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世界花园大会连续八年在海宁长安镇举行 一场行业盛会背后的烂漫花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06 09:50:00 来源:杭州网

花的浪漫永不会过时。“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用这句诗形容最近的嘉兴海宁市长安镇,再合适不过。

从4月27日到5月5日,2025世界花园大会在位于长安镇的海宁国际花卉城举行,成了全球园艺界的焦点。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园艺专家、设计师和花卉企业,20多座设计师打造的实景花园,50万平方米布景,1万多个花卉品种,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赶来打卡这个“花花世界”。大会累计人流量达18万人次,这是大会连续第八年在长安镇举行。

长安镇——这个被运河与潮水浸润的江南小镇,在很多人眼里并不知名,如今成了世界花卉版图上的新坐标。长安镇如何以花为媒,撬动了一场全球花卉行业盛会?走进小镇方知,长安的这场烂漫“花事”,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许多地方一样,也是一个从“无中生有”到“无奇不有”的故事……

一朵花开,唤醒万花怒放

绣球花海、可食花园、月季花墙……置身千姿百态的花海,“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再是虚词。

当把镜头拉远,距离长安镇的“第一朵花”盛开,已经过去了42年。

今年57岁的长安镇褚石村村民张金生已经与花打了半辈子交道。1983年,喜欢养花的张金生在家门口的三分自留地里栽下了第一批月季花。几个月后,这批花卖了近百元,而当时长安镇人均年收入不过200元左右。

小规模种植鲜花的销路毕竟有限,1988年,张金生前往上海植物园拜师学艺。6年后,他回到长安,租了十几亩土地开始大规模种植鲜切花,从而打响了长安农村大规模花卉种植的“第一枪”。

“先是几个亲戚跟我一起,后来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身边的人都想要种花。”不少农户上门讨教,张金生倾囊相授,从技术、农资等方面对农户提供支持,“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富”。

种花能成“万元户”的故事传开了。张金生的小生意慢慢成为了村民致富的新方向,全镇花卉种植户发展到上百家。看到了花卉产业蕴藏的蓬勃商机,海宁市、长安镇两级政府开始积极引导集群发展,规划建立长安花卉园区。

1999年,长安花卉园区在褚石村启动建设,张金生率先入园承包土地生产种植花卉。紧接着,长安花卉研究所成立,专门聘请上海园林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多名高级工程师担任顾问,为花卉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2002年,我们研制出了无土化栽培技术,解决连作种植导致质量下降的严重问题,这一技术让香水百合种植户至少能增加10%的经济效益。”张金生说。

新的矛盾出现了。张金生回忆,那段时间,花的品种多了,档次上去了,效益也跟着涨了,但因为农户间的相互竞争,使得花价不统一,甚至出现相互压价,影响了全镇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后,海宁市康艺鲜切花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张金生担任理事长,组织进行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鲜切花,同时统一包装、使用商标、产品生产标准、商品验收标准、发布参考价格,避免花农之间的恶意竞争。

富民产业如何一直绽放?海宁一代代花农找寻答案。

浙江三只懒蚂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正平等“90后”新农人接过接力棒,将直播带货模式运用到传统农业。看到不少老花农为销路发愁,李正平与镇村合作开办花卉带货速成班,培训花农2000余人。

57岁花农褚建春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速成班毕业后跟着女儿直播卖花。憨厚的外形和实诚的交流,让褚建春收获了不少粉丝,一天最高可以卖出几百单。

一朵花开,唤醒万花怒放。截至目前,长安镇花卉种植由最初的3个村发展至16个村,去年全镇花卉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以长安国际花卉产业园为核心引擎,海宁建成全省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各类花卉栽种面积近万亩,亩均净收益4万元,每年为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

40多年过去,小镇的阳光、水土没变,花卉产业却在这里扎根开花,扮靓着许多人的“春天”。

小镇“卖花郎”,办好世界花展

“花花世界”谁主一方?从空中俯瞰世界花园大会主办方——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基地,恰好就在褚石村、天明村这两个村的正中间。21世纪初,这一片曾是长安镇有名的马路花市,成捆、成筐的鲜花摆在街边售卖,花农、客商挤得水泄不通。

也是在2000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的江胜德,38岁时在杭州创办了“虹越”,虽然只是一家“小花行”,但发展目标远大——致力于推广来自全球的新花卉种苗。

两年后,偶然得知海宁长安镇有个花卉园区,江胜德毅然决定租赁42亩土地,建设生产试验基地和仓储周转场地,缘分自此结下。

彼时的“虹越”还只是一个“卖花郎”,单纯提供种子种苗、资材及种植技术的相关服务。在对各地园艺市场走访调研的基础上,2006年,公司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大力开发面向家庭的零售型园艺。“能否真正拉动花卉的内需,关键在于花卉能否成为家庭消费品,家庭园艺潜力不可估量。”江胜德说。

2010年,“虹越”推出“园艺家”品牌,打造一站式、场景式的花园中心,让花艺爱好者像逛超市一样采购园艺产品。与此同时,他们还把盆栽花搬上云端,依靠遍布多地的自主种植、加工基地和运转高效的配送优势,线上线下都做得风生水起。

但“卖花郎”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搭建全球园艺行业协作交流的平台。2018年,国内首个融合“会+展+花园展”模式的首届世界花园大会在海宁开幕。在会上,花园设计师对话种植商,采购商挑选新品种,游客边赏花边消费。

立体花挂、模纹花坛、商家花园展、高校花园展……8年来,世界花园大会不断创新布展应用形式,累计投入1亿多元,吸引着来自中国、荷兰、法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植物品牌商、花园设计师前来参展,这种模式成为了后续许多其他城市花展的蓝本。

更有意思的是,本届大会还在进行中,明年的招商已开始。“以前我们免费为展商提供展区,但今年试行收费制后,展商不减反增,增幅达近20%。”虹越公司副总裁蔡向阳说,这是业界对世界花园大会实打实的认可。

“这不仅仅是一场美丽的园艺展,它象征着全球花卉行业文化和市场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先正达花卉全球总监苏马克(音译)说。先正达集团作为全球农业领军企业,从世界花园大会上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计划通过培育中国人偏好的植物品种来积极打开市场。

相比于短暂的世界花园大会,“虹越”还在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园艺社区”。公司总部基地既有大鱼景观等花园设计企业,也有百事威等花园材料企业,还有坂田花彩、花院猎人等电商服务企业,甚至有观赏鱼团队和酒店、摄影企业。

都说同行是冤家,李正平却不这么看。2017年,他把花卉生产基地搬到了海宁国际花卉城,与“虹越”等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合作、花苗直采等深度合作,“大企业带小企业,双赢。”

“四季长红”,创新路还很长

放眼全国花卉产业,各地都有看家本领。云南靠着“天然大温室”种出全国七成鲜切花,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山东菏泽把芍药牡丹玩出花样,芍药精油、花茶、文创产品等品类让附加值提高5倍以上。而浙江人搞花卉,则善用巧劲破局。

“从产业链条来看,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卉种植面积。”省花卉协会副秘书长马平分析,浙江的长处在于花木品种丰富且品质较高,在物流运输、技术人才和消费市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中国花卉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22万家种苗花卉企业,年产值5200多亿元。浙江的花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从业人员达60万,年销售额超过147亿元。

浙江的花田,能讲出怎样的共富新故事?此前,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浙江要打造花卉千亿产业。“省内,杭州萧山、金华、嘉兴海宁都是优势产区,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浙江正在持续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马平说。

金华武义的鲜切荷花,率先走出“破圈”之路。作为中国三大名莲之一宣莲的原产地,武义原先主要产出宣莲这一重要的中药材,近几年发展出一个新产业——鲜切荷花。从赏花经济到卖花经济,武义鲜切荷花在电商平台迅速走红,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文旅发展,让莲农们找到了增收的另一种可能。

村里的石头开出花,幸福的生活像花儿一样。丽水景宁东坑镇深垟村,原先因石砌民居群落颇具特色被称作“石头村”,后来,返乡青年吴勇在村里发展多肉基地,村道、石墙、石巷、石阶都种上了多肉植物,以“多肉石寨”的新IP在一众美丽乡村中打出了新特色,逐渐形成集种植、销售、科普研学、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共富产业链。

有人说,世界花卉看荷兰,中国花市看云南。对标“世界花园”的荷兰,我国在获得花卉新品种授权上还有一定差距。马平说,这几年浙江花大力气做基础研究,加强优异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尤其是在杜鹃这一品类上展现出了优势——截至目前,全省杜鹃授权新品种140件,居全国第一。

对标世界第一鲜切花产地的云南,浙江正在差异化地做大做强苗木产业,突出现代化种植技术和市场导向。“云南目前在推广‘鲜花出滇’,未来可能与浙江、上海合作,将鲜花前置仓放到这些主要消费地,让双方优势互补。”马平说。

另一个发展重心,在于面向市场抓住新机遇。浙江大学教授、省花协花园分会会长夏宜平近日刚参加完2025上海国际花展,发现当地打造了一批疗愈主题花园,“相比于传统鲜切花市场,花园经济是新兴赛道,也是一个新蓝海,满足了大众对于疗愈空间的需求。”夏宜平说,这种新趋势,对种植企业在园艺植物的产品结构上提出了新要求。

花无百日红,要想“四季常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江小镇的“花花世界”正在宣告一种信心:从单一生产到“花卉+民宿”“花卉+文创”的融合发展,从一朵普通花到拼产业“含新量”……

这块花田,永远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运河新风·长安有礼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运河新风·长安有礼海宁市长安镇:提促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争创全国文明镇 ■撰文 苗楠钰 顾佳妮 杨燚 图片由长安镇提供长安是千年运河古镇,独有“一坝三闸两
2024-02-05 06:59:00
...■记者 沈哲韬 通讯员 张 会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该镇(区)正发动全体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居民骨干以及第三方
2023-07-09 07:29:00
海宁警方依法查处三起无人机违规飞行行为,两人处罚
...法查处三起无人机违规飞行行为。一9月15日,海宁警方在长安镇东城村石塘头附近巡逻过程中,发现徐某某、何某某违反嘉兴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的规定,在禁飞时间、禁飞区域内擅自使用个
2023-09-16 21:31:00
天明村的鲜花 扮靓亚运盛会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扫一扫 看视频昨天,在海宁市长安镇天明村的鲜花大棚内,工人们不停忙碌着,把一盆盆鲜花套袋、包装,为送往杭州扮靓亚运会做好准备。据了解,天明村多家花企培育的鲜花大
2023-08-28 06:34:00
...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短信或者电话联系村民。海宁长安镇德丰村的村民刘小龙就是这样接到电话的。“我家电站不发电了?怎么可能?”他一查电表,居然是真的。自从2017年,刘小龙家
2023-12-06 05:45:00
热搜第一背后,是独生子女的叹息和期盼
海宁市长安镇独生子女父母住院陪护有补贴政策,正持续引发热议。7月15日,#9000元补贴能缓解独子养老焦虑吗#的话题甚至冲上了新浪微博热搜第一。话题源于潮新闻的一则深度报道《90
2023-07-16 14:20:00
“五一”假期大美“嘉”乡人气旺
...5月1日上午9点多,嘉兴市民曹钦驱车从市区出发前往海宁长安镇。“我平时就爱在家莳花弄草,这次看到了2023世界花园大会开幕的消息,特地赶去看看。”曹女士笑言,以花草相伴开启“
2023-05-05 06:28:00
...顾住院父母的照片“刷屏”网络朋友圈。4年后,海宁市长安镇一民生实事项目随之应声落地。7月6日,长安镇独生子女60周岁以上父母住院陪护补贴保险项目实施,为全镇独生子女60周岁以
2023-07-08 06:50:00
(新春走基层)民宿过年成大众选择 新春消费催热“小院经济”
...节期间,孙海振一家十二人,驱车来到位于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金港村的芸溪民宿。这是孙海振与家人第三年在此过春节,今年其更是收到一份特殊新年礼物——“海宁市长安镇金港村荣誉村民”。
2025-02-01 15: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刘岩谷悦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红桥区铃铛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红桥区铃铛阁街道宣传文化办公室
2025-08-13 08: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林雨国)昨日,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介绍我市对新污染物治理采取的“组合拳”措施
2025-08-13 08:10:00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黄思汉:贵州很凉爽 酸汤鱼很适合马来人
8月12日,第十五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贵州省贸促会(博览局)联合主办
2025-08-13 05:36:00
一带十 十传百 小山村来了300个“新村民”
早上6点起床,8点结束晨练,返回“家”里吃个早餐,约上邻居唱歌聊天,午休一会,下午自驾外出游玩一趟,晚上回来打扑克或者跳广场舞
2025-08-13 06:06:00
南京文博场馆暑期“热”力全开“第二课堂”遍金陵 穿越古今“研”值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南博镇院之宝巡礼”“科举探秘·民俗寻踪——沉浸式传统文化研学夏令营”“党的‘风语者’——红色密码破译体验活动”……今年暑期
2025-08-13 07:45:00
人大代表建言推动民生项目落地通了“断头路” 暖了居民心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李昊)8月12日上午9时,大雨刚过。焕然一新的步道上
2025-08-13 07:45:00
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助力螃蟹养殖发展高淳阳江镇闲置资产再生“金”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姜瑶张夏阳)记者昨天从高淳区阳江镇获悉
2025-08-13 07:45:00
江苏南京:8.48公里滨江带串起山水“生金”路
8.48公里滨江带串起山水“生金”路——从烟囱林立到江豚逐浪的幕燕涅槃栖霞区幕燕滨江风光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金陵佳丽地
2025-08-13 07:45:00
□康海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025-08-13 07:46:00
南京首个水岸联动低空应用场景落地
我市首个水岸联动低空应用场景落地船在江上行外卖天上来长江江面,无人机正在为移动中的船舶送外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无人机准备向航行中船舶动态配送物资
2025-08-13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近日,位于建邺区的莫愁湖公园棋文馆人潮如织。正在举办的《真心为中国的人——恽代英生平事迹展》展览
2025-08-13 07:46:00
船在江上行 外卖天上来
南京市“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举行首飞仪式船在江上行 外卖天上来8月12日,南京市“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在滨江风光带举行首飞仪式
2025-08-13 07:46:00
我市将优先推广建筑垃圾再生品,政府投资工程使用比例不低于15%废料“生金”,政府先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何钢让建筑垃圾减量化
2025-08-13 07:47:00
暑期过半,到博物馆“文化消夏”成为学生和游客的首选。截至8月8日,今年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已接待游客770多万人,门票收入超过亿元
2025-08-13 07:50:00
20年,看浙江如何长满植被
潮新闻讯 “两山”理念践行20年之际,省气象局生态遥感中心利用卫星遥感和气象观测等数据,深入研究分析了20年来全省植被生态参量时空变化状况
2025-08-12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