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大豆的整个生育过程需水较多,各个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差异很大,播种到出苗大约占总耗水量的5%。这一时期,如水分不足或中途落干,种子在土壤中很容易丧失能力,即使勉强发芽出苗也难以达到全苗壮。
大豆的需水特点
出苗到分枝耗水量约占13%,这时正值大豆蹲苗扎根,若土壤水分过多,根不下扎,茎节细长,中后期易倒伏。这一时期除非特殊干旱,一般不宜灌水。相反,应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深扎,增强抗倒伏能力。
分枝至开花,耗水量约占17%,此期主茎变粗伸长,复叶不断出现,分枝相继产生,根系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花芽也陆续分化,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这一时期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开始增长,及时灌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开花至鼓粒阶段,大豆需水最多,约占总耗水量的45%,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蒸腾作用强度在这个时期达到高峰,干物质也直线上升。因此,这个时期要及时而充分地供给水分。
大豆鼓粒至完熟,耗水量约占20%,这一时期若干旱缺水,则瘪粒、瘪荚增多,而粒重下降。在大豆鼓粒期,东北大豆主产区一般降雨较少,往往造成秋吊,这时如能灌鼓粒水,以水攻粒,对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
合理灌水原则
根据大豆整个生育过程需水特点,结合苗情、墒情、雨情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灌水,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大豆长相灌水:大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老绿,上午叶子有萎蔫现象即为大豆缺水表现,应及时灌溉。决不可等到大豆植株叶片萎蔫后,土壤湿度降到萎蔫系数才进行灌水,需掌握时机及时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是正确确定灌水与否的可靠依据。在一般土壤条件下,大豆各生育阶段土壤适宜含水量的趋势是:幼苗期20%左右,分枝期23%左右,开花结荚期30%左右,鼓粒期25%~30%。当测定土壤含水量在适宜含水量的下限时,大豆有受害的可能,宜进行灌水。
根据当天天气情况合理灌水:要做到天晴无雨速灌,将要下雨不灌,晴雨不定早灌,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水,即使土壤水分还勉强够用,但由于空气干旱也应适时进行灌水。
合理灌水方法
沟灌:适用于垄作地区,水从垄沟里渗到土壤中去,不接触垄上表土,可以防止板结,有利于改善大豆的水、气、热条件。
畦灌:适用于窄行平播大豆。优点是灌水快,省水,灌水量容易控制,不至造成土壤冲刷及肥料流失。但畦灌要求土地平坦,土地不平时,灌水不均匀,灌水后地表土壤易板结。
喷灌:就是用喷灌机进行人工降雨。它可以不受地形限制,减少渠道设置,充分利用土地。
(农业种植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