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情寄山水,永留世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6:16:00 来源:大众网

以山水结情,是中国历史诗词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它们遇到了诱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古时的诗人词人也正是凭着他们的慧眼与素养,将自己一腔情付之山水。

李白一生诗词中使用最多的字词是云、月、山、歌,一提到这些景色意象,人们心中自然浮现出“云想衣裳花想容”“轻舟已过万重山”等浪漫美好的诗词。可在《蜀道难》中,却不见自在美好,蜀道难是诗人为送别友人而作,诗中同样有高山有流水,可给读者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正是诗人的情感不同。“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高耸之山直逼云端,悬崖峭壁寸草不生,寻常人可能会对此奇绝之景感到敬畏,但李白一想到友人将踏上此行,怎能不生恐惧担忧之情?于是这奇景也就变得阴森恐怖了。

由此可见,同样的景物,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同样,诗人们也善于并喜于用不同之景表达相同之情。见梧桐,便生至悲;见明月,便生乡愁;见子规,便生哀怨……许多景色被诗人以流传千古之名句贴上了“标签”。

《望海潮》写于柳永青年时,青年之志,浩然之气,而本就风景独好的杭州城在他意气风发的笔下也变得繁极一时。“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雅致华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香气怡人、美丽淡雅,虽景色各异,但柳永用如椽之笔将它们串联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之愿。《扬州慢》中,“废池乔木”“清角”“空城”,都表达了对哀亡时局的伤悼与对战争劫难的泣诉,使人潸然泪下。景物不同,但通过诗人之笔,都被注入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之思,成就了千古名篇。

百年前的苏轼曾写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今天,人们从山水之景中体悟诗人的心境。许多流传已久的诗都是用山水为笔,写下内心滔滔之情。《蜀道难》中坎坷之路是李白内心的担忧;《望海潮》中繁华盛景是柳永的少年意气;《扬州慢》中空城萧条是姜夔的郁积之愤。可见,是山水让情感肆意喷涌,也是情感让山水永留世间。(王梓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柳永的慢词创作与宋词的发展
...大都市,风景秀丽,繁华富庶,柳永的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赞美了人民安定的幸福生活。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
2023-11-17 13:32:00
诗词里的杭州,杭州中的诗词
...早已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了很多遍。千百年来,杭州的山水滋养了一代代诗人,又是一首首诗词名篇成就了杭州的山水,不断书写着独属于这一片土地的“中国式浪漫”。风雅处处是平常,一起来
2023-09-23 16:14:00
...式欢迎宴会上致辞。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盛赞杭州“以‘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享誉世界”。这一古文名句背后,彰显一个怎样的杭州?嘉祐二年(1057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
2023-09-24 07:30:00
柳永的仕途之路如何
...考试,在去京城的途中经过杭州地区,他因为喜欢当地的山水和繁华的景象,于是就放弃了考试,决定留在这里。他在这里过去了听歌欢乐的生活。之后柳永作词一首,前去拜见当地知府,这首词受
2024-05-27 17:09:00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都可以被称为“西湖颂”。但,若谈到千古悠扬杭州赋,柳永的《望海潮》当之无愧。从“重湖叠巘”的锦绣到杭州城的繁荣富庶,柳永此词,篇幅不长,却尺幅波澜,是赞美杭州及西湖的经典之作
2024-03-29 10:47:00
他才华绝世,是诗人、音乐家、书法家,在谈笑间退敌
...,他的神情永远飘逸,他崇尚老庄玄学,淡泊名利,流连山水,本来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历史的剧变却把他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如果不是因为有他,我们很难想象那种有着老庄一样情怀
2023-06-14 11:53:00
诗咏田园 | 和徐都曹
...对唐朝律诗、绝句的形成,切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人至山水处,情融山水间。谢朓赋诗尤善寄情于山水,读其诗甚觉笔细墨精、潇洒劲秀,犹如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同时,谢朓又是一位非常看
2024-06-17 14:51:00
...颂,粟特人多姿的身影成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的主角……山水相连的中塔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塔建交32年来,两国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跨越。
2024-07-06 06:50:00
从桂子到桂花 ——桂花如何成为西湖的文化符号
...实看去,西湖不仅有文化,更有景观,西湖完整地保留了山水格局和景观特色。这也是我们保护西湖的重要动力,这里的山水是中国艺术和人文的重要写照,这是活着的唐诗,是现实的宋画。
2024-10-08 17: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