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渭南历史上也称渭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01: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王茹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历代奉为送别诗的经典。无疑,诗中的“渭城”指的是秦故都咸阳。但根据《陕西史志》1999年第二期姜子扬先生《话说渭城》的分析,认为关中地区有两处“渭城”,除众所周知的咸阳外,另一处就是关中东部的渭南县城(今渭南市临渭区城区)。

姜先生认为,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中的“渭城”指的是渭南县城(以下简称渭南)一带。但王维的《观猎》一诗《渭南县志》(1987年6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下同)并未收录,历代也很少有这样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但姜文中还引用了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岑参的《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认为诗中的“渭城”也是指渭南县城,我以为这是合理的。岑诗云:

回风度雨渭城西,

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

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

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

玉壶春满正堪携。

岑参是唐代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他才华横溢,是与高适齐名的边塞诗人。天宝八载(749年),岑参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751年)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历,深受启迪。天宝十三载(754年),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诗题中的“主簿”一职是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低级官员,为掾吏之首。

这首《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描述了诗人一个人离开故乡,前往陌生地方旅行时的感受。前二联叙郊行之景:初春时节的“渭城”西郊乍暖还寒,秦女峰头残雪片片,胡公陂日头初上,一场新雨过后,细草新花萌发,小溪欢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后二联写倦游之情:此时诗人自感白发徒增,但仍官微禄低,闻听蓝田张二口中的辋川胜景,真想暂息尘劳,携上一壶酒悠哉乐哉前往一游。全诗四联由赏春而生发厌倦宦途的心理,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情绪。

这首诗写的是“渭城”,诗中明确提到的地点还有蓝田、秦女峰、胡公陂、辋川。秦女峰、胡公陂具体在哪里?后世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唐代董择编撰的《三昧集笺注》不确定地以为秦女峰“在西安府,或云即华山玉女峰。”清人蒋廷锡等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指出,“渭南县有秦女峰。”《三昧集笺注》认为胡公陂在陕西鄠县西。宋代宋敏求《长安志》确认为,“胡城坡在县(指渭南县,笔者注)南一十五里,东西一十五里,南北接山三十里。”而且此条被历代传志沿用。而历代对辋川均未提出异议,都认为辋川位于蓝田县南,是唐都长安东南一条风景秀丽的峪道,峪道里流淌的河流叫辋峪河,初唐诗人宋之问曾于此建别业,后来王维也居此。

诗的颔联“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是说,秦女峰山顶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胡公陂上的太阳才刚刚升起。从此句可见“秦女峰”与“胡公陂”的位置相对,秦女峰在西,胡公陂在东。姜子扬在《话说渭城》指出,诗中的“秦女峰”“胡公陂”均在渭南县境内。为了求证,笔者查阅了清代刘於义编撰的《陕西通志》,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瑞泉观在渭南县西南五里,观内有泉,四时不涸,故名。上有秦女峰,唐岑参诗云‘秦女峰头雪未尽’即此,又上有朝元洞,泉悬流百丈,取水祷雨辄应。”笔者经过实地考察,认为“秦女峰”就是渭南西塬伸向渭南老城方向的土山——蒋家崖,这座高崖如一道高墙俯瞰着渭南老县城。相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驾崩,要将七名被秦灭六国时所俘的公主及侍女陪葬,七女得到消息后伺机逃出皇宫。后来,六个逃出秦宫的女子就在此隐姓埋名,那个叫玉姜的宫女逃往华山。很快秦灭汉兴,风声过去,六女将宫中所学医术惠及乡里。她们百年后此处涌出六眼泉水,当地俗称“六姑泉”,后人便据此建庙纪念六女,称“六姑泉庙”。根据《渭南县志》记载,蒋家崖下的六姑泉曾经是渭南的道教圣地,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寺建观,成为城郊难得的景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畜用水量增大,六姑泉附近的地下水位下降,加之1969年此处建立了砖瓦二厂,导致这里土崖垮塌,建筑被毁,山坡上的松柏、白杨等树木被大量砍伐作为烧砖的燃料,后来又人为地将六股泉水合为一池,以作生产用水,昔日的景象成为历史。直到1981年,渭南县政府宣布这里的道观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临渭区道教协会在原址重新修建道观。

渭南上东塬有一道大土坡,俗称龙尾坡。光绪年间成书的《新续渭南县志》记载,“胡城城北住丰原西北隅,《长安志》云在县南十五里,《一统志》胡城坡讹胡公陂,案岑参有‘胡公陂上日初低,之句,似唐时已有此称。”史载,汉武帝元狩年间 (前122-前117年),霍去病两次出伐匈奴,迫使匈奴昆邪王率数万人降汉内附,其中,不少人安置于渭南,他们在渭南东塬之上的今丰原镇附近筑有休屠城居住,被称为“胡城”,上东塬的大坡因此被称为“胡城坡”“胡公陂”。

渭南、蓝田两县从唐开元元年(713年)起,同隶京兆府京兆郡。渭南位于唐都长安以东,蓝田位于都城长安东南,两县相距一百多里,一直是南北向的邻县,而且从渭南到蓝田途中还可以到达辋川。

现在再回到诗中,如果站在咸阳渭城地缘角度分析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中的地理坐标,就无法准确理解诗人对景物的描述。但如果站在渭南地缘角度来看诗中的地理位置,胡公陂隔湭河川与秦女峰东西相望并立,湭河川口的风门把渭南城南的这两座高地自然隔开,瞬间就会让人产生“眼前风物一诗收”的感觉。此景此情,完全符合作者与“蓝田张二主簿”城郊游历后,对辋川“胜事”憧憬的惬意和胸中升腾的绵绵诗意。综上,岑诗中的“渭城”当指渭南无疑,而且《渭南县志》也将这首《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收入《艺文志》中。

查阅典籍,不仅岑参将渭南称为渭城,而且明代、清代也沿用这种称呼。例如明代文学家,太仓州(今江苏苏州太仓市)人王世懋,在任陕西提学副使,提督陕西学政时曾来到渭南,在为本籍田市里(今官道镇南家村)名门名仕南逢吉(号姜泉)于湭河川所建“姜泉书舍”题诗中就写道,“渭南南公好兄弟,还山下筑渭城南……”清代文学家,湖北恩施人樊增祥曾任渭南知县,他在《送人宰渭南》一诗中就有“渭城一唱转雕轮,叔渡来时正好春……”清代曾任潼关县训导的渭南籍诗人焦继华在他的《戊寅自渭邑归咏北门外荷花》诗题中把渭南称为“渭邑”,三首诗均被收入《渭南县志》。可见,渭南被称为“渭城”古已有之。历史上,因渭河而定名的渭南县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置县开始,1600多年间县名、县治鲜有变化,也基本隶属京兆府(今西安)管辖,是十三朝都城的京畿之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渭南县城逐渐摆脱了湭河以东的狭小区域,开始随着陇海铁路的延伸向西扩展。1984年渭南县改为县级渭南市,1995年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县级渭南市改为临渭区,作为渭南市政府所在地的原渭南县城区进一步扩大为渭南市主城区,成为东府名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未来24小时内陕西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8月26日11:00-27日11:00,渭南华州南部、华阴南部,咸阳泾阳南部,商洛商南东南部、山阳大部、洛南西北部,安康汉滨西部、岚皋西部、平利
2023-08-27 11:06:00
陕西多区域发布雷采暖季预警
...、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淳化县,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请注意防范。冬天为何会打雷?气象专家表示,冬天打雷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现象,也被称为“冬雷”或“冷雷”。
2023-11-11 17:00:00
大风、沙尘、雨雪一个不少 陕西连发预警!
...县、旬邑县,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区、黄龙县、宜川县、
2024-03-16 22:24: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省政协医卫体委到渭南咸阳开展专题调研高岭带队本报讯 (记者 屈荔鹏 通讯员 殷博华)11月21日至24日,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就“加强新
2023-11-25 04:24:00
...区、渭城区,宝鸡眉县,西安鄠邑、周至、长安、蓝田,渭南华阴、潼关、韩城、白水、华州区、临渭区)、汉中南部局地(西乡、南郑、城固、镇巴),商洛大部、安康大部有暴雨(50~100
2023-08-25 18:23:00
...县、长武县,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区、黄陵县、黄龙县、
2024-03-15 12:11:00
陕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多地未来12小时内可能出现道路结冰
...县、柞水县,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渭南市大荔县、蒲城县、澄城县、白水县、合阳县、富平县、潼关县、华阴市、韩城市,西安市长安区、鄠邑区、西咸新区、蓝田县、周至县
2022-12-25 16:14:00
...县、长武县,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区、黄陵县、黄龙县、
2024-02-18 10:21:00
...、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淳化县,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请注意防范。冬天为何会打雷?气象专家表示,冬天打雷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现象,也被称为“冬雷”或“冷雷”。
2023-11-11 08: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