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最近,杭州市行知小学附近的居民发现,学校静悄悄的,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铃声了。其实从这个学期开始,行知小学正在进行一个大胆尝试:取消上下课铃,把时间还给学生。具体操作是,学校给每个班级配了一个按压的铃,由班级选出铃声管理员,由铃声管理员负责按铃,提醒全班同学和老师上下课的时间。至今,这项措施已经覆盖了行知小学文二校区、学院校区及行知第二小学三个校区共4000多名学生。
校长的想法是,把时间还给孩子,减少老师指令性的动作,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如果这件事情能够做成,那么会对课程改革也能带来很大的推进。“当40分钟一堂课的概念被打破,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课、长短课的实践也能更加自然地进行。”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开始肯定会有一段适应期。比如,上课时间到了,铃声管理员却忘记按铃,孩子们还在教室外游荡。从具体实践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在教室、操场、小广场、走廊等地方陆续安装钟表,让这些情况得以改善。
对于这种“无铃声校园”的探索,有不少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铃声是青葱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没有铃声就没有校园味了。同时,他们有疑惑:孩子当了铃声管理员后,上课注意力会不会被分散,从而得不偿失?
与教育相关的探索和实践,确实很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并被相关各方拿着“放大镜”进行审视,这很正常。这样的实践本身,也应该多多吸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并加以完善。
教育改革与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只要能让孩子好,就是值得鼓励的。取消统一的上下课铃声,让学生当铃声管理员的方式,到底好不好,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来评价,他们如果能接受感兴趣,那么,家长乃至社会不妨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给这种探索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来证明一切。
目前来看,随着“无铃声校园”的落地,学生的反馈还是积极正向的。有学生表示,要管理下课铃,刚开始时确实容易影响上课,但几次之后心里就有数了,可以记住大概多久要下课,不会影响上课效果。当然,这是一家之言还是集体感受,有待时间给出明确结论。
让孩子们更自律、更自主,这是教育努力的方向,至于具体路径,不妨让学校和孩子们大胆探索,不要怕试错。尝试过,就算行不通,也是一种有用的经验,反之,不去做、不愿改变,才是最大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