智能识别违规场景5036次,有效识别率达到90%以上,港口企业精准治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面貌焕然一新,从业人员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劳作,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系统架构,拓展应用场景、丰富平台功能,以推进港口码头“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为目标,牢牢扭住“科技创新、智慧赋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港航发展深度融合,为济宁内河航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黄琛 记者 邓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